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壶品推荐

紫砂经典器型 蛋包壶欣赏

蛋包壶这一造型始于何时,无确切文字记载,我们见到的最早的传器是邵大亨蛋包壶。故一般认为蛋包壶是由清代嘉庆至道光时宜兴川埠上袁村著名壶艺人邵大亨首创,是清末民初流行的款式之一。

旧时宜兴所在的江南一带,谁家要是有客人远道而来,亦或是乔迁新居,亦或是新媳妇首次登门,主人们都会拿出铺鸡蛋来待客。紫砂壶中的蛋包壶,其名字就是来源于这一传统食物“铺鸡蛋”。

蛋包壶紫砂壶
铺鸡蛋

煮上一锅热水,打上鸡蛋,放上甜蜜的糖,做成“铺鸡蛋”。这就是物质匮乏年代江南最传统的代客之道,至今,宜兴不少人家依然保留着这项风俗。

蛋包壶的壶名由来

蛋包壶在邵氏创制之初,是用来适应百姓农耕生活而创制的,故而是比较少见采用金属制提梁的壶,材料一般为铜,这样提高了提梁的耐用程度。而在田间耕作时哦,平底的壶放置在凹凸不平的土地上并不平稳,故而在制作时将壶底外围一圈捏平,留出底部中间凹进壶身的凸起部分,并不设壶钮和气孔,极大提升了该壶的实用性和保温性,因为壶底外形似农家“铺鸡蛋”的样子,故在宜兴当地俗称“蛋包壶”。

现如今我们能见到的最早传器是邵大亨的蛋包壶。

蛋包壶紫砂壶

蛋包壶紫砂壶
邵大亨 蛋包壶

 

蛋包壶紫砂壶
邵友廷 蛋包壶

清朝名家邵友廷以善制蛋包壶而闻名,此壶也是他的代表壶式之一。鼓腹圆润,上下收敛。大口平盖深凹,口盖唇边圆线,大小相密,盖面钤有『友廷』小印。

虽然邵大亨的蛋包壶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但也有说法蛋包壶并非邵大亨所创,但是并没有明确的资料可循。蛋包壶究竟成型于何时,早已经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蛋包壶紫砂壶

蛋包壶紫砂壶

蛋包壶紫砂壶

蛋包壶紫砂壶
紫泥 蛋包壶 祁碧作品

蛋包壶虽然来自于田间生活,乡土气息浓重,但在许多有情怀的壶友眼里,蛋包壶古味浓厚,独具神韵。

分类
壶品推荐

两款扁西施作品赏析

西施壶风姿卓越,如西施一般亭亭玉立,温婉圆润,清新若莲,壶体线条简练俊美、舒缓柔和。扁西施是在经典器型西施乳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从器型上看,扁西施虽然比此前的器型稍扁,但仍能看出通体圆润,弧面很有力道,“截盖”设计上下浑然一体,在让人联想到西施风韵的同时还能收获一份坦然处事之心。九香今日与各位分享两款扁西施作品,一把是半手工,另一把是全手工。

扁西施紫砂壶

扁西施紫砂壶

扁西施紫砂壶

扁西施紫砂壶

扁西施紫砂壶

这把周虎荣老师的扁西施壶腹大而圆,加之壶身手刻“厚德载物”并在另一壶面以山水装饰,喻示做人应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又或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故而这把文人壶能为我们带来心灵启迪,作品上的刻绘与此壶的文人气质恰到好处,耐人寻味,壶口大壶身扁,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加之是一把半手工作品,因而价格也极具亲和力。

扁西施紫砂壶

扁西施紫砂壶

扁西施紫砂壶

扁西施紫砂壶

扁西施紫砂壶

扁西施紫砂壶

扁西施紫砂壶

而我们再看祁碧的这把全手工扁西施作品,原矿优质清水泥色泽高雅,泥质纯正,整器光素沉静而深意隽永。壶身以圆弧线条构成,饱满丰韵,短直流嘴上而翘,且壶口明显较大,带有明显的祁碧个人风格,出水劲霸,壶把宛转有力,端握舒适,嵌截盖,近观远注,无处不吐露出浑厚坦然的气息。

分类
紫砂百科

紫砂矿料的起源

一直以来人们在使用紫砂器物的时候,都对紫砂的神奇功能赞叹不已。但紫砂为什么有这样的功能?为什么只有太湖边的紫砂泥有双气孔结构呢?紫砂泥是怎样形成的?对于这些问题,学界深入探讨得并不多。笔者通过综合目前学界对太湖成因及周边区域的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的研究和发现成果,从中得出一个“紫砂来自外太空”的假说。说起紫砂不能不说太湖,如果没有太湖也许不可能有紫砂的形成,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太湖。

1、太湖的成因探讨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笠泽”,位于江苏、浙江两省的交界处,是我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周围分布着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形成了江南水乡。

