分类
紫砂百科

紫砂壶型对泡茶效果的影响

紫砂壶造型多变,有方有圆、有高有矮,其形状会影响到泡茶的效果。根据紫砂壶的壶身特点,我们将壶分为圆形,方形和扁形,我们都知道紫砂壶出水情况和壶型有关,实际上,同泥料不同壶形的紫砂壶泡茶效果也不同。

圆形紫砂壶

圆壶是最常见的器型,常见的有石瓢、掇只、秦权等。其泡茶比较百搭,绿茶、红茶、黑茶都可泡,但最适合泡乌龙茶。

高身小口的圆壶,适合泡发酵茶,如普洱、红茶等。

全手工紫砂壶壶型
秦权
全手工紫砂壶壶型
秦权

此类茶叶需要高温焖,选用这样器型的壶是为了使茶香更甜醇、滋味更醇厚。

全手工紫砂壶壶型
汲直

矮身大口的圆壶,适合泡不发酵茶,如绿茶、铁观音、龙井、碧螺春等。茶叶能够在85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充分展现茶特有的清香和清爽滋味。

全手工紫砂壶壶型
子冶石瓢

圆壶适合很多茶叶,为什么说最适合泡乌龙茶呢?

因为乌龙茶呈卷球状,壶内注水后,因壶身无硬性转折,空间较大,水流可顺畅流转,茶叶因此得以尽情舒展,故而最适合圆壶。

 

方器紫砂壶

方壶的外观造型新颖,引人注目,制作工序也非常复杂,常见的有四方壶、传炉壶、僧帽壶等,适合泡普洱熟茶。

传炉壶的由来
传炉

就泡茶效果而言,方壶要弱于圆壶。用过的茶友曾吐槽过方壶:我用它泡了铁观音,第一泡茶汤滑口好喝,但在第二、第三泡时茶汤就有苦涩之感;而用它泡乌龙茶,则感觉香气被闷住了。

这是因为方壶的内部角度使茶叶不易滚动,水流容易被阻塞造成的。

全手工紫砂壶壶型
四方石瓢

但方壶也有方壶的好,容量大的方壶,适合多人共饮。

普洱熟茶就很适合用方壶,因为云南大叶种茶本身叶片比较大,选择腹大的方壶有利于叶片舒展。

又因普洱熟茶浓度高,用腹大的方壶冲泡,能避免茶水过浓的问题。

扁形紫砂壶

扁壶,其外形设计巧妙独特,适合收藏把玩,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常见的有汉扁、扁腹、扁石壶等,适合泡较嫩的绿茶以及条索状的武夷岩茶,也易于清洗。

全手工紫砂壶壶型
仿古

扁壶,身筒矮,口大,易散热,其造型特点使较嫩的绿茶不易变老,保持清爽鲜活的口感,且大壶口还便于观察绿茶在水中的形态美感。

由于扁形壶内空间狭小,而武夷岩茶比较蓬松,投茶注水后茶叶反被压实、沉底,更好地释放茶味。

全手工紫砂壶壶型
小品巨轮与石瓢

壶型仅是影响泡茶效果的一个因素,了解了什么壶型适合什么茶后,还需进一步挑选茶壶所用的泥料。因为即使是同一款壶,其泥料不同,泡茶效果也不一样。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紫砂百科

紫砂壶泡茶的好处

和壶友们一样,九香喜欢用紫砂壶饮茶有很多理由。比如工艺上体现的手艺之巧、形制上凝聚的匠人之心等等。今天为辽宁一位老哥挑选一款三号表全手工青段方器时,经作者介绍偶然发现了其出水的口感非常柔和,九香觉得很有趣,也想起了以前王辉和我说过一些话,故在此分享下近几年对紫砂功能性方面(通俗点说就是紫砂壶泡茶的好处)的总结体会。

紫砂壶泡茶的好处
一号表的青段

紫砂壶泡茶的好处

紫砂壶泡茶的好处

紫砂壶泡茶的好处
三号表的青段

同泥料的两把紫砂壶,一把是三号表烧制,一把是一号表烧制,友人喝过两把紫砂壶倒出的白开水后,感觉三号表烧制的紫砂壶出来的水口感很柔和顺滑,这是为什么呢?答案还是于铁质有关。

