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至清中期紫砂的名家

紫砂壶之所以受人喜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艺术价值。如果只是捏个壶型,即使也能泡出好喝的茶,相信其魅力也会大打折扣。自己对紫砂壶如何由实用品逐渐转变为艺术品有些兴趣,所以简单整理了一下。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地方本身就有争议或不详(比如生卒年月等),所以不当之处请指正。

供春是第一位在历史留名的紫砂壶制壶者。供春是明正德嘉靖年间人,为当时的士大夫吴颐山的书僮。在供春之前,紫砂壶多只为喝茶的日用品,从供春开始,紫砂壶才染上了艺术气息。可以说这与供春作为书僮,对书画的耳濡目染,及结交的多为文人是密切相关的。

供春之后是时大彬。时大彬为明代万历到清顺治年间人,其父为紫砂四大家之一的时朋。时大彬虽然本身不是文人,但他结交的陈继儒、王时敏、王鉴等都是明末清初的书画家。时大彬最开始是仿供春作大壶。但当时的文人们希望保持水的新鲜和茶的香气与口感,所以时大彬慢慢改作小壶,并把书画篆刻融入到紫砂壶中。可以说如果没有与文人大家的交流熏陶及由此而形成的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就不可能有被称为壶艺正宗的时大彬作品。

石瓢壶的特点

再之后就是时大彬之徒——徐友泉。徐友泉出生于书香之家,但却没有走上仕途,而是拜时大彬为师学习制壶。徐友泉可以说一生都在追求对紫砂壶色彩、样式的变化,创造出了独自的风格,这些都与他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密不可分的。

清康熙年间的陈鸣远,出生于紫砂世家。不仅制壶技艺高超,而且将书画艺术与书款方式引入制壶中,极大提高了紫砂壶作为艺术品的价值。陈鸣远的文学修养,很大程度得益于他与当时的文人、比如进士出身的汪河庭、杨中讷等人的交往及在茶艺上的切磋。

最后是陈曼生。关于陈曼生,论坛里有一个非常详细的帖子,就不赘述了。陈曼生曾任江苏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精于书画、篆刻,同时还是一位制壶大家,光这几点就堪称文人与紫砂相结合的典范了。

九香紫砂:九香紫砂 » 明末至清中期紫砂的名家

紫砂交流 九香紫砂微信392503348
赞 (0)
原创紫砂赏析请关注九香紫砂公众号 寻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