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玩家谈提梁紫砂壶艺术欣赏

提梁壶并非紫砂先有,因而在紫砂壶形制诞生的宋代就有了提梁款式,我们已经无法考证第一把紫砂提梁壶是哪一把。但是以宋代著名文学家词人苏东坡命名的东坡提梁壶不知从何时开始作为一种传统器型一直保留到今天,不断地为广大紫砂爱好者喜爱。苏东坡在宜兴不仅留下了东坡草堂(如今的东坡书院),而且留下了据说是他设计的东坡提梁壶。

这是一把当代著名紫砂艺人裴石民制作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东坡提梁壶。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于普通端把壶的是壶嘴对面的端把被置于壶身肩部的三叉形提梁所取代,圆形壶身,树枝形壶嘴、提梁、盖钮就是我们熟知的东坡提梁壶的典型造型。

提梁壶欣赏价格

▲东坡提梁壶

紫砂提梁壶的提梁有硬提梁和活络提梁之分。所谓硬提梁就是制壶时用紫泥将壶身和壶的提把(也就是提梁)制成一体烧制成型,不可拆,不可活动,提梁和壶身是同一种材料。活络提梁壶是指壶身肩部有带孔的系耳,金属(金银铜铁不锈钢)或者藤条、竹根鞭制成的提梁在壶身烧制完成后两者装配在一起。茶壶不用时活络梁是放下来搁置在壶肩部或壶身两侧,因此活络梁是活动的,可以拆卸的。活络梁提梁壶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紫砂提梁壶造型的本源在哪里?我们在春秋时期的青铜提梁盉(音同“禾”)上看到了它的影子。也许比之更早的黑陶瓦炊也称石铫是它的雏形。无论怎样,紫砂茗壶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总归是根据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吸收各个时期、各种艺术门类的有益成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创造出受人喜爱的各种款式和造型。提梁壶就是其中之一。

提梁壶欣赏价格

▲青铜提梁盉

 

提梁壶欣赏价格

▲黑陶瓦炊

普通端把壶造型简单实用,使用方便,包装、储藏、运输相对来说更为节省安全,是品茗人士的最多选择。但是提梁壶上虚下实的装饰效果和艺术造型更为广大收藏爱好者追捧。从实用的角度讲,容积大的茗壶用提梁的形式提携持握感较好,提取的力点和壶的重心在一条垂直线上,比较省力。容积小的茗壶揭盖续水就不太方便,也有少数小容积茗壶采用提梁的也只是壶艺家出于造型方面的特殊考虑。
在紫砂艺术的历史中,许多著名的艺人都出过提梁壶。见诸于文字记载最早的是供春之后明朝四大家之一的赵梁以制作提梁壶最为出众。可惜不见有作品流传于世。其次是时大彬,他所创制的大彬提梁壶已成为传统器型,直到如今人们还在仿制大彬提梁壶。到了清代,邵旭茂,陈曼生,陈荫千,荣卿等诸多名家都有提梁壶作品,一些出口到欧洲、东南亚的紫砂器中不乏提梁壶精品。

在唐新民的藏品中最早的应该是明中晚期的一把乌灰提梁壶,此壶体型硕大,高18.9厘米,腹径15.0厘米,足径13.3厘米,口径6.4厘米,宽20.3厘米,容积950毫升。壶身似南方农村竹编烘篮,单泥条方形倭角宫灯型提梁,三弯流,短颈唇口,乌灰调砂泥烧制。造型规整,线条流畅,过渡自然,做工精细,朴素无华,完全没有那种大路商品粗俗笨拙的感觉,反而给人以典雅古朴的美感。从整体工艺水平上看此壶非一般工匠所能为,应该出自某位技术娴熟,陶艺超群的名家之手。由于当时的饮茶习惯和泡茶方式,紫砂茗壶早期发展阶段流行大容积壶,后来由于文人的参与,到时大彬中晚期出现向中小容积壶发展的趋势。

提梁壶欣赏价格

▲乌灰提梁壶

大彬提梁壶

时大彬是明晚期影响紫砂发展的一代大师。南京博物馆收藏的一款大彬提梁壶在壶盖止口外侧刻款“大彬”和印款“天香阁”。此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彬提梁壶直至今天仍然是广受欢迎的传统壶式,其特点是壶身扁圆,单泥条圆拱型提梁如彩虹临池,气派宏伟。图五所示为清早期制壶名家邵旭茂的大彬提梁壶,短直颈,凸缘盖,宝顶钮,圆泥条提梁内圈扁平,扁圆的壶身在光环似的提梁下敦厚沉稳。壶高20.3厘米,腹径17.04厘米,口径9.8厘米,宽21.8厘米,容积1100毫升,属于大型壶。邵旭茂并没有完全照原样复制大彬壶,而是根据自己的构思做了改进,在腹部最饱满处开始收敛,改大彬壶的大平底为一捺底,显得圆润饱满,别具一格。

提梁壶欣赏价格

▲大彬提梁壶

邵正元制圆珠提梁壶

该壶于明代晚期制成,浑圆的壶身,圆泥条构筑的圆拱形提梁,镂空金钱圆珠盖钮,镶嵌圆弧形壶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壶高20.8厘米,腹径15.5厘米,口径8.0厘米,容积1100毫升。底印“邵正元制”四字篆文。邵正元生卒年代不详,壶的造型、泥料特征均呈现显著的晚明风格。

