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紫砂百科

描金紫砂壶赏析

描金装饰是指在紫砂壶坯上描金的装饰方法,一般用在贡品紫砂壶和外销紫砂壶的制作上。其方法是先在描金的纹样处涂上一层底釉,在 750℃一 800℃窑温下烧成,再用金水在釉纹上描画,然后再回炉烧制。制作描金紫砂壶一般都是两个人合作完成,一个是专门的制壶巧匠,一个是专业书画作者,因此通常落款会署上两个名字。字画作者在字画后留铭,壶作者在壶底落款。描金紫砂壶的特点是壶坯看起来似有颗粒,但手感平滑,摸上去感觉温润细腻;常用竹节形、圆弧形等壶式,壶形优美典雅;由于描金书画难度高,因此描金紫砂壶多出于宫廷名家之手。描金紫砂壶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形、工、书、画接近完美,是紫砂壶中的极品。

描金是金彩装饰方法之一,描金是用本金(金粉)或亮金(金水)在瓷面上描饰装饰纹样或配合其他装饰作边线或金地使用。本金的使用技法较亮金操作要困难得多,而且由于含金量高,一般只局部使用于高级产品,一般产品都采用亮金(金水)。

描金紫砂壶

清乾隆 六方描金御制壶

描金紫砂壶 描金紫砂壶

清雍正紫砂黑漆描金彩绘方壶

描金装饰均用手工描绘,金水的操作步骤较为简便,手工操作方法是根据装饰部位用描金笔蘸取金水描绘花纹,镶边、铺金地或结合其他装饰使用。

分类
壶品推荐

吴竹伟紫砂壶作品欣赏

仿古壶体相传是清代邵大亨仿照鼓型创作而成,后人模仿制作了这种壶,故而称之为仿古(鼓)壶。这把吴竹伟老师的仿古壶作品壶身扁平,壶肩高耸挺拔有气势,壶腹如鼓圆润精巧,壶颈高壶口宽,壶底平滑,壶盖与壶口子母线吻合严密,线条饱满圆润流畅。壶钮如同一颗精致佛珠正立于壶盖中间。

吴竹伟紫砂壶价格

吴竹伟紫砂壶价格

吴竹伟紫砂壶价格

吴竹伟紫砂壶价格

吴竹伟紫砂壶价格

整体圆润周正,神韵气质颇感柔美,骨肉亭匀、稳重、沉静、雅致,弧线正反的结合十分谐和清秀,壶把和壶嘴自然浑成而又藏巧于拙,不见刻凿痕迹。

相关资料

吴竹伟紫砂壶价格

吴竹伟,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79年生于宜兴紫砂陶艺世家,自幼爱陶习陶,加之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使自己对紫砂艺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和执着的追求;在制壶过程中,得到多位名师指点,技艺不断长进,其作品浑润流畅、古雅大方、手法新颖。近年来时有新品问世,并多次在全国国家级美术评比中屡获奖项,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和收藏。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青年茶人的生活

渐入盛夏,阳光开始炙热起来,院子里的树叶和草地由嫩绿逐渐变为深绿,下一场夏天特有的大暴雨,叶子就变得锃亮锃亮的,一抬头,满目苍翠。时间就这样一轮一轮的缓缓流淌,树木随着春夏秋冬的变换,一身一身的颜色变化着,慢慢枝节粗了,长大了。

一晃,已是与茶相遇的第六年,像很多人遇见初恋的年纪,我在18岁与茶相遇。初识茶的时候,懵懵懂懂,不知世事,亦不懂茶,仅仅只是从高考志愿书上见到那两个字:“茶学”,觉得甚是舒服,毫不迟疑地把本来填好的专业改成了它,也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我们是必然会相见的。
我们相遇在雨城雅安,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城市开始向往的大学生活,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流不息,但没有一个人是我认识的,觉得孤单,便在廊桥逛了逛,遇见一家茶叶店,想着自己的专业是茶,便走了进去。店家极其热情,招呼我坐下,泡了茶,说这是蒙顶甘露,产自不远处的蒙顶山上。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喝茶,店家娴熟的手法自然又耐看,绿色的嫩芽在杯里翻滚,香气就飘出来,分倒在小的品茗杯里,透亮的微绿色,喝起来有点鲜,有点甜。
那时候我还识不得这香,也识不得这味道,店家说这香气叫板栗香,滋味叫鲜爽回甘,我听得不大明白,只觉得真好闻,真好喝。
那时候不懂茶,但却一直记得第一次相识,茶带给我的温暖,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一个热心的茶叶店家泡的一杯蒙顶甘露,足以让我感觉暖心并开始喜欢上这座城市。

随后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慢慢与茶相知。读到陆羽的《茶经》,最喜欢描述茶的一句话是:“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浅浅几个字,却描述了茶自然灵动的状态,让我仿佛见到了一个西边月色下美丽的姑娘,栀子、蔷薇,这么美好的植物,才足够与你相配。
后来读那些写你的诗,元稹的“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赵朴初的“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揭,不如吃茶去。”;谢宗可的“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苏轼的“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字字句句美如画,字字句句工工整整地抄写下来,送给了最好的茶友。

