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紫砂百科

全手工和半手工紫砂壶怎么判断

首先来说一下个人看法,“全手工制壶”和“半手工制壶”只是成型方式不同,同壶形同泥料同容量同一作者制作全手工不借助模具花的工夫多肯定比半手工价格高,但不能说所有的半手工都比全手工便宜。新壶友买紫砂壶用来泡茶的话刻意只去追求全手工壶没有必要,我们一定要综合多种因素来考量壶的价值。

下面是就如何鉴别真假手工壶给出的几个参考:

普通全手工紫砂壶价格

目前市场上除个别小品壶以外,价格在800元以下的紫砂壶全手工壶比较少。如果不是特别了解紫砂壶的朋友,先不要碰800元以下的全手工壶。特别是很多稀有泥料、国工、高工这个价格就更不可能了,碰见如四号井底槽清、天青泥、本山绿一定要先学会鉴别再入手。

全手工和半手工紫砂壶怎么判断
全手工底部拼接特征

看底部拼接痕迹和接头线

半手的成型工艺手法与全手不同,全手是由
外往里受力(拍身筒),半手是由里向外受力(挡坯刮压)这样,半手工壶的内壁就会平整,底与壁的过渡就会圆滑,不会像全手镶接片那样留下税角。

全手工紫砂壶和半手工紫砂壶都需要打泥片围身桶,但半手壶的泥片接头在刮压的过程中会处理掉,虽然烧制时接头处也可能会留下痕迹(脂泥密度小,烧制时收缩较大,易留下痕迹),但这样的痕迹会凹,而不是凸。而全手的泥片接头是可以保留下来的(除非接头处脂泥太多,不得不刮掉一些),烧成后成品在接片处会有明显的凸出痕迹。

全手工和半手工紫砂壶怎么判断
半手工的哈夫线(,模具线)

看看壶外观有没有模具线(哈夫线)

模具是对半的,成型烧制后隐隐约约看到壶嘴壶把外置的哈夫线,全手工和机制壶没有这个特征。

全手工和半手工紫砂壶怎么判断
全手工的内壁章

内壁章也可以分辨

为了让买家更容易区别全手工壶,特别在壶的内壁盖了章,根据章的收缩变形情况,有助于判定一把壶是否全手工。这种方法,是半手壶伪装全手壶最常见的方法。一般来说,印章是拍打泥条时,就印在泥条上的(此时印章的字面是平的),泥条围起来后,随着拍打,印章会变形,身桶弧度越大、印章越深,变形就越大,并且会呈现下宽、上窄。(少部分如汉瓦、秦权这类不需要过多拍打的壶形,印章变形程度普遍不会太大)。

分类
九香品壶

全手工筋囊传炉紫砂壶赏析

筋囊器是紫砂壶三大基本工艺造型类型之一,其他两类是光器和花器。

筋囊器的制作要求,是筋囊的阴阳线走线清晰自然、筋囊瓣鼓胀自然富有生命力,不能显得呆板没有动感,另外筋囊器型往往也结合了传统光素器中的壶型,比如筋囊仿古、筋囊传炉等,那么在保证了筋囊独有的特点的同时,还要求做壶艺人必须要能够保持传统器本身器型的做工和气韵。

筋囊传炉筋纹器
全手工筋囊传炉

欣赏此款筋囊传炉,方之角隐于圆内,圆之形寓于方中,线条过渡一气呵成,节奏强烈,大巧不工之以拙胜雅之韵。作品在朱泥传炉经典壶型的基础上,加上筋囊之元素,整体上下印对,身盖齐同,纹理清晰,深浅自如,而且通体协调,气势连贯。

筋囊传炉筋纹器
全手工筋囊传炉

此作以筋纹之美结合传炉之韵,既发掘出紫砂筋囊之规律朴质之美,又彰显其方圆定鼎的天生意境。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紫砂百科

紫砂壶的透气性和颗粒粗细有没有关系

紫砂壶的透气性和颗粒粗细有没有关系?这个问题得从我们讨论的角度来看。如果是从不同泥料种类看,显然它们烧成后紫砂壶的透气性是和它们各自气孔大小和密度有关联,在这个角度去讨论粗细没有多大意义。

紫砂壶的透气性和颗粒粗细有没有关系
段泥紫砂壶 井象

泥料原有的气孔多少决定了紫砂泥料的透气性,而烧制好的紫砂壶其气孔需要在很高倍的显微镜下才能够看到。关于紫砂壶泥料气孔的多少是它本身内在的固有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所决定的,而并不是由泥料的外观颗粒大小来决定的。所以并不能够说明紫砂泥料碾磨细了,泥料的气孔就会减少或者消失;泥料碾磨粗了,气孔就会增加这些说法。

紫砂壶的透气性和颗粒粗细有没有关系
段泥紫砂壶 井象

但如果从同一种泥料同窑温气氛情况下,粗细到底有没有对透气性产生影响,九香紫砂经过这次试验,相信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紫砂壶的透气性和颗粒粗细有没有关系
段泥紫砂壶 井象

这款段泥正常是40-60目,1150度左右成品,这款段泥透气性能够得到最佳的体现。但九香改变了目数,将其调整至20目,同样的半手工井象壶型,保持同样的烧窑温度和时长,结果九香发现这款泥料烧成后壶体有很多小裂缝,如下图红圈所示,里外已经贯穿,泡茶不仅更透气,还渗茶汤。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透气性吗?这是紫砂双气孔带来的透气性吗?