紫砂的起源

人们对太湖的形成有着不同的认识和争议,主要有构造成湖论、泻湖成因说、陨石冲击坑说等。构造成湖论认为,太湖平原原是一个大的海湾,以后不断为水和沉积物所填充,演化成现在的湖泊。泻湖成因说认为,太湖平原原是一个大的海湾,在全新世高海面时,曾受到广泛的海侵,以后随海水退却形成封闭的湖泊。“陨击说”又分“陨石撞击成因说”和“彗星爆炸成因说”两种。陨石冲击坑说认为,距今50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从东北侧方向撞击面,造成相当于1000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巨大冲击,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里的陨石坑,即现在的太湖。彗星爆炸成因说认为:在4800年前,一颗直径50公里的相当于一个超级大雪球的彗星,从东北向西南砸向太湖地区并在上空爆炸分裂成许多颗后,撞到地面,大的一颗撞击形成太湖,其余则撞向太湖四周形成一些小的湖泊,并造成太湖四周大量散落的铁疙瘩一类的陨击物质。而影响最大的则是泻湖成因说,陨石撞击说由已故著名地质学家彭志忠教授于1970年代提出。
半个多世纪以前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教授就著文,最早对太湖的形成提出了看法,此后部分地质学者根据太湖的形态特征,认为太湖是一个构造下沉的盆地,并为沉积物不断填充,以致成为今天的大型浅水湖泊。自八十年代末以来,太湖西南侧的圆弧地貌特征引起国内外学者对“陨石冲击坑成因说”的关注及争议。有关部门对太湖湖底地形进行了全面测量,并在湖滨及湖中打了一系列的浅钻和深钻,对湖底40m以上的沉积地层进行了深测和分析,在广泛深入的调查及对大量第一手实物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太湖的形成与演变有了新的认识。
从《地理知识》杂志提供的资料中获悉:根据测量表明,太湖的湖底十分平坦,平均坡度仅0°0′19.66″,湖底72.3%处于水深1.5~2.5m,最深处2.6m,湖中没有深槽,也没有大规模浅滩。没有发现《辞海》中所述“最深达4.8m”的地方。平坦的太湖湖底,基本上为坚硬的黄土物质所组成,据测这黄土层距今1.1万年至2万年之间,黄土层表面仅少量深层淤泥。这与“构造下沉,并为沉积物不断填充”的推论显然不符,这黄土地层并与金坛、常州一带地面所露出的黄土是连成一片的。在这黄土层上,尚见有一系列的被淹没的河道与洼地,这些河道与现在的太湖出口大体吻合,如望亭湾、胥口湾、东太湖等。以上湖底地形和沉积特征表明,太湖的前身并不是海湾和泻湖,而是一个复盖着黄土的冲积平原。经过对这大片平原陆续发掘(发掘点达200多处),发现大量的古脊椎动物骨骼和古文化遗址。包括各种石器、亚州象、剑马象、纳马象、骨骼化石以及黑陶、夹砂陶、印陶、古稻谷和各种编织工具。其中古稻谷碳14测定为距今6274±205年。这就表明,早在6000年前,古人就已在这里开发定居,从事农耕生活,继1974年后在澄湖湖底发现古井数百口,井中清出新石器时代至宋代的各种文物1000多件,1986年在吴县通安乡西太湖底,又发现了春秋战国时古井四口,井中清理出战国时期黑陶罐、石斧等文物,还有汉代的井栏圈。据北宋单锷《吴县水利书》称“熙宁8年(公元1075年),岁遇大旱,震泽水退数里,清水乡湖干数里,而其地为民田,今日太湖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太湖的底部及整个太湖平原湖泊底部,全部是黄土层硬底,湖水直接覆盖在黄土之上,未发现海相化石及海相沉积物,相反却发现大量的古代人类生活的文化遗址,因而太湖不属于构造成因的湖泊;同时,研究表明太湖平原除东部上海地区和南部嘉兴以南地区,曾受到过全新世海侵外,整个中部广大湖荡平原区并未受到海水侵袭,因此也就不存在泻湖成因问题;关于陨石冲击坑说,如果湖泊是陨石冲击而成,湖底多少要保存有撞击坑的痕迹,然而太湖湖底却十分平坦,平均坡度仅为19.66″,而且湖中还分布有51个岛屿,此乃令人不解之处,由而学界更偏向于彗星撞击说。彗星的彗核密度小于水,是由水、乾冰和宇宙尘埃及杂质等包裹构成。只有这种巨大的包裹着许多杂质垃圾的大雪球高速斜向砸向现在的太湖平原,才有可能形成深度不大,而且找不到大块陨体,底部被彗星大面积压紧而形成平坦坚实的浅坑。