紫砂壶包浆什么样

旧时文人与茶相识,为茶写诗,今天的我亦与茶相识,这样想来,好似与那些无比欣赏喜爱的文人墨客也有了联结,而茶就是联结的那条线,能与喜爱的大诗人喝上同一款茶,感受同一份甘甜,多么荣幸又有趣的事情。
因为遇见茶,遇见了很多美好的事物。记得和同学在茶艺课上一起做调饮茶,为了调出好看的颜色和味道,蜂蜜、水果玩了个遍,调出了喜欢的款式,还一一取了好听的名字。
也记得大二那年春天,学校不远处的桃花山桃花开得极好,便和几个同学约去那里办茶会,桃花树下,铺上茶席,泡一壶喜欢的茶,就着漫山桃花而饮,山里花里茶里,和好友边聊天边喝茶,是我们最美好的记忆。
自从喜欢上茶席,残缺的瓷器、玻璃、路边枯木、山间野花野草,夏日清晨初开的白莲,深秋飘下的落叶,无一样不喜欢,无一样不引起驻足,越来越能发现大自然一草一木的美,也越来越珍惜一草一木的纯真。

每年春日里,我们都会去学校农场里的茶园采一篓子茶,茶园里嫩茶的香气是我最喜欢的春天味道,采回来的茶叶拿去学校茶厂,和那里的老师傅学做茶,做得最多的是绿茶和红茶,老师傅技艺好,很有耐心地指导我们,看着自己亲手炒制出来的茶叶,成就感十足,泡一杯来喝,春天便随着茶走进身体里了,舒缓了沉睡一冬的筋骨。
而在每一年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们便会在寝室里煮一壶深红的柑普或者老茶头,一桌子的人围坐着,或写作业、或聊天、或看电视,各得其乐,一杯热茶下去,暖到胃里,也暖到心里。

因为学茶,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上它,遇见一群同样喜欢它的同学们,我们就这样在它的陪伴下,从18岁懵懂的少年长到了24岁,同学们或工作,或读书,或结婚生子,唯一不变的,是每次见面,都会约着去喝一杯茶。
与茶相遇相识相知的这六年,遇见了很多人,经历了人生中很多事情,欢欣的、痛苦的,幸运的,不幸的,体会了一些人生的悲欢离合,起起落落。还好,茶一直都在,任它外面风风雨雨,我只需要泡一杯茶,就能在茶香袅袅中安静地幸福起来。

(作者:清 野,在读学生,喜爱喝茶,现居四川成都)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茶叶品牌化的一些观点

品牌定位对于企业来讲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而品牌定位的要素集中体现在企业产品之上,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的定价。俗话说,定价定天下。什么的定位决定着什么样的人群,什么样的人群决定着什么样的价格,什么样的价格决定着市场竞争的范畴。产品的定价是品牌定位的核心体现,如何定价非常关键。茶叶产品的目标消费者是学生、白领,还是商务人士,都是与产品定价息息相关。

2、产品的概念。产品概念是品牌定位的直接具体化体现,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核心诉求方面,通过产品概念的梳理、规划来直接体现品牌的定位诉求,表达品牌的核心价值。例如王光熙松萝茶的产品(无论从品质还是包装形式)都在全是品牌“简单喝好茶”的定位;小罐茶的产品也完美全是了“现代派高端商务待客茶”的品牌定位。

3、产品的包装。包装是产品的外衣,产品包装的风格、调性、颜值、档次,无一不是展示产品定位的重要元素,这必须要与品牌定位方向一致。例如白领饮茶者喜欢什么样风格的产品、商务高端人群又需求什么包装风格的产品、不同性别与年龄的消费者对于包装的喜好又有什么不同……一定要吻合定位及目标消费者的需求与喜好。

范建军紫砂壶

有几个关于茶行业的数据,作为茶商我认为是有必要知晓的:

5000亿
第一个数据是5000亿。《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中表明,2020年底,茶叶经济产值目标5000亿。同时上海欧睿信息咨询公司调查数据也说中国目前茶叶行业市场价值约5500亿元,属千亿市值行业,布瑞克环球(北京)农业咨询有限公司也有着相近数据的调查结果。

5000亿,不是虚报,因为还有下面的数据。

4.7亿
第二个数据是4.7亿,百度发布的《2017茶行业大数据》显示:在中国有4.7亿人有喝茶的习惯,而且这个数据还会上升,因为喝茶人群逐渐年轻化,也就是要说的下一个数据。

26%
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茶叶消费者占比重为48%,是茶叶的主流消费者。而14-25岁的青年消费者占了26%,这说明饮茶正逐渐转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茶饮在年轻人中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还有几个数据,现在城乡居民人均茶叶年消费量1.3公斤,经济发展和消费模式升级,茶叶的消费群体扩大、消费水平提高,需求量将快速增加。研究表明,到2020年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预计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年均增长6.4%。按此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将达到1.7公斤。

谈一谈茶行业的品牌化

这茶行业未来5000亿的市场空间,大众需要什么样的茶叶产品呢,茶商茶企需要怎样做才能抢占这5000亿的蛋糕?