紫砂壶那里的最好
紫砂特殊的团粒结构

高含铁量的紫砂泥,经1200℃左右的高温烧制后,团粒结构将被重新排列,形成鳞片状结构,低熔点物质如铁质将进一步熔化,填充未熔化物质之间的空隙,烧结度提高,气孔变小,但形成了更多高密度的多孔状物理结构。许多茶友和壶友都知道建盏的高含铁量析出的高价铁能起到活水软水的功效,由于紫砂在经过高温烧制后铁质熔化后密布于紫砂气孔,这类紫砂壶同样具有软化水质的作用。

紫砂壶那里的最好
窑温对照表

紫砂壶另一个特点是她的透气性,也可以理解成吸附性。也许您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把紫砂壶裸放在家里,时间长了其表面会有各类灰尘,因此紫砂壶不用需要包好放置起来。另外洗不干净的茶渍时间越久越难清洗掉,这都和紫砂的双气孔物理结构有关。

紫砂壶哪里的最好
九香的“懒人”紫砂假山鱼缸

九香曾做过一个试验,把金鱼缸里的普通石料假山换成紫砂假山,上面种些喜湿植物,以前三四天就要换一半的水,换用紫砂假山后,竟然只需要三个月换一次水,甚至可以更长的时间。我想这与紫砂双气孔虹吸原理参与植物根系水体微循环不无关系。

龙文汪涵
龙文与汪涵

对于我们饮茶来讲,紫砂壶的这些特殊的物理微观结构有利于从茶叶里提取出高质量的物质,混合入水,并在这过程中很好的协调茶汤味道和亲和力。古人也许并不清楚物理性质,完全是凭借经验来选择茶器。因此紫砂利于发茶且隔夜不馊的这一特点,使其在明代后期开始便成为了茶器之王。(本文首发于九香的微信公众号:寻壶问道)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吴奇敏紫砂壶艺术欣赏

吴奇敏紫砂壶价格
吴奇敏

吴奇敏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江苏技能状元

江苏省劳动模范

江苏工匠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江苏省技术能手

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

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

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宜兴市学科带头人

江苏省首批乡土人才“三带”名人

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吴奇敏,1964年8月生于陶艺世家。1979年从事紫砂陶制作,受到顾景舟、蒋蓉、徐汉棠等老一辈大师的指点。1985年师从顾景舟高徒,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吴群祥。1993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设计班学习。2009年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为师。2012年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级研修班学习。

在学习紫砂工艺的时期,接受了严格规范的技艺训练,培养了敬业守恒追求上进的理想,为她的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艺基础和思想认识。吴奇敏经过四十多年的勤恳努力,在长期严格的作业中,坚持认真细致的工艺实践磨练,逐步形成了严谨、和谐、典雅的风格特点。全手工制作技艺扎实,所制作品能大善小,造型古朴端庄,线条流畅饱满,有珠圆玉润之感。

茶香 风清 花艳 鸟鸣

温一壶宁静 品一盏香茗 安之若素

 

龙凤呈祥

朵朵白云飘水底,拍拍碧浪卷天边。

吴奇敏紫砂壶价格
龙凤呈祥

壶嘴用了凤的形象制成,壶把则用龙的形象来变现,壶嘴壶把遥相呼应,壶身未用其他过多繁复的修饰,龙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吉祥的象征,因而此壶很好的诠释了壶名的寓意。

 

怡园

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

吴奇敏紫砂壶价格
怡园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初观此壶便觉之有瓜果形态之感,细细品味又仿若飘来清新茶香之气,壶钮似是用了瓜果的形态描绘,而壶身缀以点点星光般的修饰,便使得整器有了另一种风韵。不禁生出怡然自得之感。

 

清华系列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

吴奇敏紫砂壶价格
清华系列

这款壶造型独特,形似水缸,却又比水缸更具线条感,壶钮似麻花状,壶身上星星点点的装饰,似是天空中闪烁的繁星,这些微的装饰使得整器简单又不失大气,婉约中自露出一番风味。

 

