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紫砂百科

揭开青灰泥紫砂壶的神秘面纱

今天,九香和友人喝茶时遇到一把青灰泥壶,此泥虽然少见,但泡养后颇具瓷器美感,这里就来和大家聊一聊青灰泥,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青灰泥处于底槽清和紫泥的中间,原则上来说是紫泥的一种,因其烧制后呈青灰色,故而被单独列出,称之为青灰泥。常见的青灰泥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紫泥为主绿泥为辅的(紫泥成分多过绿泥成分),烧成后成色为泛暗紫光的深灰色,烧成的温度越高颜色越深,这类青灰泥通常称之为青灰紫泥。使用这种青灰泥制作的紫砂壶,烧成后往往会发现打开壶盖看到内壁颜色比壶的外壁更红更紫,这是烧制时里外受热温度细微的差异所导致的。二是以绿泥为主紫泥为辅的(绿泥成分多过紫泥成分),烧成后成色为深灰色,烧成的温度越高颜色越深,这类青灰泥通常称之为青灰段泥或者青灰泥。使用这种青灰泥制作的紫砂壶,经过泡养,看着会有强烈的金属质感。

青灰泥是一种比较“小众”的泥料,深受中层阶级人士的喜爱。因其独特的质感,温润如璞玉,因此也被称为紫砂壶中的谦谦君子。

青灰泥紫砂壶

藏青灰泥仿古如意壶

作为明末清初最受欢迎的泥料,青灰泥有着那个时代非常明显的特征:古朴、素雅、恬静;它与世无争,它清新淡雅。青灰泥泥质细腻,古朴雅致,含铁量高,泡出来的茶汤温顺平和,甘甜有味。青灰泥的壶一般都是高温烧制而成,这类壶有很明显的双气孔结构,以之泡茶,老味十足。当代人偏爱欧式的简约、日式的清新、美式的现代,而一把青灰泥的紫砂壶,既有着中式的古朴,又不失现代的简约,成为越来越多壶友的新宠。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那个七老艺人风华正茂的年代

玩儿紫砂壶的基本上都知道,“老一厂”的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基本上都是精品,而且很多的国大师、省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都出自于“老一厂”。此外壶是用来沏茶的,钟爱老一厂紫砂壶的,多半精于品茶。只有优质“宜兴壶”,才能沏出茶的香气与回甘,甚至从汤色,耐泡度,抗馊等许多方面,老一厂紫砂壶确有无可比拟的优越。
“紫砂一厂”是原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的简称,建于1955年,由当时风华正茂的吴云根、裴石民、任淦庭、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七大老艺人集中当时民间制壶和陶刻的紫砂艺人一起成立的,历时40余年,培养了大批紫砂国大师、省大师、省名人和高级工艺美术师,创作制作的紫砂精品更是层出不穷,可谓几百年来紫砂最辉煌的时期,直到1997年结束国营改制为民营。
一厂紫砂壶所有泥料采用黄龙山4号井的泥料;造型更是前辈大师、名家定型定款;窑火也是当年烧重油的隧道窑,2002年因污染已经被打掉,所以老一厂紫砂壶以其“泥优型正窑火足,不可再生,不可复制”而一直被紫砂爱好者们追捧。
仅就造型而言,过去的紫砂一厂拥有众多民国时期渐露头角的前辈艺人,如朱可心、顾景舟等七位“辅导员”,他们将成型的心得和技艺传授给贴身的徒弟及全厂的制壶艺人。今日活跃在紫砂壶舞台上的“名角”,绝大多数是这些老艺人培养起来的工艺师。高水准的师徒传承保留了紫砂壶的古典韵味,保证了紫砂工艺水平。

紫砂壶收藏
高庄设计、顾景舟制 提璧壶

过去的紫砂一厂曾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艺术学院)的实习基地。紫砂一厂之所以能够保证所生产的紫砂壶保持了较高的水准,一来有赖于师徒相传的高超工艺水平,二来,紫砂壶的设计同样保持了较高的水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常设计壶型,由紫砂一厂名艺人精心制作。比如国徽定稿人高庄先生设计的“提璧壶”,交由顾景舟制作,成为近六十年提梁壶中最经典的一款壶式。中国各地的著名画家也常设计壶型,交紫砂一厂名艺人制作。江苏画院院长亚明设计的方壶由王寅春制作,称为“亚明四方壶”。

紫砂壶收藏

紫砂壶收藏

王寅春制 亚明画 任淦庭及徐秀棠刻 紫泥亚明四方壶

同时,身处宜兴本地的紫砂大师们也创作了很多的新的壶型,如:由高海庚(已故)设计、周桂珍女士制作的“集玉壶”,李昌鸿、沈遽华制作的“铜镜壶”、“竹简壶”;吕尧臣制作的“御玺壶”;汪寅仙制作的“梅桩壶”;何道洪制作的“圣珠提梁壶”;顾绍培制作的“天龙顶珠壶”;王石耕制作的“希菊壶”、“汉君壶”等。这些佳作的产生都源于大师们对传统壶型的理解、诠释,并与自己的感悟理解结合进行了创新,这点在紫砂壶大众化市场化的今天是非常难得可贵的。

紫砂壶收藏
高海庚(已故)设计、周桂珍女士制作的“集玉壶”

紫砂壶收藏
李昌鸿、沈遽华制作的“竹简壶”

两九香:好想回到那个年代,最好在下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