答案的关键词就是品牌化。

品牌化和消费模式升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回想几年前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在购物消费以及消费观念上,确实有很大的变化。

消费升级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人们想要改变现有生活状态,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这种改变往往只能通过改变消费行为来付诸实践。所以,人们购物消费越来越注重消费体验,消费的关注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价格低廉等电商曾经引以为傲的优势,而是愈发关注消费过程和体验感受。

各行业都存在消费升级现象,那茶行业的是怎样体现的呢?

茶行业消费模式升级

以前吃饭注重的是温饱,现在开始讲究食品安全;以前穿衣讲究保暖,现在更多的是美观与舒适;以前买茶是“有茶就行”,现在还要追求茶的品质,茶的文化,以及茶带来的精神层面的享受。在新消费模式冲击下,茶行业消费模式也随之改变,现在茶叶消费同样更注重产品的整体品质,追求高品位的饮茶体验和高层次的生活方式。

茶叶产品开始追求品牌化

可是茶叶产品琳琅满目,想要在茶叶购买上追求高品质的精神享受,消费者会怎么选择?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选择大品牌、知名品牌。所以,对于茶商来说品牌化的经营与销售就显得尤其重要。

谈一谈茶行业的品牌化

品牌化——茶行业的一场革命

1.茶产业品牌化现状,小品牌、泛品牌
我们国家的品牌化发展相对滞后,茶产业品牌化意识刚开始崛起,但仍处于小农经济散乱状态。茶叶市场中的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品牌化经营,做到自身品牌的差异性和特异性显得尤其重要。所以很多小企业也都在注册自己的商标,但也逐渐走入一个误区,仿佛注册了商标品牌就是品牌化了。这种误区,导致众多茶叶品牌不断涌出,出现了当今茶行业的“泛品牌”现象。

“泛品牌”是指各类品牌杂、小、乱、散的状态,品牌繁杂,却都是小品牌,甚至是死品牌,缺乏未来发展的活力与持久生命力,在市场上活跃一两年就销声匿迹,甚至有些还没有做起来就面临淘汰。这些品牌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化”,只能说是“注册了商标”建立了自己的商标品牌,离着做大做强做成品牌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我们需要的品牌化不是“泛品牌化”“小品牌化”,是真正的“品牌化”。

2.真正的品牌化势在必行

国家——政府鼓励茶产业品牌化
政府也是大力支持茶企业茶商品牌化经营销售,因为,茶行业品牌化经营必将会给茶产业带来一场革命,促进茶叶市场的规范化、标准化运行,成为推动茶行业革新与进步的主要动力,带动经济的发展。

在2016年10月14日农业部颁发的《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到鼓励茶企业“壮大茶叶企业品牌。改良生产工艺,优化包装设计,提升产品档次,塑造品牌核心价值,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力度”。

谈一谈茶行业的品牌化

茶商——品牌化对茶商的重要性
对茶商来说,品牌化经营对利润有着直接联系。真正的品牌化经营能够有效增加茶叶产品附加价值,从而降低销售环节成本,提升高端茶产品销量与单价,进一步提升在茶叶市场中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

可是品牌是怎么带来附加值的呢?

首先,消费者对大品牌有着广泛的认同与信任,前面提过,消费模式升级势在必行,而且正在进行,懂茶的消费者不多,而想要提升品位,享受茶产品带来的尊严与体验,肯定不会选择小品牌,泛品牌,而是众所周知的大品牌。同时品牌化的稳定会形成良性循环,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

其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化经营能够体现出自己产品的亮点与优势,当别人都是市面上常见的“泛品牌”“小品牌”产品时,知名大品牌产品,这种档次上的差距与优势就会立刻凸显出来。市场占有率、推广效果、利润提升空间上都有着很大的优势。

再次,品牌化有着更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大品牌有着专业化、系统化的经营管理,有着合理的发展目标与规划,必然有着更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品牌的红利才是最高利润,没有品牌的利润永远只能是廉价劳动力的简单工钱,想要走出廉价劳动力的最低阶段,抓住品牌红利,就要在大品牌上下工夫。

谈一谈茶行业的品牌化

消费者——消费模式促进品牌化进一步发展
前面说到消费模式正在升级,现在人们的消费,衣食住行其实都是在往品牌方面发展。茶也是如此,在对消费者眼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重要关注因素,而且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提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因为大家越来越有这种想法,喝大品牌的茶,是一种品位,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大家愿意花钱来买品牌,愿意花钱来买自己的面子。这种新的消费模式也迫使各个茶企、茶商实行品牌化经营,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消费需求。

茶行业的品牌化转化,正在进行中,谁先做大做强并成模式化发展,谁就先抢占先机。照这样看,你会觉得5000亿离我们还远吗?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当下紫砂艺人有无大师

是什么使当下的人们反而谈“大师”即色变呢?