美林壶

柳叶低吻云水涧,古桥溪水波向前。

吴奇敏紫砂壶价格
美林壶

此壶像是古代的酒盅,整体形态优美,似是宫廷跳舞的美人,长袖歌舞,壶流造型别致,曲线婉转动人,壶钮修长,壶把与壶流遥相呼应,壶颈高挺,壶颈与壶身之间衔接自然,整器可谓是众壶之中的一番独特风景。

 

宋韵提梁

以宋瓷造型为基础,壶体高而挺拔 提梁造型方圆结合。小巧端庄,壶嘴细长,曲线巧妙自然 壶钮圆润精巧,整个造型准确把握了对比与协调。

吴奇敏华健
宋韵提梁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既注重细节的微妙变化

又注意了整体的和谐统一

使器型更加富有空间感和清雅的韵味

也将工艺的共性

与创作的个性完美结合

吴奇敏
吴奇敏

吴奇敏出身于陶艺世家,从一九七九年开始学习紫砂工艺,一九八五年师从頋景舟先生的入室弟子吴群祥,并得到徐汉棠宗师的悉心指导。她在学习紫砂工艺的早期,接受了严格规范的技艺训练,培养了敬业守恒追求上进的理想,为她的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艺基础和思想认识。吴奇敏经过三十多年的勤恳努力,在长期严格的作业中,坚持认真细致的工艺实践磨练,逐步形成了严谨、和谐、典雅的风格特点,这也是和她的性格爱好、文化修养、意志品质等诸方面因素分不开的。

分类
壶品推荐

张雷紫砂壶作品欣赏

张雷,一位普普通通的紫砂壶手艺人,十年如一日在家制壶,如果不是有一位贤淑聪慧的妻子,可能他会一直把高工国工的工手做下去。

早年的壶艺之路并不顺利,那时学壶也只是为了吃饭谋生,谈不上创作,所以依葫芦画瓢去做工手。平和的心态加上很强专注力,张雷在当年老板手下众多工手中脱颖而出,去接了不少高级职称艺人的“活儿”。

就像我们喝茶,茶和器都是我们选择的,但反过来茶也影响着主人心情与智慧。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张雷遇见了他现在的恩师-路朔良。张雷此后放弃了工手生涯,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在名师的指导下壶艺渐长,不仅传统器型游刃有余,还掌握了恩师的纹饰技法,这是一种参照古代青铜器纹饰制作原理将其运用在紫砂壶纹饰上的一种装饰工艺。这种装饰形式得以继承和发扬在紫砂壶上促使了张雷对紫砂艺术更深入的喜爱与探索。

九香平日见到张雷老师的作品,第一感觉就是做工细致,细活儿好,一些壶友不容易注意到的细节也不会马虎处理,第二就是他恩师给他的底槽清的原矿料也很吸引我,握在手中吸附感很强,砂性特征明显,全手工紫砂壶的价格也比较实惠。下面九香就与大家分享部分张雷老师的作品:

张雷紫砂壶
两款德钟 剑流&直流
张雷紫砂壶
剑流德钟
张雷紫砂壶
剑流德钟
张雷紫砂壶
剑流德钟
张雷紫砂壶
直流德钟
张雷紫砂壶
直流德钟
张雷紫砂壶
秦权
张雷紫砂壶
秦权
张雷紫砂壶
秦权
张雷紫砂壶
秦权
张雷紫砂壶
秦权
张雷紫砂壶
秦权
张雷紫砂壶
秦权
张雷紫砂壶
仿古
张雷紫砂壶
仿古
张雷紫砂壶
仿古
张雷紫砂壶
仿古
张雷紫砂壶
仿古
张雷紫砂壶
景舟石瓢
张雷紫砂壶
景舟石瓢
张雷紫砂壶
景舟石瓢
张雷紫砂壶
西施
张雷紫砂壶
西施
张雷紫砂壶
西施
张雷紫砂壶
高石瓢
张雷紫砂壶
高石瓢
张雷紫砂壶
高石瓢
张雷紫砂壶
汲直
张雷紫砂壶
汲直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泣祭蒋焕余先生

蒋焕余,又名一善,号龙池山、阳羡布衣等,1963年生于江苏宜兴,擅中国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中国美术研究院江苏分院副院长、宜兴联合画院院长,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现任宜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宜兴徐悲鸿画院院长。因病于2019年10月12日下午在上海至宜兴回家途中逝世,享年56周岁。