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的王尔康教授等学者1990年在太湖的三山岛的厥山,发现了五通组石英岩遭受冲击变质的标准特征——震裂锥,在三山岛的泽山的泥盆纪五通组石英岩颗粒中发现了遭受冲击变质的直接证据——冲击变形纹,这是多组密集严格平行的变形纹,不但穿过了石英颗粒,而且穿过了石英的再生长边缘,这一发现证明石英晶粒曾经遭受过超高压的冲击变质。其后在2001年11月发表在《中国科学》上的《太湖泥盆系基岩冲击变质卸载微裂隙的发现与意义》一文中提出了“太湖是陨击坑”的论点。此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王鹤年、谢志东、钱汉东三名教授找到了太湖属陨石冲击成因的关键性证据,进一步确认太湖系陨石冲击坑。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09年第4期《高校地质学报》上。
冲击溅射物是指冲击成坑作用中被抛射到空中再溅落在冲击坑及其周边地区的受冲击而变质的陆源物质。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陨石专家王鹤年、谢志东、钱汉东组成的课题组经过分析鉴定,确证目前在太湖沉积淤泥中发现的各种奇石与石棍,保留了明显的冲击溅射特征,显示其形成经历了冲击震碎、熔融、挖掘抛射、空中飞行等阶段,最终溅落在冲击坑及其周围。同时,溅射物表层结构保留了气流刻蚀纹,并有熔珠和铁质熔壳;溅射物内部岩屑、晶屑中保留有受冲击应力形变的证据;溅射物铁质熔壳内包裹有石英、长英质及菱铁矿等冲击形成的粉尘。
“太湖冲击坑溅射物的发现为太湖系陨石冲击坑的论断提供了可靠证据……太湖冲击坑的形成应该小于1万年。”王鹤年表示,结合近20年来学者们对太湖研究的已得成果,可以确证太湖属陨石冲击坑成因。石湖石棍为陨石,太湖为陨石冲击坑。太湖冲击溅射物主要分布在石湖和太湖湖底较硬的黄土层之上的淤泥层中,说明太湖冲击坑建设物形成于全新世一万年之后。
春秋战国以前,太湖地区原是陆地的冲积平原。唐代湖水可达吴江塘岸。洞庭东山和西山原为湖中两大岛屿,后因东山与木渎间泥沙淤积,滩地扩展,至清代中期,岛与沙洲相接,使东太湖成为太湖的一大湖湾。近一二百年来,因东太湖东岸和西北岸淤积加甚,加之围垦湖滩地,东太湖实际上已成为一个狭长的浅涸湖区。近代太湖的变迁以东太湖地区最为突出。
2014年5月12日南大王德滋院士、王鹤年教授、谢志东教授以及相关五个领域的科学家等,到太湖现场察看。王院士说太湖的石灰岩都经受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从震裂锥、溅射物、击变角砾岩、陨石残留物、熔灰岩、熔融碳化木等一系列证据表明,已经可以确定太湖是天体大爆炸冲击形成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太湖的成因是多方面原因的结合,是一个更为科学的论断。笔者分析:太湖形成最初的成因是由于发生于近万年前的陨石(彗星)冲击而形成了一个三面是一种圆弧状结构,一面则毫无规则呈喷溅状的一个相对地势较高的坑(见图1)。陨石撞击,使古震泽地区四周地层发生强烈的褶皱,中间断落下沉降为凹地,初步形成了震泽的原始湖盆,但没有水,上古人类可在其上生产活动,湖底出土的6000年前的文物佐证了这一点。后或是因三皇五帝时期,洪水泛滥而积水成湖。至大禹治水时,古震泽是有水的,且常动荡泛滥。《尚书·禹贡》有“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记载,这是与太湖流域治水有关的最早记述。意即震泽之水入三江,震泽不再有壅塞之害。大禹治水之后,古代太湖平原很少泛滥。古湖区面积远较目前为小,今太湖以东,以北诸湖荡大都不存在。据成书于战国至东汉时期的《越绝书·吴地传》记载:“太湖周三万六千顷”,汉制每顷当今七十亩,共折含二百五十二万亩,一千六百八十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今日太湖面积的百分之七十。至春秋战国以至宋时,人们可以在这片区域生产生活,湖底出土的春秋战国及宋的时期的文物验证了这一点。太湖自唐、宋以后,三江日渐淤塞以后,每当洪水季节,常因排泄不畅而酿成洪涝灾害,使太湖中部平原洼地沼泽化。太湖不仅本身水体面积扩大,而且在其东、北部先后形成了大小零星的湖泊。唐代湖水可达吴江塘岸。今天的太湖,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水域面积约为2250平方千米。