这就必须说一说关于大师究竟该怎么释义。标准的说法是,大师必须指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艺术家、棋手等,也就是在一个领域具有巅峰造诣,且无可争议的人物。

据说,
从前,人们敬畏大师,高山仰止。
如今,人们封赏“大师”,习以为常。

说人人都能成为“大师”也不为过,毕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潜力股,想来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既然如此,“大师”二字似乎也稀松平常了。

这是什么谬论!但事实上似乎真是如此。

所以我们说,当下紫砂界,没有大师,只有工匠。抛开大师情怀,追慕工匠精神,享受工匠荣光,或许反而能成为一股心驰神往的清流。

之所以我们避免不了以职称论英雄、以“大师”显威风的套路,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心中藏着一股急功近利的泥石流!

愚以为,当下紫砂界中的大师,之所以常常给人模糊与混淆的感觉,除去紫砂价值评估本身的难度暂且不说外,大致上是因为如今的大师被人为区分出了广义和狭义、真实和虚假的多重概念。

紫砂壶大师

如何成就大师?

这一点陈丹青先生总结的很精辟,即六个字: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广义上的大师大致便是如此,他们凭借高超的工匠技艺,在特殊时代背景、地域因素、人为帮衬等前提下,得到世人的认可,名垂青史,比如清代的邵大亨等。

改革开放以来,被圈内称为“国大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先后由轻工部等国家“官办”部门评选认定,这虽然是狭义上的、取得技能认可的大师称号,也一度成为高超技能的代名词和至高荣誉的象征。然而伴随“国大师”评定的,还有各类职称评定,包括“民办大师”,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三十余年,“大师”之路可谓风云诡谲。

此大师,彼大师。无论如何,真正一步一脚印走到金字塔顶尖、达到登峰造极境界的,具有真才实学的紫砂工匠,终究会得到大众公正的认可,他们才是这个行业不可忽视的中流砥柱。

因此,至于近些年紫砂界逐渐陷入以职称论“英雄”的怪圈的问题,其实早已有了答案。当下紫砂界,没有大师,只有工匠,我们站在理性的出口处,回归工匠精神,其实终究要看制壶人的真实水平和具体作品,包括他/她的人品、口碑、职业操守,作品的难度、是否具有独特创意,以及他们个人的发展潜力空间等。

我们说当下紫砂界,没有大师,只有工匠,并没有全盘否定或否认大师,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大师是存在的,这与任何一类行业都是相同的。

高振宇紫砂壶价格

大师,是具有登封造诣的工匠!

工匠,才是每个紫砂从业者的最终身份,匠人,是紫砂赋予造壶人血脉相连的根!
毋庸置疑!

如果说每一把紫砂壶都是一个高贵的艺术生命,那每一位紫砂工匠都是创造新生命的不凡使者。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先生便是世人公认的“大国工匠”,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

所以,我们值得尊重“工匠”这个称谓和这个职业,我们亦值得认可每一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披星戴月不辞辛苦的紫砂工匠。

请逐渐淡化大师的观念,也放下对大师的成见。

用一颗工匠之心,虔诚回报紫砂岁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紫砂之路。

(孔 小 乐)

分类
紫砂百科

书法家梅调鼎与紫砂壶的故事

中国人饮茶文化渊源流长,茶具也在不断进化,继陶器和瓷器之后又有了奇特的紫砂壶,紫砂壶是一种新质陶器,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富含文化品位,一般以江苏宜兴特产“富贵土”——紫泥、绿泥、红泥烧制而成。

紫砂表面光洁,虽不挂釉而富有光泽,虽有气孔而不渗漏,造就了紫砂壶“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的特性,使它倍受青睐。

又因为紫砂壶能吸收茶叶汁,用的愈久,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常年经茶水泡、手摩挲,紫砂壶还会变为古玉色,让紫砂壶有了珍贵的收藏价值,许多精品紫砂壶留存至今。

梅调鼎紫砂壶

1. 壶把: 三叉交柄提梁

我们常见的壶把一般在侧面。但是,和现在的泡茶不同,古代很长一段时间茶是用来煎或煮的,提梁的设计可以防止烫手。

传说这种提梁壶是苏东坡设计,叫做“东坡提梁壶”、“苏提”,但是若从确切有文字记载而言,提梁壶明清以后才出现。虽然提梁壶不一定是苏东坡发明的,但是他好饮茶是真,“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佳话也一直流传下来。

2. 壶盖:圆弧形盖

壶盖上的拱桥型物件,称为壶钮亦称“的子”,可以方便揭取壶盖。

3. 底足:一捺底

壶底部会向内凹进。“捺”字,既表示壶底是身筒向下的弧形向内里延展,又表明此底是按捺而成。

梅调鼎紫砂壶

这是一把有文化的壶,它的腹中可是有很多的诗词文采待我们解读,除了提梁根部的“石铫”,腹部的“石金铫”、“赧翁”落款以外。最显眼的就是腹部的一整首题铭:

“量力学东坡 学得东坡小
一样铫煎活水茶 吃了无人晓
到底学坡难 且学周穜好客
有人号似长公 我亦千年了”

这些都和一个典故相关:前面说到苏东坡特别喜欢喝茶,他有一个好朋友周穜于是手凿了一把石铫壶送给他。苏东坡认为它“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简直爱不释手。此铭应出自赧翁之手。赧翁表示自己和苏东坡一样爱喝茶,爱紫砂壶,但比不过苏东坡,只希望学学周穜,制壶送给好友。他还调侃自己:如果我送壶之人有像东坡的,那我也千年留名了!