蒋焕余
蒋焕余

宜兴徐悲鸿画院院长

宜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蒋焕余

我学画比较早 因为喜欢嘛

老家是芳桥

芳桥的读书气氛还比较好

因为出了个周培源

然后靠着屺亭也不远

从小就听老人讲

徐悲鸿啊

还有苏州的吴门画派

唐伯虎怎么画画

那小时候怎么画呢

就把村上的小人书

一本本小人书都画过来

慢慢的 慢慢的

就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后来就是大学没考取

考取了美术教师

丁山小学做了四年多的美术老师

后来又考取了南师大的美术学院

从此正式走上了美术创作之路

小时候是什么都画

后来慢慢的慢慢的

到大学以后知道了

中国画分三个大类

一个是山水

山水画呢它课题比较大

山水里面有人物啊 房子啊

还有好多那个造型的东西

交响乐一样

我就学了山水画

到现在学了30多年了

蒋焕余

我们中国画创作一般是

首先要吃透传统

然后 结合自己的创作

还结合自己的写生

那我的画 主要是以小写意为主

题材主要是家乡题材

以阳羡山水为主

阳羡山水的山不高 但是很清秀

内容也比较丰富

所以一直画不完的宜兴山水

我刚刚到北京去展览

也是以宜兴山水为主

蒋焕余

主要是南部山区

南部山区风格比较多

像龙池山啊

譬如说我们有一个地方其实是非常好的

我们这个地方叫玉女潭

玉女潭为什么好

它有好多树和石头

它有特色

我觉得它在江南 在全国都很有名

古时候 就是唐伯虎 仇英 沈周

他们经常过来

现在好多创作基地

比如中央美院 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国家画院 创作基地都在玉女潭

有它的道理

所以我们自己不画

太可惜了吧 是吧

蒋焕余

应该是这个构图呢

就是我们宜兴的山

不大 但是很秀

那个树木很葱郁 苍翠

然后有一定的水

因为宜兴水多嘛

渊远流长这个题目叫

山山水水就是我们宜兴的特色

因为我们宜兴百分之三十是山地

要好好去看 有的看 有的画

这一辈子 有的看

蒋焕余

技法上综合了 古人跟现代

包括自己的想法 再加上写生的基础

然后一步步发挥

就是中国画美在新

这个技法 笔墨

它也是一种内容

很重要的内容 一种技法

就是

一幅画要有个人的创作面目

一看这个就是齐白石画的

这个画就是徐悲鸿画的

为什么 有笔墨的语言

就是每个画家都在努力地研究这个问题

我也在研究

一看 是不是一善画的

就这个意思

笔墨语言很重要

蒋焕余

工匠精神就是在书画家

怎么讲的呢

要花大功夫去研究

古代优秀的作品

独具匠心

就是这个意思 一定要花功夫

不管你是创新也好

不管你是传统走出来的也好

一定要花功夫

这就是工匠精神

蒋焕余

多创作

多展览

这是我们画院功能之一

画院另外一个功能

送文化

培训农村的美术教师啊 等等

送文化 把书画送给残联

送给学校 义卖 等等

书画为人民服务

书画为社会服务


九香友人褚建军泣祭蒋焕余

蒋焕余

泣祭吾友蒋焕余仁兄

苍苍哀维,天地如泣,是日惊闻吾兄蒋焕余先生因病仙逝,顿然神伤,焕余兄,亦师亦友更为兄,嗟呼,昨日之优游自信,历历在目,杳杳音容,不敢回想,三十余载兄弟之情,想昨天,青春年少,发奋丹青,自少多才而多艺,教书育人,桃李满园,内外皆优,勤奋艺界,待人以慈,岂期此讯,然突闻幽冥永隔,卒于壮年,实为可伤,仰祈灵贶,是格是尝吾兄焕余,人生赋七尺之昂体,虽百年如梦黄粱,惟伟岸典型之尚存,有艺名更有人望,今阴阳相隔,岂能不恻然悲伤,焕余兄,敦孝友而重信义,资亶纯良,天赋才艺,丹青不缀,工作勤勉,口口传播,呜呼!今日泪光盈目,苦涩心沛,天忌英才,天不仁兮,一生写意纵情山水,今溪干木枯,满山哀声,叹其不公,九泉含笑而犹有余光,不甘不甘!余瞻灵帏而兴嗟兮,思焕余而垂范,难忘难忘!悲风急,夕阳惨,冷露团逼秋霜,焕余兄:愿天堂没有病痛,一路走好。