紫砂的起源

2、紫砂泥的成因推演

从这张表来看,宜兴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没发生过火山喷发,离宜兴最近的同属下扬子地块的曾经有火山喷发的是溧阳。
据地质科学工作的考察研究,宜兴和它毗邻的浙江省长兴地区的陶土矿床,大约在2~4亿年前,经历了四次海退和三次海浸,自古生代志留纪末至今,陶土在泥盆纪和早炭纪中期形成的,形成紫砂泥矿有一个稀奇的现象,即在紫砂矿的四周总会现优质的石灰矿。
从地球诞生以来,地表的物质不断此升彼降,在地表的物质不断风化,沉到地表下的物质就不断岩化,各种化石就是岩化的结果。当活土沉到地表下与空气隔绝,在地质压力下开始岩化进程,综合各类科学考证的数据,紫砂的岩化历程或说生命历程,从粘土岩化成紫砂的时间,有报告说需六千年,也有报告说三万年,根据生物岩化成化石的时间在两万五千年左右为参考,所以这两组数据都可采信,最老的紫砂生命历程有报告说距今十八万年,也有报告说三十万年,数据取两头,也就是说最年轻的紫砂在六千年前,最老的紫砂在三十万年前它们还是高岭土或粘土,而现在所有的紫砂在三十万年后都将岩化成为陶土或岩石。
太湖湖底有一种冲击溅射物,似土非土,似石非石,一根一根如同骨头,质地坚硬,宜兴叫它土骨。笔者在对比苏州湖底发现的石棍、怪石头与在宜兴丁山土骨沙堆里捡到的大块土骨,比对发现为同一矿岩结核构成,是同一种天然矿料,烧成后呈青黑色调矿料,外观呈黄褐色、紫褐色,用土骨与紫砂矿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比,就成为品相极好的天青泥。天青泥做的壶含有十分丰富的元素,此壶泡茶的茶水味极佳,有种淡淡的甘甜味,而且长期用这个壶泡茶可以防止贫血和改善贫血。天青泥的壶透气性特别好,壶体很轻,壶身布满铁坑(铁熔点)和微小的洞,但壶绝对不会漏水,此点十分神奇。这样的壶养3个月就可以相当普通壶养2、3年的效果。
土骨在宜兴可作为天然的陶瓷釉料、熔剂和着色剂,多用于琉璃瓦生产。土骨的矿物组成以褐铁矿、石英、石灰石为主,主要化学成分及百分含量为二氧化硅(SiO2)23.03%、三氧化二铝(Al2O3)10%、三氧化二铁(Fe2O3)43.21%、氧化钙(CaO)2.07%、氧化镁(MgO)0.67%、氧化锰(MnO)0.12%、烧失量(LOI)15.20%。
由此可见,陨石产物用于紫砂中由来已久,还有我们可以用时空推算,如果没有造成太湖的巨大陨石撞击,也就不会有太湖,没有太湖也就没有形成紫砂的条件。笔者就陨石撞击的侵害做个推演:巨大的陨石撞击到底撞击地下的深度未知,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现在太湖地下的淤泥就是万亿年的元陆地,它更可能是撞击后淤积来的周围的土壤。我认为陨石核心撞击的深度可能到达远到宜兴张渚地下,巨大的后尾形成的真空爆炸波及整个太湖流域,丁山到张渚一路的玉女潭等各种洞穴,都可能是大撞击的能量散气孔。从地图上看太湖的中轴线就在这条线上,巨大撞击形成了巨大的地质颠簸震动,造成了岩石的褶皱空洞,大爆炸的尘埃在数百年万年,随着水流侵入岩石的空腔和各种物质一起慢慢沉积,就形成了独特的五彩伴生紫砂泥矿,这是独特成矿原因所以造就了独特的紫砂泥。遍观其它地域出现的所谓紫砂,都无法和太湖边的紫砂相媲美,这和它独特的成矿原因密不可分的,紫砂泥的形成真正原因找到了,这要感谢太湖是陨石撞击研究的伟大地质学成果,让我们联系起各种历史证据链条,证明了神奇的紫砂从哪里来,为什么有如此神秘的前世今生。

(文章登于《江苏陶瓷》2018第二期“学术研究”栏目  作者:袁 野)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紫砂文脉之邵氏与陈氏

从五百年前的明代开始,宜兴丁蜀这个江南小镇的空气中,到处都弥散着紫砂匠人们叮叮当当捶打泥片的声音,这富于节奏的声音从来没有中断过。

在这叮当的声音中,一门手艺就这样生生不息地延续着,两个家族声名鹊起,光耀千秋,他们是邵氏家族与陈氏家族。

邵氏家族

邵氏家族的紫砂器制作历史,发轫于明代末期,历经整个清代至民国,经久不衰。

明末清初,即涌现出邵文金、邵文银、邵盖等翘楚。邵文金又名亨祥、邵文银又名亨裕,都为时大彬的弟子。邵文金,仿时大彬汉方独绝,为士大夫所珍爱。

邵大亨后人

李景康、张虹编《阳羡砂壶图考》记载,曩岁左沪,于蒋同年孟萃案头偶捡石某壶史,言大彬精制壶,而邵文银兄弟独得其秘,文银所制壶间以亨裕署款,后摹仿者多,而真赝一望可辨。

邵大亨后人

整个清代,更是名家辈出,灿若星辰。清初期的邵旭茂、邵玉亭;清中后期的邵大亨、邵友兰、邵二泉、邵春元、邵景南、邵友廷;清末民初的邵全章等。

邵玉亭、邵友兰、邵二泉等还专为宫廷制过壶。顾景舟大师的制壶启蒙,就来自他的祖母邵氏。

在这些名家中,最著名的就是邵大亨,是继陈鸣远之后的一代宗匠。特别是造型简洁的作品,最能体现他高超的制壶技艺,让人叹为观止。

 

陈氏家族

陈氏家族能够流芳紫砂陶艺史,不仅仅是因为有一位声名显赫的陈鸣远,而是源于由历代陈氏名工构筑的一册“无双谱”。

邵大亨后人

陈用卿、陈德卿、陈子畦、陈鸣远、陈汉文、陈伯芳、陈砺成、陈殷尚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时代佼佼者,都在紫砂陶辉煌的发展历程中,演奏出属于自己、属于家族的咏叹调。