梅调鼎紫砂壶

背后的故事

赧翁,便是清末大书法家梅调鼎。梅调鼎,字友竹,号赧翁,浙江慈溪人。清末著名书画家、浙东书风开创者。以文人身份自制紫砂壶,在紫砂壶上篆刻书画,自成一家,俗称“玉成窑”,在中国紫砂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紫砂界曾有这样的评价“千年紫砂,绵延至今;雅俗共赏,文化先行;前有陈曼生,后有梅调鼎。”

梅调鼎紫砂壶

此壶借助苏长坡、周穜等文人典故,其壶趣、文趣浓厚,令人遐想连遍。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紫砂制壶艺人的中年困惑

早年间,蔡康永对成龙的一次访谈,第一个问题是:
“拍电影累不累呀?”
就这么一句话,让成龙在节目里,哭了整整15分钟,蔡康永在一旁不知所措。
镜头前百折不屈、铁骨铮铮的硬汉,就这么被轻易的击溃了心理防线。
心理学研究表明,男人40岁,最为脆弱,但中年人的生活里,却不允许有“脆弱”两个字。

 

摧毁一个中年人有多简单,有时候仅仅是一句责难。
国企改革那几年,一对双职工中年下岗。
孩子尚在读书,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一天,孩子放学回家告诉父母,学校要开运动会,要买球鞋。
家里没有买鞋的钱,孩子大发脾气,女人也埋怨丈夫没出息,不能让他们娘俩儿过上好日子。
男人没有辩解,平静的走到阳台上,一跃而下。

 

青年紫砂艺人

张爱玲说: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人到中年,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不敢倒下,也不能倒下,即使身体疲惫不堪,即便内心人仰马翻,也要咬牙坚持,装出一脸云淡风轻。

人到中年不容易,人到中年的紫砂艺人更不容易。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冲击下,紫砂艺人们遭遇着种种生存困境。市场不景气的无奈、渴望被认同的焦虑、利润空间被一再压缩……凸显出紫砂艺人的生存状态并不如外人想象的那样轻松。

 

跟年轻时的万丈豪情比起来,中年艺人对技艺的追求越来越受到现实生活的掣肘。“店租越来越贵,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而生意却越来越差。”成为许多紫砂艺人的共鸣。受传统规约的生存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是坚守、还是随社会大潮而动?如何成就自己“存在意义”的问题令每一个人忧心。

紫砂工艺复杂,耗时耗力,一般需要三年五载才初见成效,“板凳要做十年冷”这是许多年轻人无法接受的,再加上新兴就业层面的不断扩,一些艺人的子女不愿意继承父母的老行当而另谋出路,继承衣钵的思想逐渐淡化,这种趋势也制约着手工艺人群体的发展。

 

当下,“工匠精神”是最火的词汇之一。怀有“工匠精神”的艺人们,在自己的作品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了高度的耐心与专注,然而面临的可能是作品滞销。消费者虽然钦佩艺人们的“工匠精神”,但除了泡茶这一实用功能外,大多数人不会因此而花更多的钱在附加值上,这是普通消费者对待紫砂壶的态度,也是整个社会普遍的态度。

在现实面前,一部分人对紫砂技艺充满激情,将它作为毕生的追求延续下去,另一部分人则仅仅是为混口饭吃,对手艺早已麻木。最多的是介入这两者之间的一群人,他们既想提高自己的手艺,又想赚大钱、谋求更大的发展。他们面临着发展与传承之间的矛盾进退维谷。

 

这便是许多中年紫砂艺人的隐忍和无奈,生活早已没有了诗和远方,只剩下眼前的一地鸡毛。亲人的一句奚落埋怨、客户的一句无理杀价,都有可能摧毁他们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从微观看,中年危机不可避免,从宏观来说,这是过去与未来、现实与理想、文化传承与人心躁动之间的真实矛盾。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走近高振宇的紫砂艺术生活

北京郊外的小院里,紫砂艺人高振宇正守着他的一方窑与一室陶。出生于紫砂世家的高振宇长在荆邑,学在金陵,从东瀛游历而归。凭借高远的艺术视野和精湛的技艺,他先后创作了一系列兼具经典魅力与当代审美的紫砂、陶艺作品。在高振宇眼中,紫砂、陶艺是饱含“传承古今”的艺术造诣,也是暗藏“适用之道”的生活体验。一把壶、一盏杯,其创作与使用的过程即品生活百味。

高振宇紫砂壶价格

人物简介:
高振宇出生于宜兴紫砂世家,其父亲高海庚、母亲周桂珍均为紫砂艺术大师。高振宇少年时师从业界泰斗顾景舟,得其严教。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他前往日本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在世界著名陶艺家加藤达美的指导下继续深造。归国后居于北京,其作品广受赞誉。