 

维公元己亥年岁次秋月

您的挚友褚建军

谨以此致祭

 

褚建军:宜兴市徐悲鸿画院特聘画家,国画院执行院长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吴昌硕与紫砂壶

吴昌硕是浙江湖州安吉人。安吉是个有名的茶乡,出产的“安吉白片”远近闻名。这就难怪吴昌硕把茶视为知己了。据史料记载,吴昌硕早年曾染上吸大烟的恶习,后来在妻子的劝导下戒除不良嗜好,专心事艺,终有所成。而茶则是他得以从烟瘾中脱身的重要因素之一。闲暇之际,吴昌硕最喜欢的事,是手执茶壶,一边品茶。及至晚年,吴昌硕已是不可一日无茶了。据其好友回忆,他最喜欢以一只紫砂壶品茶,每每写好一幅字或画好一张画,他总是把字画悬之于壁,然后手持泥壶,品茶读画,隐然忘机,乐不知返。

吴昌硕紫砂壶
吴昌硕

吴昌硕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吴昌硕紫砂壶
吴昌硕画作

清末制壶大师黄玉麟的技艺得到苏州书画家吴大澄和顾茶村(顾潞)的赏识,曾被请到家中制壶。吴昌硕在苏州期间,这把紫砂壶就是他的朋友顾茶村赠送的。吴昌硕搬到上海后,直到离世前一直在使用这只紫砂壶。

这把紫砂壶目前收藏在吴昌硕纪念馆,容量300毫升,茶壶的壶嘴处较白,可以看出吴昌硕喝茶时对着壶嘴喝的习惯,这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急性子的人。这只紫砂壶最后被吴昌硕的后代保存下来,保留至今。

吴昌硕紫砂壶
顾景舟手抄黄玉麟简介

黄玉麟,在紫砂史上赫赫有名,是清末邵大亨之后最重要的紫砂名家。黄玉麟(1842~1914),原名玉林,十三岁时随邵湘甫学艺,二十岁之后,玉林改名玉麐(lín),并开始使用玉麐印章。

吴昌硕紫砂壶
清 黄玉麟制吴昌硕铭《桃子壶》
成交价:RMB 1035000

这是一款吴昌硕黄玉麟合制的紫砂壶。此壶口径6.5厘米,造型端庄古朴,主以静气。壶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壶纽以扁圆形立于壶盖中央。壶流向上微屈,具有力度感。壶把成耳状,壶底内凹,盖身母子线口盖吻合严密,密不透气。扁圆形的壶纽与壶腹相呼应,壶流与壶把设计均衡,以壶口为中线,壶嘴、壶盖、壶把上部的曲线遥相呼应。此壶以纯正紫泥为料,素面素心,仅以陶刻书画装饰壶体,抚之温润若豆沙,极具触觉美感。通观整体造型,弧线优美、线条流畅,视之心生内敛和稳重之情。

这把壶是书画艺术家吴昌硕与制壶名手黄玉麟的联袂之作。壶面上铭刻以切壶切茶的字画,字是“诵《秋水》篇,试中泠泉,青山白云吾周旋庚子仲秋昌硕”。

《秋水》是《庄子》中的名篇。此篇表达了庄子对仕途、富贵等视若浮云的人生观。诵《秋水》篇,则表达了作者对庄子清净无为思想的向往,表达了淡泊名利、率性自然的胸襟和思想。中泠泉,亦称南零水,位于江苏省镇江的金山之西,石弹山下。唐代张又新所著《煎茶水记》中记载了天下泡茶之水的等次,尤其是以“天下第一泉”争议最大。而“中泠泉”被刘伯刍评为第一,被陆羽评为第七。张又新不满足文字记载,便一一游历所到,一一品尝,认为刘伯刍判断的十分准确。从当代来看,水质受环境的影响甚大,谁为第一也难以断定了。“试中泠泉”,即是以“天下第一泉”的中泠泉水来沏泡一壶好茶。“青山白云吾周旋”,此句交代了读书与品茗的环境,在悠悠白云之下,有郁郁山松相伴,逍遥君子徜徉于白云青山的大自然之中,身心是多么无比的自由自在,清逸恬淡,任吾周旋。庚子是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即1900年,为此壶制作的年代。“昌硕”即是吴昌硕。