提梁壶欣赏价格

▲圆珠提梁壶

陈荫千制竹节提梁壶

清乾隆年间以竹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佳作的著名艺人陈荫千的竹节提梁壶今天仍然是拍卖场上受追捧的热门艺术品。长圆拱形盖,斜溜肩,直腹,长圆形壶身以一细竹围绕,竹节流、双竹绞制的提梁和盖钮造型逼真,给人以清新飘逸的美感。壶高16.0厘米,宽13.5厘米,腹10.3×9.6厘米,口11.7×6.4厘米,容积250毫升。底款为“陈荫千制”篆书方印。陈荫千制壶精致素雅,工艺复杂但是造型简约,变化曲折但是流畅挺拔,型式长方但是圆润饱满。此壶胎骨坚实,包浆厚重,品相完美,是陈荫千的精品力作。

提梁壶欣赏价格

▲竹节提梁壶

瞿应绍方形提梁壶

瞿应绍,字陛春,号子冶,又号月壶,上海松江人,清道光年间贡生,官至玉环同知,善于书画,长于画竹,痴于陶艺,是继陈鸿寿(曼生)之后又一积极参与紫砂壶艺创作的著名文人,今天“子冶石瓢”依然风行于世,他的历史影响可见一斑。此壶方方正正—扁方壶身配上方形提梁,方形四孔桥钮和方形流,不由人想起旧衙门厅堂上方的匾额“正大光明”。方正之间也有变化:方形提梁下端各有一如意头装饰,使得提梁立柱向下内收略呈梯形,方形桥钮和方形流也是上小下大,在规矩间不见拘泥,沉稳中显现灵动。壶高12.6厘米,壶身12.2×12.2厘米,全长15.6厘米,容积560毫升。壶底印“壶公冶父”,盖内印“吉壶”。壶身一面刻竹,上书“子冶竹中画竹,适日移荫,-因写其意”,另一面刻铭“翡翠婵婵 春风荡漾 置壶竹中 影落壶上 子冶”-,文人的闲适雅兴跃然纸上。如果和他的刻竹石瓢壶放在一起简直是绝配了。

提梁壶欣赏价格

▲方形提梁壶

荣卿段泥提梁壶

荣卿生卒年代不详,传世作品不少,但是文献资料缺如。此壶圆形壶身,桥型钮,三叉提梁,铭刻“永平五年 士芬刻”,盖内印“荣卿”。壶高13.8厘米,腹径12.2厘米,口径7.6厘米。宽14.1厘米。此壶朴素大方,圆润周正,泥色纯净,包浆莹润。

提梁壶欣赏价格

▲段泥提梁壶

范静安石瓢提梁壶

壶高11.8厘米,宽13.0厘米,腹径121.5厘米,口径5.7厘米。盖内印“静安”。范静安是活跃于清末民初的制壶名家,他将传统的石瓢壶改造成提梁壶别有情趣。壶身刻铭“上馀试枕味茶甜 丙寅(1926年)冬仲跂陶氏刻 ”。盖内“静安”小印。跂陶即著名陶庄经营人“金鼎商标”所有人吴德盛,也是陶刻高手。壶虽小但是大气,做工细腻,结构匀称,富有极强的文人气息,因此这种精致小品一般不用于品茗待客,而是作为案头清供的陈设摆件。

提梁紫砂壶老提梁铜提梁

▲石瓢提梁壶

陈光明钵盂提梁壶

陈光明(1859-1930)是被誉为紫砂“二陈”即清初陈鸣远清末陈光明的大师级人物。他的作品精致典雅、质朴古茂、格调高雅,名闻一时。陈光明借用佛家化缘钵盂之形作壶,表达他对佛的敬仰和广结善缘的高尚情怀,因此他将他的虔诚精心倾注于他的作品中,整体的合理构建:壶身浑圆,提梁方正,寓意天圆地方;细部的完美修饰:表面光润如玉,线条犀利光顺,镶嵌壶盖与壶身天衣无缝,壶身敦厚古朴,成为他的经典名作。壶高15.0厘米,腹径15.0厘米,口径7.08厘米,宽17.5厘米。容积750毫升。盖内印“陈光明制”四字篆文款。

提梁壶欣赏价格

▲钵盂提梁壶

顾景舟高腰线三足提梁壶

顾景舟是当代紫砂艺术最具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当今在世的紫砂业界大师级或稍有成就的壶艺家大多出自他的门下或深受他的影响。他的作品摹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失传统,型制古朴典雅,品位高尚清新,工艺精湛无瑕,运线流畅犀利,件件堪称精品。他制作了多种提梁壶,几乎都是他的原创—提壁壶、此乐提梁壶、鹧鸪壶、高腰线提梁壶等。初看起来此壶似乎与陈光明的钵盂提梁壶有些相似,确实顾景舟在造型上吸收了陈光明的东西,比如壶身、提梁、壶嘴,但是他大胆的增加了自己的一些元素,最为突出的就是一改陈光明的卧足底为三兽足底,使壶站立起来;二是壶口上增加凸缘短颈;三是改桥型钮为钮扣型钮;四是在壶的肩部增加了一道凸起的弦纹和两道阴刻线弦纹。肩部装饰是顾大师的艺术特色,光素的壶身上适当的美化会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问题是如何拿捏准确有度。顾景舟的名作云肩如意壶就是在其肩部装饰了一圈贴花如意云头纹。腰肩线三足提梁壶用几道简单的弦纹增加了作品的灵动感,炫丽而协调。壶高16.1厘米,腹径14.5厘米,口径7.1厘米,宽17.4厘米,容积760毫升,底印“得一日闲为我福”,盖内印“顾景洲”。

提梁壶欣赏价格

▲高腰线三足提梁壶

图文/唐 新 民

九香紫砂:九香紫砂 » 老玩家谈提梁紫砂壶艺术欣赏

紫砂交流 九香紫砂微信392503348
赞 (0)
原创紫砂赏析请关注九香紫砂公众号 寻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