邵大亨后人

陈氏家族从明末至乾隆可谓是群星闪耀、目不暇接。这样的精彩纷呈似乎到了清中期却戛然而止,唯有查阅到清末民初的陈光明,其他再无陈氏名手,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张曦允紫砂艺术

紫砂是陶艺的一个特殊种类,盛产于宜兴丁蜀镇一带。因其结构致密、强度较大,常用来烧制茶具、花盆、雕刻和陈饰工艺品。宜兴紫砂陶艺术起源于宋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已日臻完美。

张曦允出生在一个紫砂世家,父亲张正中已经是享誉国内外的紫砂大师,从理论到实践,多年来从事紫砂壶设计与制作,致力于学院派紫砂壶创作的传承与创新。

张曦允紫砂艺术

曦允的父亲张正中

张曦允紫砂艺术

张正中作品:《夏季风》套具

 

生在宜兴,父亲母亲一直都是做紫砂陶艺,让曦允从小就受到紫砂的熏陶,对紫砂也有了一种与生俱来的不解情结。而这基因恰恰让紫砂在她手中呈现形式是那么出人意料,而又游刃有余。

 

张曦允紫砂艺术… … …
我本以为人的情绪总是很特别,
可是觉得特别的人好像只有我。
张曦允

紫砂制作时候需要极其精致的泥水比例,使其能正合适弯绕又能保持成型不塌陷。待水分比较少的时候拿到窑里微烘,把最后的水分蒸干再进行烧制。泥条弯绕难免会出现一些粗糙部分,要保证每部分各角度的光泽,后期的修缮是一道费时费力的工序。

 

作为独立的个体时,这组作品拥有态度、富有张力,在整体看来又像是一条条绸缎、一笔笔书法,亦或者是叶脉。镜头切换到近景时才会猛然惊呼,这居然是用紫砂做出来的!

张曦允紫砂艺术

“以线筑形”的独特创作思路,正是流露出曦允对紫砂陶艺最深的情感,与那份融入血液的对紫砂行云流水般的运用表达。她对生活情绪的理解,又远远超出最真实的生活。

2016年曦允从清华顺利毕业后去法国进修当代艺术。我们期待以后,会见到一个更好的曦允。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青铜器题材的紫砂壶

青铜器在中国延绵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曾经有着光辉璀璨的历史,其在商周之时作为礼器之用,是位尊显赫的代表,是王权与神权的象征,被誉为“国之重器”,其无论是造型工艺,还是装饰艺术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青铜器以其神秘、高贵的格调与气质对中华民族后世的文明及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青铜器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具有特殊历史印记的文化名片。

青铜器 四羊方尊 后母戊鼎

青铜器作为礼器之用,其留给后人最为显著的艺术成就之一是其表面的纹饰,那些复杂精美的纹饰既代表着中国先人原始的图腾崇拜,亦深蕴着中国传统的哲学及美学精髓。

即使在秦汉之后,礼崩乐坏,且随着工艺材料的革新,铁器、漆器乃至瓷器的兴盛,青铜器不再那么光艳照人,但其独特的纹饰造型图案依旧被工师匠人以及各行当的艺术家所传承发展,似沧海遗珠般潜移默化的点缀在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之中。

青铜紫砂壶

青铜纹饰

而自古与青铜器有着密切关系、渊源颇深的陶器,后世也多有与之相仿融合的传世之作。如五代越窑的仿汉代青铜鸟形把杯,宋代汝窑的“三足奁”,定窑的白釉三足樽等皆是。

 

此中多为形似,而作为青铜器之精华所在的青铜纹饰皆因陶土材质的局限与制造工艺之繁复,难以与陶瓷等器具契合,直至清康雍年间的紫砂大师陈鸣远,最早将青铜纹饰成功的移植在紫砂器具之上,并传世多款艺术珍品,才使得同是国之精粹的紫砂陶艺与古青铜纹饰完美相融,始得传承。

青铜紫砂壶

明晚期 陈仲美制仿古紫砂牺尊
北京保利2014年秋拍
成交价:RMB 5,290,000

这件陈仲美所制紫砂牺尊造型上仿造战国时期的青铜牺尊,牺是古代用于祭祀的牛;尊则是酒器。顾名思义牺尊即是“刻为牺牛之形,用以为尊”的酒器。酒存在牛肚子里,而酒的出口,则在牺尊的嘴里,古人用牺尊倒酒之时,酒从牺尊嘴里流出,别有一番情趣。

青铜紫砂壶

陈仲美款异兽尊

此“陈仲美款异兽尊”,取材三代青铜器的造型与纹样,作四足异兽造型,似龙似羊,聪慧灵动,筋骨结实,肌肉丰腴,端正高古,随心所欲地发挥着鬼斧神工般的技巧,堪为砂艺之观止。