 

吴昌硕与黄玉麟合作的其他部分紫砂壶

吴昌硕紫砂壶
孤棱壶

吴昌硕紫砂壶

吴昌硕紫砂壶

自古茶壶与画渊源深远,在吴昌硕这位海派大师的书画中,也在不经意间流露着紫砂壶的闲适与趣味。

吴昌硕紫砂壶
吴昌硕《品茗图》

《品茗图》是清朝画家吴昌硕的作品。吴昌硕,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他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为“清末海派四杰”。此画纵42厘米,横44厘米。画右部似乎随意点染,淡墨轻扫,画出一把泥壶,壶形古雅朴拙。泥壶旁勾勒出茶杯一只,笔触淡如轻烟。画上部有几枝梅花,自右上一直向左下斜出,俯仰、正侧、向背、交叠的梅枝与花萼,姿态生动有致。以浓笔劲写折枝梅花,寥寥数笔,顿有茶香梅馨跃然纸上。茶的清淡、梅的雅致,暗喻了文人高洁与淡泊之性情。

从陈曼生到吴昌硕,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一壶清茗,让文人书画艺术家与壶艺师结下了茶墨壶缘,品啜之,吟咏之,书画之,典藏之。

分类
紫砂百科

清代制壶名家申锡紫砂壶作品欣赏

相信对玩壶的朋友们来说,子冶石瓢这个器形肯定不陌生,由清代瞿子冶在曼生石瓢的基础上改动而来的子冶石瓢,一直都是石瓢中的经典款。

而少有人知的是,子冶石瓢制作最为精巧者,不是杨彭年,而是申锡,他更是晚清制壶八大名家之一。

「阳羡砂壶图考」中就有对申锡的记载,这是一部详细系统载述宜兴紫砂艺术的专著,以独创的目光对壶人壶事尤其是传器加以评论和鉴赏。

其中有载「清代阳羡壶艺能蔚为名家者,当推子贻为后劲,后此则有广陵绝响之叹矣」。

这位被称之为广陵绝响的子贻,便是「申锡」。

子冶石瓢
申锡制 子冶石瓢

申锡,字子贻,笃志壶艺,以明代陆师道游宜兴玉女潭有「帝命主苏山,功成有申锡」之句,而取此义,名为申锡,他善于雕刻,精者捏造,巧不可阶,为清代制壶大家。

虽然在如今知道此人名头的不多,但要知道,这是一个无论方器、圆器、花器、筋囊器、文房器等兼工的通才!

子冶石瓢
申锡制 汉君

此件申锡款汉君壶,为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商承祚先生旧藏,是其生前最喜欢的茶壶。

壶身为瞿子冶铭:煎雨前茶,作诗中画,清凉世界。文句隽永,耐人玩味。

 

子冶石瓢
清道光 申锡制玉山刻
茶熟香温款段泥汉瓦壶

汉瓦壶属于圆器当中的一种,以壶钮作汉瓦形而名,属曼生十八式之一,其特点是去除繁琐的装饰和陈旧的式样,务求简洁明快。

 

此壶圆筒形壶身,壶腹微鼓,上下皆饰沿线,短流势较直。盖平略见弧,桥式钮,钮面开孔呈海棠纹样。泥质坚结,砂色青灰。壶身两侧镌书画,正面金文“伯作宝既”,并行书署款“乙巳仲秋,录伯敦文,玉山”。

 

玉山,或为孙敕,清嘉道时期山东平度人,善书,工篆刻,时称“玉山先生”。

 

胶东半岛偶有书法传世,从作品可见水平颇高。壶身背面又刻梅花一株,画意疏淡有味,文人气十足。盖款楷书“申锡”,底钤阳文篆书“茶熟香温”方印,堪称嘉道文人壶佳制。全器思致渊雅,古趣昂然。