高振宇创作的两把石瓢壶。其中的段泥款呈清雅的豆米之色,得邻居红学家冯其庸先生题书,并被高振宇以礼相赠。

城中素雅的茶室里,不但有紫砂良物,还藏着不少历代佳品,战国的香炉、唐宋的瓷器、明清的壶作和盘罐等等。高振宇与徐徐视这些精心搜集而来的古物为“老师”,在与它们的交流对话中,汲取传承而来的智慧与审美。

高振宇紫砂壶价格

再续前缘的紫砂路
古称“荆邑”的江苏宜兴被誉为紫砂之都,艺术家高振宇即成长于此。他生于紫砂世家,对父辈的紫砂之道耳濡目染,又得业界泰斗顾景舟先生的言传身教,一路走来,收获颇丰。少年时的高振宇并没有像多数紫砂从艺者那样扎根宜兴,他先后去了南京艺术学院、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深造。其间,日式美学所倡导的“生活陶艺”给予他莫大的兴趣和启发。回国后,高振宇看到国内从事紫砂创作的人之多,而生活陶品鲜有之,所以一度另辟蹊径,尝试去开拓陶艺的空白领域。几年后,制陶之余的高振宇渐渐发觉,与他如影随形的紫砂行业已暗藏隐患:大量经不起推敲的紫砂制品仅仅呈现出一味的效古仿制、求新求异之风,缺乏对紫砂精髓的传承和汲取,如此这般态势,让高振宇不禁陷入了深思。

良久,与紫砂再续前缘的信念挥之不去,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高振宇走向了潜心紫砂创作的道路。他说:“紫砂艺术是中国造器的典范之一,取一把壶,你可以看到它的各个部位精工细作,从上到下从内到外,表里如一,纹丝光洁,饱满而纤薄,大雅且通俗,这是手艺,也是精神。常言道‘以小见大’,紫砂正是这样。”高振宇口中的紫砂精髓,是手艺与精神的双重提炼,这是他从顾景舟先生及父辈们的“严苛教诲”中体悟到的,正是一个“严”字,才将世代流传的紫砂艺术精髓传承至今。而与高振宇同为紫砂艺术家的夫人徐徐,更是以“严师日苛”的一枚印章时时律己,谨记艺术的态度。

城中茶室的案台上,各色壶作与石景、字卷的朴拙大雅相得益彰。无论是居于前端的紫泥素圆壶,还是身处后方的经典掇只壶,一壶一样,透露着高振宇对于紫砂精神的理解。

一把壶的玄妙之处在于细节。比如壶盖与沿口之上的线形、比例,这种细节甚至是视觉上无法分辨的,只有靠手去感受才可触到那玄妙的丝缕之异。

高振宇紫砂壶价格

壶缘壶作轶事二三
高振宇的紫砂壶作中,不乏佳品,从质朴厚重的大彬款题诗方壶、德钟壶,到闲逸优美的石瓢与莲瓣壶,再到方圆相宜的方权壶、素圆壶⋯⋯每一把壶作都藏有一段故事。“宫中艳说大彬壶”的诗文流传已久,多年前,高振宇在故宫观雕漆大彬壶,多年后他将当年的感受转化为作品。“清代时大彬所作的‘雕漆四方壶’,紫砂之外,饰有红漆雕花,我称它为‘红袍之壶’,并感慨清代宫廷的审美趣味,在某种意义上掩盖了紫砂‘本为布衣物’的朴拙本性,也弱化了中国茶道的精深造诣。相比陆羽《茶经》中的六羡西江水的茶人情志,皇权美学影响下的紫砂已然失了面貌。于是有感而发,题诗、身,于己,于人。制壶、抒胸臆,便有了‘大彬款题诗方壶’的作品。”高振宇回忆道。

另一把颇具意义的“德钟壶”,是高振宇为纪念清代紫砂大家邵大亨而作。此壶款原是邵大亨的代表作,形态一反清代繁缛精巧之风,它光素简洁,端庄稳重,在高振宇看来,壶作虽无象形意义上的“古钟”之态,却隐藏着修性律己的“醒世”之味。高振宇说:“初见德钟壶,是在良师顾景舟先生的家中。那把德钟壶虽在壶盖处有锔补痕迹,但壶的制式与细节着实令人叹服。而这份难得的‘眼缘’,被我在若干年后以再创作的形式重新纪念。”无独有偶,诸如此般的壶缘、壶作之事,在高振宇身上还有许多,像是观故宫莲瓣水盂后所作的“莲瓣壶”、习青铜史料而创的“方罍壶”、闻明末隐元禅师所制的“隐元壶”⋯⋯都道出了他孜孜不倦、融会贯通的求艺箴言。

简洁稳重的“德钟壶”,其创作蓝本为清代紫砂大家邵大亨的代表作。在高振宇眼中,它暗含修身律己的“醒世”之味,如晨钟醒日,令人顿悟。桌上的字卷则记述了高振宇另一把壶作“大彬款题诗方壶”的创作故事。