青铜紫砂壶

杨勤芳(现代) 仿青铜提梁鬲壶

创意取自商周时期青铜器造型的紫砂作品。夔龙的原型为湾鳄或巨蜥,一鸷(凤)足而四爪。商夔螭,一鸷足,二或四爪。此壶盖纽即是一夔龙,龙首独角,攀伏回首,四爪伏地,蓄势待发,似随时准备跃起,龙尾摆动分为两支,灵动有趣。壶身肩部顺壶口以17片盾形抽象夔龙纹以连续图案装饰,营造出青铜器的特征,壶身底部以4个柱状鼎足托起整器。

鼎足上饰以龙首纹,刻画精细。平口直流成锥形,流上中下部饰以饕餮纹,壶把以取龙首吐水式,龙首上方形成云纹,给人以吉祥如意之美意,把下以中空垂珠装饰。通观此壶,有古雅大方、庄严稳重、精致工整、内涵深邃的艺术特色。

当然,我们常见的经典紫砂壶里也有体现青铜元素的壶型,比如:云肩如意壶。

青铜紫砂壶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原矿紫砂壶出现的跳砂小洞是否属瑕疵

九香一般选壶会非常谨慎,有时因为天快黑了得返程发货时间仓促忘记试水,但壶的料和工是一定仔细检查的。不过,这里也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比如关于铁质析出和跳砂,今天九香与各位壶友针对“跳砂”现场做一个探讨,欢迎下方留言。

一把优质的底槽清老料紫砂壶上出现小洞,还不止一处,但都需要近距离才能观察出来,这是否属于瑕疵。

紫砂壶上的跳砂

一位壶友反馈

紫砂壶上的坑小洞

壶友发来的照片

实际上,大部分底料老壶无论紫泥还是朱泥,都存在这一类现象,因为这一点似乎是无法通过艺人制壶过程来避免的。

跳砂:顾名思义,就是一粒砂在壶表面因受挤压而飞出,在壶面上留下一个砂眼。

为什么会形成跳砂的呢,就是砂粒与砂粒之间没有缓冲,硬碰硬,当收缩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粘结力最小的那粒砂就会跳出,形成跳砂。紫砂之所以被叫“砂”,区分与其他同化学组成的粘土,就是因为其团粒体的物质结构,也是所谓的“砂”。越是地质年代早的老料,砂性程度越高,砂粒之间烧窑出现“硬碰硬跳出”的情况就越多。

能跳砂的料至少能说明两点,一是砂料非常纯正干净,二是砂料较硬,越硬的紫砂晶相越好,品质越高,就是说,能跳砂的料基本上是上乘料,极品料。用这种料做壶,谁也无法避免跳砂。紫砂泥料里面含有丰富的氧化铁和石英云母等矿物质元素,壶在窑内烧制时整体收缩,有些稍大点的粒子因内外温差急变而炸裂,粒子周边无缓冲而爆出。

很多壶友接受不了跳砂,认为那是做工差,其实做工改变不了这一现象,反而廉价的半手工壶、机车壶不会出现“跳砂”,这是因为廉价壶用的不会是原矿料,更不可能用稀少的老料。

要想没跳砂,只要在料里多加点粘土混在一起,增加紫砂的泥性,降低紫砂的砂性;你若想跳砂、想美人痣都没有,那么经过酸洗就行。这样对于艺人而言也容易做了,成品率也高了,没有瑕疵也好卖了,真是皆大欢喜,但壶的品质也大大降低了。遇到这个情况,九香会尽量选择没有跳砂或者跳砂少的壶,而实际上本人所入的全手工老料壶也都存在这一情况。各位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是如何对待的呢?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紫砂108将 吴培林 乡情入壶  意境深远

传统紫砂艺术,不论是传统派、写意派,其本质都是按照客观对象的本来面貌去反映对象,在这一意义上,它们都是现实主义的艺术。

吴培林紫砂壶价格

而现代艺术刚好相反,它的基本诉求是用主观“改造”客观、用主体“改造”客体。吴培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继承与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紫砂壶绞泥镶接技术,其作品中融入大量的传统与现代艺术元素,里外一致,意境深远,曾荣获首届北京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第四届中国民间艺术节金奖、2009年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等,代表作品有“荆溪十景”系列、“大公壶”、“海上生明月”等,著有《天地壶音》、《牧泥留香》等作品集。

 

吴培林出生于丁蜀赵庄村,明代有文献记载:“嫩泥出赵庄山以和一切色上乃粘埴可築盖陶壶之丞弼也”,自小就跟随父亲开矿挖泥;吴培林所属宗祠“宜荆济美堂”吴氏是宜兴历史上的名门望族,是宜兴紫砂文化历史的源头,是最古老的紫砂世家;宜兴紫砂文化的始祖、供春主人一一吴颐山是吴培林的族祖。因此吴培林年少时便耳濡目染,对紫砂有较多的感性认识;以至后来对紫砂文化的历史也有较深入的了解。然而这位后来的紫砂大家年轻时代还为自己打造了另一个优势。1979年,他考入了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专业,学习用高科技制作氧化铝陶瓷。不仅如此,上世纪70~80年代还担任过电子厂氧化铝陶瓷生产技术工程师。与别的紫砂艺人相比,吴培林的文化水平和对专业技术的掌握都远超别人。

 