紫砂壶
申锡制 井栏

此为目前所见唯一一件申锡制彩泥堆绘井栏式小壶,玲珑秀丽,仅堪盈握。全器堆泥、泥绘并用,以黑泥、黄泥、段泥为彩,半写半塑,经营出一株盛放的牡丹,雍容华丽,下衬坡石草叶,并以竹刀描绘花径叶脉,细致生动。

 

壶身另侧以绿泥写竹,一竿疏竹彷佛由壶把根处生出,运笔含蓄内敛。壶盖则以黑白泥绘折枝梅花。壶底正中端钤「申锡」阳文篆刻小章。

紫砂
道光 申锡制 兰圃铭
泥绘花卉匏瓜壶

壶作匏瓜式,小巧可人,壶盖与一侧壶身均泥绘花卉,绘工细腻。另侧铭刻:“皆鼎永用,皆鼎铭,兰圃摹”。壶底钤“申锡”二字篆印。文人意趣浓郁。

紫砂壶
清道光 行有恒堂主人制
申锡铭 平盖莲子壶

壶身铭:挹彼甘泉,清泠注兹,先春露芽,一枪一旗,烹以兽炭,活火为宜。素瓯作配,斟斯酌斯。

 

“行有恒堂主人”即第五代亲王载铨(1794-1854),道光皇帝兄弟,封辅国公,袭定郡王,授御前大臣,工部尚书,步军统领。他是当时盛名一时的皇家收藏大家,“行有恒堂”款的器物是定亲王订制的,器身上都刻有“行有恒堂主人制”等铭,是皇亲贵族使用之器物。

 

此壶身为莲子形,直颈平盖,假圈足,宝珠钮,三弯流,另一侧安圈把柄,形制稳健。壶胎选天青泥制作,呈紫檀木色,为紫砂壶经典之作。平盖莲子壶道光丁未春,道光己酉春制作二批,咸丰壬子年又制作一批。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之壶即为咸丰壬子年制。

紫砂壶
申锡制四方壶

铭文

杜陵东园铜壶容三斗,重十三斤,永始元年供工长造,护昌守啬。夫宗掾通主守左博丞守,官并省。

 

「方非一式」,变化多端。此「申锡制四方壶」以段泥作砖形方壶,块面挺括,线条利落,气势挺拔,力度逼人,四方形三弯流,壶把上段呈曲线飞动,使整器平添灵动秀逸,锐角清秀利落,整体豪爽刚劲,稳健阳刚。

 

壶身模印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所载砖文:「杜陵东园铜壶容三斗,重十三斤,永始元年供工长造,护昌守啬。夫宗掾通主守左博丞守,官并省。」永始元年为公元前十六年。供工隶属供府,是负责物资供给的机构。壶身另一侧刻竹,颇似瞿应绍之笔。子冶曾绘《竹石图》,诗曰:「墨君高节忆坡翁,石上丰神写米公。不是两般清净物,那能传得此高风。」

此壶盖内钤楷书阳文「申锡」长方印。壶底钤篆书阳文「茶熟香温」。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类似作品,可资比较。

紫砂壶
申锡制 汉方

此壶以段泥制成,古朴典雅,壶身有子冶行书铭文“旦夕畅饮三杯,身心了无一事”,茶禅一味,耐人赏玩。

 

另一面则许梿隶书仿汉砖文“千石公侯寿贵”, 后以木模压制“许”、“槤”连珠印款,金石意十足。

 

古代紫砂壶
清道光 申锡制
紫砂段泥汉砖文四方壶

壶作扁方式,气韵稳重挺拔,刚直遒劲,壶身正方形,方流、方扳、方盖、方钮,整体协调,工艺精到。

 

以段泥材质作砖形方壶,壶盖纹丝密合,做工不俗。器型方正简洁,平底,四方形三弯流,方折把上段呈水平衔接,使整器显得规整方正。壶身模印砖文“作常乐”,另一侧铭文:“汉常乐砖文,丁未(1847年)夏初,仿曼生司马真本。石梅。”书法工稳俊秀,文气十足。盖内钤楷书阳文“申锡”长方印。壶底钤篆书阳文“茶熟香温”。

 