位于左边的方权壶形制来源于古时的度量秤砣,方中有圆,温润光泽。右边的方罍壶则取商周青铜器“罍”之影,并赋予其光素简约之形。两款壶非常适合三两友人闲谈聚饮。

那些不可或缺的“物”
生活中的高振宇离不开紫砂与陶艺,也离不开与它们相关的事物,譬如茶与古玩。紫砂与茶,向来是“有理有趣”的一对搭档。人们因喝茶而制紫砂,紫砂也因遇茶而博大精深。每年播茶的时节,高振宇与夫人徐徐总会如期来到自家的茶园,种茶、采茶、制茶⋯⋯茶早已是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而当你踏入他们位于京郊的工作室,或城中的茶室时,除了能品到丰富的茗茶,还能见识到与各色茶品相伴的战国香炉、唐代饰盘、南宋影青瓷、明清字画⋯⋯这些都被高振宇和徐徐视为最好的艺术“导师”。驻足而观,眼前之景不禁让人领会到中国文人精神里“人、物相惜”的情感。

如今,闻朝阳而作,伴星月而息,高振宇在京城中守着家、守着窑,也守住了手作的魅力。他坦言,自己每年创作十分有限,只因紫砂与陶艺皆是尤为考验身心的艺术,一旦开始,就须全情投入。北京的气候常年干燥,湿度有限,所以每每创作,高振宇总要启用各种恒温调湿的设备。而每遇暑热时节,他总是笑称,那是京城一年中人体最难耐,而壶体最“享受”的时刻。许多人因此不解高振宇背井离乡,放弃宜兴的“天时地利”,而他则称更欣赏北京的“人和”。这里的文化积淀、视野见闻,身边挚友的才学广识,都成为他习艺道路上源源不断的养料和动力。而他亦用这些出自北京的紫砂与陶品丰富着生活本身,于己,于人。

紫砂作品的色泽千变万化,常闻栗色、海棠红、葵黄、梨皮色、青灰、榴皮色等等。通常,紫砂艺人依据颜色会将泥料分为三大类,即紫泥、朱泥、本山绿泥。三种泥料自身即有千般色彩,而当他们相互混合后,又可调配出更多佳色。

平日里制壶做陶所用的工具是高振宇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这些工具皆素净整洁,有些虽略显陈旧,却依然尘泥不染,透着高振宇一丝不苟、严于律己的习艺态度。

陶艺亦是高振宇生活中的一部分,早年间从日本留学归来,他已将“生活之陶”的理念融入创作点滴。各色陶品,从丰富的器形,到精美的釉色肌理,无不令人钟爱。

习字、研诗,这间文房是高振宇小憩时最爱待的地方。而那里的一盂、一砚、一花、一笔,皆由主人收藏或亲自制作,颇有文人雅趣之意。

高振宇的壶作林林总总地陈放于罗汉榻上,每一把都兼顾实用与艺术。
段泥款宜于冲泡清香型茗品,可彰显茶汤之色。朱泥小壶颇得南方人喜爱,是饮用水仙茶的必备之物。而紫泥壶则为铁观音、普洱茶的首选壶器。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尊重传统手工艺避免玩壶越玩越远

过分追求器型的规整,必须三点一线,三山齐平。很多壶友在挑选紫砂壶时都讲究壶身必须是最规整的圆,甚至会用圆规比划测试。另外要求壶嘴、壶钮、壶把,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称为三点一线,当倒立过来时,壶盖口,壶嘴口、壶把要在同一水平面上,把这称之为三山齐平,其实这些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体现出一把壶做工的精良程度,但过分追求的话就有本末倒置之意。再把这些标准放到全手工紫砂壶上来,就稍显“过分”。

首先紫砂壶采用拍泥片围筒身成型。紫砂泥料越拍越紧实,全靠一双手的力度掌握,能做到基本规则是一个艺人的基本功,但你要用工具测量出误差嫌弃做工,那么你就不要购买全手工紫砂壶了,超市里规则的饮茶容器有很多。

日本宜兴紫砂壶

另一方面紫砂的收缩特性也导致了壶出窑后不会和生坯时一样。艺人制作好一把壶时都会用直尺进行测量比对,准确无误的将壶把、壶钮、壶嘴成一条直线粘接起来。可等到入窑烧制过后,由于各处坯体厚薄难以做到完全相同,烧制时收缩比过大,造成三点并未能很规整的在一条直线上,会有轻微的歪斜,但只要歪斜的不是特别明显,肉眼无法直接辨别,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在不同紫砂泥料中,朱泥无疑是收缩率最大的(接近30%),因而一把全手工朱泥壶如果做的相对规整,是极其难得的。

周云龙紫砂壶价格

最后一种情况是过分追求壶的气密性,口盖必须严丝合缝。这样的情况比较多见,通常部分壶友在挑壶时喜欢把壶盖盖上,使劲的左右摇晃,若是壶盖盖的不够严实,左右晃动,他们就会判别此壶不好。这其实也是一个误区。壶盖和或壶口存在一定空隙是很正常,这个和紫砂壶工艺有关,传统老壶都不整口,壶口普遍间隙较大,现在的壶都经过整口,间隙已经不大了,况且泡茶时我们不能忽略水的作用,壶盖壶口间的空隙不大水蒸气上来后自然会堵住。但壶盖若是讲究严丝合缝,泡茶时沾上水,再加上热胀冷缩,岂不是要拿刀来才撬的开。壶盖和壶口间是需要保留适宜的活动空间的,这样使用起来才能称手如意。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从陈腐开始说说紫砂泥料

紫砂爱好者都知道紫砂泥料需经过较长时间的陈腐后才能制作紫砂壶,并且陈腐时间越长泥性越好,这也是紫砂行业内的通识。但为什么有些艺人用未经陈腐的泥料直接制作紫砂壶呢?