在吴培林的手中,那些弯弯曲曲的绞泥,转眼间便在壶体上形成了生动的波浪线,而从绞泥片上挖下的半圆形小块,旋转180度则变成了海上升起的一轮圆月;瓜型茶壶上的绿色绞泥,经过吴培林的双手,变成了足以以假乱真的瓜纹,而蜿蜒曲折的黄绿绞泥,则变成了“铜峰叠翠”中山峦叠嶂的铜峰。吴培林仿佛一个手段高超的魔术师,一旦绞泥在手,便可随心所欲地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模样。

 

吴培林的绞泥紫砂壶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他也经常拿出自己的作品拍卖以回报社会。早在1999年,他的“海上生明月壶”便被拿出用于台湾赈灾义卖。2012年他的“国山遗碣壶”捐上海市增爱基金会义拍,用于资助自闭症儿童……尽管每次的捐助活动只是沧海一粟,但却可以让社会多一丝温暖;尽管每次紫砂壶义卖是有价格的,但吴培林表现出来的爱心是无价的。

吴培林紫砂壶价格

荆溪十景,如诗如画

吴培林优秀的绞泥作品不计其数,而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他的“荆溪十景”系列。宜兴在古代曾被称为“荆溪”,前人将当地的风景名胜总结为“荆溪十景”。吴培林在以自然为师的过程中,将荆溪十景和紫砂绞泥镶拼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于是,“国山遗碣”中篆书的古朴雅致,“铜峰叠翠”上峰峦的青翠纷呈,“竹海清泉”里竹林的枝繁茂盛等等,尽在眼前,如诗如画,如痴如醉。

荆溪是宜兴的古称,山明水秀,历史悠久,陶洞茶竹,景色秀美天成,“蛟桥夜月”、“周侯古寺”、“铜峰叠翠”、“龙池晓云”、“画溪花浪”、“国山烟寺”、“张公福地”、“玉潭凝碧”、“阳羡茶泉”及“洴 雪蓑”被称为古时“荆溪十景”,彰显了宜兴秀丽的自然风光。

分类
壶品推荐

松桩紫砂壶作品赏析

松象征刚直、坚毅的高尚气节,与竹、梅并称岁寒三友,它的君子品性令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古往今来,是无数艺术家争相表达与诠释的意象。

紫砂泥在质感上有特殊的表现力,可以超写实地呈现出木、石、蔬果花卉等不同肌理的材质效果,这些质感的效果,其他陶瓷原料难以达到。这使得松树意象,在紫砂上的表现尤为出彩,不仅鳞骨肌理精微写实,其高洁、刚毅的风骨更是展现地淋漓尽致。九香今天与大家一起来分享一把民间艺人朱艳萍的一款松桩紫砂壶作品。

松桩紫砂壶

松桩紫砂壶

松桩紫砂壶

松桩紫砂壶

朱艳萍 原矿紫泥 300cc左右

附古人松主题诗文欣赏:

赠从弟
【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赏析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松柏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的高贵气节, 融入了作者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

 

咏史·其二
【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赏析

本诗把“涧底松”比为才高位卑的寒士。这首诗写出了在门阀制度下,有才能的人,因为出身寒微而受到压抑。

 

赠韦侍御黄裳
【唐】李白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风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赏析

诗人用“长”、“亭亭”、“百尺高”来描绘着青松的形象,显示出其生长于高峻雄伟的名山之上挺拔傲岸之姿。以此喻君子坦荡的胸怀、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意志。

 

孤松
【唐】柳宗元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
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赏析

诗人以孤松自喻,展示了诗人坚强不屈,矢志不移的精神风貌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人生态度。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元】徐再思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
岁寒心不肯为梁栋,
翠蜿蜒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
丁固当时梦。
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赏析

一个“枕”字可以突出“眠松”形象,这株苍松眠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超尘拔俗,婆娑潇洒。

 

分类
紫砂百科

紫砂矿现在还有没有?附矿脉基础知识

宜兴黄龙山可谓是紫砂之源,据有关资料,紫砂形成于3.5~2.6亿年间。在风力和水波的作用下,风化的原始岩矿颗粒层层堆积,经过长期的地质变化,最终形成了石英、莫来石、云母、长石等。

黄龙山矿区是一座高60米左右的黄石山,石根均在水平线以上,是主要的夹泥和紫砂泥的产区。黄龙山主体矿区,即今天的南山、水塘及其周边,主要是东南西三方。

黄龙山矿区
黄龙山矿区分布图

 

1.一号井

位于主体中心水塘的西南部,1958年由红旗宕改扩建而成,为单井筒设计。1965年就停止开采,遗弃宕口在2002年底被露天开采时毁掉。

黄龙山紫砂矿

一号井

2.二号井

位于主体水塘的南面偏东,1965年按国家对小型矿山的设计要求,由距一号矿井东约30米早期宕口重新设计改造,改变原来的独头井为主副井筒。

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停止开采,矿井于台西村露天开采时被毁。

黄龙山紫砂矿

二号井

 

2号井紫砂矿种比较丰富,有紫泥(部分是底槽青)、本山绿泥、本山段泥、红麻子、黑墩头出矿,其中底槽青有红色和紫色两种。

 