嘉道年间,不少文人墨客参与到紫砂壶的制作中,以陈曼生为先,嘉庆二十一年左右,其任溧阳县宰时,绘紫砂壶十八图样,请杨彭年等制壶,自在壶上刻铭,称“曼生壶”,由此开“文人壶”之先河。

 

随后,瞿应绍、朱石梅、郭频伽等金石书画家纷纷于紫砂壶上作画并铭文,为实用之茶具增添了几分文人气韵。文人壶典范的“曼生壶”与“子冶壶”,大多出自著名壶工申锡、杨彭年之手。

紫砂壶
申锡制 南瓜

申锡善用段泥,塑南瓜之形为壶体,南瓜蒂形为壶盖,盖钮塑得肥厚生动,壶嘴上搭一蔓瓜叶,使原本不协调的壶嘴与南瓜形的壶身融为一体,壶把塑成一段弯曲的瓜藤软茎,把下有款“申锡”。

 

筋路纹理挺括周正,藤蔓枝叶布局巧妙,是一件非常精巧的筋囊器。

申锡
清道光 申锡制、瞿子冶刻
茶熟香温款紫泥提梁壶

自古茶不离壶,壶则以砂者为上,随着文人壶风的大盛,名士名工相得益彰的韵味,将紫砂创作导入另一种境界。

 

该提梁壶泥色褐紫,质地细匀秀润,色泽沉着古朴。壶体圆润饱满,腹部壮硕,圆盖,塑太湖石形钮,一弯流,三叉交柄提梁,弧线优美,曲度和谐,与圆润的壶体自然交融,壶颈内敛,壶盖内钤“申锡”长方小章,一捺底,落“茶熟香温”四字大方章,乃申锡标记性常用印。壶体一面刻隶书、楷书铭文,落款“子冶”,刀笔间极富金石韵味。

 

故宫博物院亦藏有“宜兴窑子冶铭提梁壶”一具,形制与此相似,可互为参照。东坡石铫,醒诗魂,解酒困,添画韵,增书香,于茗具中得幽野之趣,又因申锡极少做提梁壶,当为藏家重视。

道光 申锡制瞿应绍铭  白泥梅桩壶
道光 申锡制瞿应绍铭
白泥梅桩壶

此梅桩壶以优质白泥搏制,砂质细密,色泽清雅。壶身形似梅桩,饰以断枝瘿节。壶钮、壶嘴、壶把均以梅树老干新苞构成,意趣盎然,壶身铭文:“烹茶待客至 得味有诗来 子冶”。壶把下有“申锡”小印,壶底钤“茶熟香温”四字篆书方印。

 

紫砂壶
清中期 申锡制
仿古铜泥三足花盆

这件申锡制仿古铜泥三足花盆整体雍容饱满,底部呈三足式。盆上部口沿起一圈回纹装饰。排列工整、紧密。盆体中部起两条圆形棱线,其间铺饰四行回纹。制作考究,古意盎然,具有较高的审美与收藏。

 

古董紫砂壶
清道光·申锡制款、石仙刻款
三色立瓜及紫泥柿果砚滴

柿子、南瓜乃市井常见之物,确是陶人乐于使用之题材,法自然,得天趣,乃文人案头所好。

 

三色南瓜砚滴以紫砂泥特有的丰富色彩来区分瓜体、藤叶与蒂柄,肌理自然,顶部开口上承段泥瓜蒂形滴管,以作滴水之用,极具玩味。

 

另一件柿果砚滴,紫泥砂胎,泥色深紫,胎质细腻,作四方鼓腹柿形,经巧工之手塑以柿蒂,脉络清晰,形象逼真,蒂柄以珍稀材质雕配而成,可见艺人匠心。

 

此组拍品器底皆落“申锡”款,器身铭文刻者落“石仙”款,其人详情待考,申锡是道光、咸丰间的砂艺高手,善雕刻,精捏造,此组雅物或为其效仿先贤之作。

 

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最迟在东晋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形状的水盂,人们在使用中发现,用水盂往砚里倒水时,往往水流过量,于是出现了便于掌控水量的器物,这就是砚滴。

 

此组文房案头佳器乖巧可人,寓意和美,甚为讨喜,或供己赏玩,或馈赠好友,皆为上佳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