对紫砂泥料颇有研究的C老师给出了基本答案,转载如下:

【之前有壶友问:为什么紫砂泥不陈腐就做壶啊?既然很难做,为什么不陈腐后再做壶呢?

答:那是要创造另一种可能性,虽然很艰难,但不是也成功了吗?未经陈腐的粗砂泥可塑性非常差,制作难度也极高,但能够制作烧成,说明紫砂泥不经过陈腐也可以做壶,透气性还更好。但未经陈腐泥料的意义不止于此。

紫砂壶泥料好坏怎么看

有壶友很迷惑:那为什么还提倡买陈腐年代久的壶呢?

答:因为陈腐久了,泥料容易花泥,烧成后,壶身会有黑气。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重新回炼泥料。其实,我们所见的陈腐老料花泥壶很珍贵,一来说明是黄龙山原矿泥料,二来也说明没有添加碳酸钡。现在有一些壶商为了增加泥料陈腐时的稳定性,会在泥料中添加碳酸钡。虽然烧成后并没有喝出问题,但……总也是用了添加剂不是?所以,一般推荐陈腐时间久的原矿老料就是因为泥料更纯净,这跟未陈腐手练泥料并不冲突,因为把矿石变成泥料后立刻就做壶了,根本无需添加碳酸钡啊!泥料不陈腐,砂性就更爆;陈腐了,砂性才会被驯服,出成率也就更高。因此一般人做不了陈腐三年以下的泥料,原因很简单,陈腐时间短,泥料的可塑性就差,成品率、出成率相对就低。这就是为什么艺人都只愿意用陈腐三年以上的泥料,因为更顺手更好做。】

下面谈谈在紫砂原矿泥料中添加碳酸钡的问题,这是当前紫砂壶制作工艺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也是紫砂行业见怪不怪的事实存在。

明清时代,紫砂制作技术逐渐成熟,产量也逐步提高。但受化工技术落后的限制,那时几乎没有今天意义上的化料壶。民国以后,尤其近二十年来,紫砂壶制作工艺随着现代化工技术的介入,开始出现化料壶、化工壶。所谓化料壶,不同于化工壶。前者是在制壶过程中,为了在器形和颜色上达到某种特殊效果,在原矿泥料中添加某种化工原料而制作的紫砂壶。例如在原矿泥料中添加氧化钴,烧结后的壶变成蓝色;添加氧化锰,烧结后的壶变成黑色;添加氧化铬,烧结后的壶变成绿色;添加氧化铁,烧结后的壶变成红色。据说紫砂泰斗顾景舟制作的壶也有添加化工原料的,当然顾老的壶一定是用原矿泥料,并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操作;当年宜兴国营紫砂一厂也同样批量制作出口过化料壶。对于紫砂爱好者来说,最打眼最恶心的就是:花真紫砂壶的价钱,买到手的却是用陶土加化料制作的假壶,那就是两码事了。如此看来,紫砂爱好者掌握一点儿必要的紫砂基本知识很有必要。

关于用原矿加化料制作紫砂壶是否对人体有害,一直众说纷纭。很多权威人士的文章中也谈到,在紫砂泥料中添加上述化工原料,理论上只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基本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为这种紫砂壶,经过一千多度的高温烧结,其中的化工原料性质已然发生转变,它们更不会溶于水,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反复用100度的开水烫、泡,也不会导致化料析出。而我毕竟对数理化一窍不通,有害或无害也无法亲手通过实验室手段检验真伪,真不知该信谁的。但以我的理解,原矿泥料添加化料,就如同机械化养鸡养猪过程中使用带有添加剂的人工饲料——效果好、周期短、产量高、出栏快。当然肉的味道肯定不如走地鸡、散养猪,但吃到肚子里也无大碍,只是没人真正喜欢饲料鸡、饲料猪。

总之,无论化料壶是否有害,也没人愿意花钱买化料壶。不信你就试试坦诚地告诉买家说你出售的“大红袍”、“民国绿”、“天青泥”、“黑金砂”,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添加了氧化剂制作的壶,看看谁还买?

话说回来,对于紫砂老玩儿家而言,泥料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碰到泥、形、功、款都上乘,价格又能接受,即便是用原矿添加化料制作的壶,也未尝不可,这取决于你对紫砂艺术的认知程度。当然敢买这种化料壶是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外加一双火眼金睛。这大概就是紫砂壶的妙趣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