紫砂壶的透气性和颗粒粗细有没有关系
段泥紫砂壶 井象

我想,这种极致的做法应该给大家有所启示。

分类
壶品推荐

半手工精工虚扁壶欣赏

紫砂壶的故乡在春秋时期起便属吴越交界之地,自新石器时期到汉代的陶器、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宋元明时期的均陶和明清时期的紫砂,这一路发展而来的文化脉络,始终包含了继承,孕育和发扬,让艺术的果实始终维持着自身的生命力,从而传承不息,开拓不止。

“扁型壶”是一种很早就在中国诞生的造型,在春秋时期就有一种高20cm,宽20cm的铜扁壶,用来盛酒。之后历朝历代多以金属酒器的面貌出现,直到宋代才发生了材质上的极大转变,成本更低的陶瓷器成为了主流。

在这一时期,恰恰是茶文化获得极大发展的时期,宋代茶饮甚至远渡重洋来到了朝鲜和日本, 成为了至今仍然存在的日本“茶道”。

半手工虚扁壶
半手工虚扁壶

“扁型壶”在烹煮中的发茶效率高的作用让这种壶式广泛地流传开来,所以当明代散茶出现及泡饮方式普及后,这种壶式依旧被保留了下来,并根据紫砂造型中利用紫砂砂性强造成此壶“扁而不塌”的特点,赋予了其更有深意的名称——虚扁壶。

半手工虚扁壶
半手工虚扁壶

作为紫砂壶式当中具有代表性的造型之一,虚扁壶的结构要点要求其不再极端地追求形态上的“扁”,而是留出空间,为形体上的转折,圈线留下更 多的创作痕迹,在原本简洁流畅的形态上,塑造出更多的细节,从而清晰地展现出一种虚怀若谷,入世逍遥的脱俗气质。

半手工虚扁壶
半手工虚扁壶

这款虚扁壶为半手工精工制作,容量大约200cc左右,泥料选用老紫泥,更体现出虚扁壶的质朴。壶盖上的圈线与壶面的转折相互映照叠加,展现出细腻的工艺和文雅的壶形气质。

分类
九香品壶

半手工明式水平壶欣赏

明代中后期,海上交通逐渐发展起来,中国与外界的联系得到了加强。尤其嘉靖、万历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活动日益繁荣,从西方流入大量白银,大大增加了国内货币供应量,从而促使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逐渐萌芽和发展,商贸的繁荣,奠定了江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基础。

也正是在明代,随着饮茶风尚的改变,紫砂壶真正意义上进入了其兴盛时代。同时,文人墨客也发现了紫砂壶宜书宜画的特点,这就注定会赋予紫砂壶诗情画意的意境和表现力。与文人朝夕相伴的笔墨纸砚也必然会与紫砂壶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

文人会将自已的古雅之气通过家具这个载体予以表达和体现,那么绘画和书法对紫砂壶的影响即在情理之中。

明式水平壶
明式水平壶

水平壶在明代早已有之,其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明末清初壶艺名家惠孟臣所作的 “朱泥小品”,其造型简练朴素,做工精细周到,选泥考究,非常适合潮汕地区茶人品饮工夫茶。在使用功能及生产工艺,要求水平壶的嘴以直形嘴为最多,其 “ 流 ” 的根部较大,所以出水爽快。紫砂水平壶传统的式样有标准水平、线圆水平、汤婆水平和线瓢水平等。

明式水平壶
明式水平壶

冠以明式命名此款紫砂壶,并非是至明代的款式,而是这把小壶的设计思路是按照明代设计精巧、制作精良、风格简约的艺术风格而来,而且采用了比朱泥更为质朴的紫泥来映衬明式风格。我们从明代书法作品中就能窥见一斑,其一笔一划之精辟成为后人效仿的标准,细看这件明式水平壶的造型,可以清晰无误地印证着这一点。

明式水平壶
明式水平壶

作品参数:

容量:150cc左右

工艺:半手工

泥料:原矿老紫泥

作者:许雪强(民间老艺人)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泡红茶用什么样的紫砂壶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经常喝不但可以助消化,还可以养胃、护胃,非常适合在冬天喝。

有的人在喝茶的时候比较随意,随便拿一个杯子就可以冲泡红茶,而有的人比较讲究,会使用紫砂壶让红茶的香味更加悠远。并不是所有紫砂壶都适合泡红茶。

首先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红茶汤色较重,因此就泥料而言,紫泥、底槽青、清水泥、天青泥等都适合,可以选择颜色较深的料,如果用本山绿或者段泥,要注意及时清洗不要留茶垢,否则很难看。与茶汤颜色搭配的紫砂壶才不会显得特别突兀,也根据每个人喜好因人而异。

子冶、心舟、满瓢、景舟石瓢如何区分

器型方面,不同的造型,其散热的快慢肯定也是不同。不同的茶叶又有它最适宜的温度和泡法,红茶多用85-95度左右水冲泡并且要求有一定的保温效果,所以选择高身筒且收口小的紫砂壶相对合适些,比如子冶石瓢、汉君、美人肩等。

用紫砂壶泡红茶对紫砂壶的容量要求因人而异,一般中品紫砂壶冲泡红茶要使用的干茶数量要控制在7-10克左右。

简而言之,泡红茶可选烧结度高、身筒高、壶口收敛的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