3.三号井

位于主体水塘东面,2号井的东北面,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由早期宕口改建,为单井筒设计。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结束开采,今井口已平没于地下。

黄龙山紫砂矿

三号井

 

4.四号井

大名鼎鼎的四号井,是唯一不在黄龙山主体部分的矿井,1972年在黄龙山西侧新建四号矿井,主井标高24米,副井标高11米,副井向东与主井相隔约200米。

四号井宕口,就在紫砂之源公园旁边,与宝山矿区只有陶都路之隔。紫砂之源公园和此段陶都路修建的时候,降坡泥问世。

黄龙山紫砂矿

四号井

 

出产优质的底槽青和本山绿泥,1997年10月,四号矿井因生产成本过高等诸多因素而停止开采。

 

5.五号井

位于主体水塘的东面,1979年8月,按照四号矿井的设计要求,在黄龙山东面北侧新建五号矿井。该矿井为主、副井筒并行排列设计。

由于五号矿井本身处于台西村范围内,五号矿井的开采与当时台西村多个承包经营者的宕口处于混乱状态。到1993年,五号矿井因多种原因无法正常开采。

同年11月底五号矿井被转让给台西村,由台西村管理继续进行开采。直到1999年因地下水大量渗透等因素,关闭停止开采。

黄龙山紫砂矿

五号井

 

6.南山矿区

翻过主体水塘南面山坡,就进入南山矿区。南山区的南山紫泥很有特点,矿呈红紫,烧成品黄颗粒明显。

 

7.降坡矿区

位于四号井与黄龙山之间,现在为紫砂之源公园和陶都路。

 

降坡矿区

2005年基本建设时,这里挖出了一种别致的团泥,数量很多,烧成品红里泛黄,黄颗粒明显,因为是新发现品种,就被称为降坡泥。

 

8.半坡矿区与野山矿区

位于黄龙山主体水塘西边(南面为野山矿区),蕴藏团泥,种类较多。

半坡南面,就是野山矿区,野山矿区以前只出产一种泥料,但是很著名、很独特,这就是野山红皮龙。

 

9.宝山矿区

宝山矿区今天被一些丁山人称为龙头(大水潭称为龙尾),因宝山工业园区(实际上是宝山别墅区)而得名。

宝山矿区出产紫砂矿历史比较悠久,今天依然有古宕口。紫砂矿料以团泥为主,其中以红黄泥最为著名。

 

10.大水潭矿区

属于蠡墅,位于黄龙山东南面的山脚处,是历史上盛产优质紫砂矿料的宕口,天青泥即产于此。后来因挖通地下水脉而被淹没,形成了一个水潭。现在大水潭周围还掩埋着一些早期采掘留下的暗宕。

 

宜兴丁蜀镇黄龙山,是目前为人熟知的紫砂泥原矿产地,其实紫砂泥矿址远不止宜兴一处。黄龙山属天目山余脉,其相邻地区如浙江长兴,在同一条矿脉上也出产紫砂泥,与宜兴紫砂难分伯仲。在国内贵州贵阳、辽宁喀左、河南宝丰、广东大埔都有紫砂泥矿,开采历史也很悠久,只是未形成产业规模,没宜兴的名气大。紫砂壶始于宜兴,宜兴因紫砂而盛名,宜兴紫砂属先入为主,不能说宜兴是紫砂泥的唯一产地。

禁采令

2004年,为实现紫砂资源的科学利用,宜兴市人代会通过《关于加强宜兴紫砂保护和发展议案》,并出台了7个方面的政策意见。其中一项就是于2005年4月中旬颁布实施“禁采令”:暂时冻结对紫砂泥土的开采。“禁采令”的贯彻实施,及时制止了紫砂原矿的无序乱采现象,有效保护了宜兴紫砂这一独特的矿产资源。

保护性开采

2010年5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播出了一档“紫砂真相”的节目,节目里谈到了由于紫砂矿已经禁止开采,一些练泥厂开始掺假,使用一些普通的陶土通过化工颜料调色制成所谓的原矿紫砂泥料。用这些泥料制成的假紫砂壶里面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一时间媒体争相报道,大家谈紫砂色变。由此得出一个观点和结论:宜兴已经没有紫砂矿了,现在卖的都是化工料的壶。这个观点深入人心,使得大部分人坚信不疑。为了打破这一谣言,宜兴市紫砂行业为重塑信心、重构信任、重振声誉的重要转折期,市政府经过审慎研究,于2010年7月3日正式恢复保护性开采紫砂矿,以确保宜兴市生产用的紫砂土全部来自于宜兴原矿,同时启动黄龙山历史风貌街区建设工程,控制性保护这一陶瓷原料最原始的采集区和核心区。

观点误区+紫砂矿枯竭说

黄龙山的紫砂矿提炼的泥料品质较高,很多商家都是打着黄龙山泥料这个品牌,使得“黄龙山”三个字深入人心,很多壶友认为只有黄龙山的泥料才是真正的宜兴紫砂,其他矿区的泥料都不能称为紫砂泥料。这是个错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