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中国茶道礼仪的讲究

中国被称作“礼仪之邦”,这待客茶道中自然是蕴含着许多中国文化。诗词书画,茶可意,这个茶中有礼仪,茶可是运用去,高山峻岭茶不荣意,茶文化词句是,高山上一片红,绿叶呈在山不角下,吃喝玩在茶当中,礼仪本事水作主,水温适茶,茶具适茶,才能通过沏茶、赏茶、饮茶来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茶相意,情相投,所以说茶是表达意境、美学观点和思想的独特载体。

学文化,知茶礼,是每个喝茶人都应该做的功课。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应知道以下的茶礼细节,才能营造更好的祥和品饮氛围。招待客人,注意这些细节,才能展示主人的风采。

NO.1 茶席布置

简单无需奢华,不使用的器具尽量在桌面以外。花器等装饰品,应符合主题,颜色、材质应细细选择,尽量与主要茶具、茶席融为一体,避免喧宾夺主。

NO.2 茶具清洁

所有茶具从外观上看必须是干净的,杯子里没有茶垢、杂质、指纹等之类的异物附着。许多人喜欢使用老物品,因为上面残留着岁月的痕迹,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不包括残留的令人不悦的水渍或茶渣。

12个茶文化茶道礼仪
16个茶文化茶道礼仪

NO.3 避免接触

他人的杯子, 都应该一只手托住杯底的一个点,另一只手则扶住茶杯的1/2以下部分,手指切莫触及杯口,如果有条件,在奉茶时尽量使用茶托。

NO.4 请客选差、赏茶

主人在泡茶前,应先拿出一些名优茶放在茶盘中,供客人挑选,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让客人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

NO.5 取茶

将茶筒中的茶叶放入壶或杯中,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取茶,不要用手抓。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

12个茶文化茶道礼仪
16个茶文化茶道礼仪

NO.6 逆时针的讲究

在进行回转注水、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一般使用右手,按逆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若为左手则为顺时针。

NO.7 顺时针的讲究

一般茶主人都以右手持壶或公道为宾客倒茶,应自左到右顺时针倒茶,这样壶口或公道口是倒退着为宾客分茶,因为如自右到左逆时针则口向前冲着为宾客倒茶,壶嘴不断行向前如一把利刃,变成一种含侵略性的动作。当然,如习惯左手持壶,则可逆时针。

NO.8 分茶

分茶时要求的就是要注意不得溅出茶水,做到每位客人茶水水量一致,以示茶道公正平等,无厚此薄彼之义。分茶时,茶杯多放于客人右手的前方。

NO.9 茶满欺客

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12个茶文化茶道礼仪
16个茶文化茶道礼仪

NO.10 最后为自己添茶

习惯上,最右方的茶是尾席,斟茶适量,每一泡茶,都应由茶主人进行扫尾。茶主人应随时关切每一道茶汤的变化,以便随时调整泡茶要素,以更好的发挥茶汤的品质。

NO.11 续茶

客人喝完杯中茶,并且到了尾头,应尽快续杯。如果发现客人的杯子有茶渣,应该替客人重新洗杯,或者换杯。主人应熟悉茶品状况,若茶汤已现水味,应及时换茶。晚上品茶不宜太晚,适当注意观察,在喝的尽兴时候,也应该掌握茶局结束的时间。

NO.12 茶点

正规场合,品鉴好茶时不宜食用茶点,否则视为对茶的不尊重。食用的茶点,并不推荐重口味的蜜饯、奶糖类茶食,坚果类的零食比较适宜。茶到深夜,当备茶点。

NO.13 安排座位

为了配合长幼有序的礼节,尽量安排长辈或首席客人坐在泡茶人的最左方。原因是这样一来,斟茶将会按照顺序,自左向右,最后到自己,如果将主宾安排的位置不对,则斟茶过程中如先给主客斟茶,则顺序将被打乱,从而变得无序。

NO.14 续水

如遇宾客多需要助泡协助烧水壶续水时,可以在需要续水时适当打开壶盖示意,避免高声要水,那样会使宾客感到尴尬。

NO.15 放置茶壶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

12个茶文化礼仪
16个茶文化茶道礼仪

NO.16 擦拭茶壶

有的茶主人,十分爱惜自己壶,在冲泡中,难免淋壶擦拭,把玩摩挲,甚至多壶齐养,但不知道在自己的举手投足间,这些多余的动作,已经影响到了客人品茶注意力。同样道理,品茶期间,整理茶台、擦拭桌椅,也让人以为主人要送客了。

分类
九香品壶

紫砂壶有真假吗?如何鉴赏

紫砂壶收藏的学问,就是鉴赏的门道,从泥料、工艺、造型、历史、人文等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专门研究。我们讲鉴赏,首先要明白,鉴是什么?赏又是什么?鉴,是辨别真伪优劣。看见一只壶,能通过它的砂泥、器型、工艺、装饰、印章等要素,判断出好坏真假风格?是什么年代的?是什么人做的?它是精品?还是一般日用器?还是明器?还是粗货?……如果能分辨出来,说明你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了。赏,是欣赏审美。通过判断一件器物是真的好的,然后看它好在哪里,美在哪里,有什么独特之处,表达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精神得到熏陶,思想受到启发,得到美的享受,这就是赏。鉴是赏的基础,必须在去伪存真之后再来欣赏,才能获得真正的精神享受。有的人买了仿品,自己不知道是仿的,看的也很高兴,越看越美。这个只能说是暂时的,或者说是虚幻的精神享受。一旦被行家点破,或者随着自己专业知识的积累,自己看看发觉不对了,那个时候,以前有多大的享受,现在就有多大的失落,好像一个人把感情付给了错误的对象,是非常令人难过的一件事。但是事情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认识到错了以后,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就知道避免犯同样的错误。鉴跟悟性、眼力有关,一样东西真就是真,伪就是伪,没有含糊。赏就不同,它取决于个人的文化程度、修养、性情、眼界、胸襟,弹性很大,同样一件紫砂,不同人看,产生的感受是不同的,因为有个人欣赏水平的差异在里面。

陈国良 梅桩壶
陈国良 梅桩壶

现在大多数人欣赏紫砂,首先是看值不值钱,值钱就是好东西,这是钻入了误区。紫砂给人精神方面带来的享受,要远远超过它的经济价值。我们谈鉴赏,首先要对鉴赏对象有深入的了解,针对紫砂来讲,要了解它的特性,是一种什么样的泥,有什么特征;要了解紫砂发展历史,各个时代的特征,有哪些作者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必须多学多看,读专业典籍,到博物馆看标准器,学习了以后才能动手,否则跌跟头是难免的。通过紫砂壶的泥、工、型、饰、款这些要素,在鉴定的时候不能孤立,一定要综合考虑。鉴别一把壶,必须把所有要素都考虑到,器型像,可能泥料不像;泥料像,可能做工不像;做工像,可能印章不像;印章像,可能陶刻不像。只要细心,只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总有破绽被你发现。

分类
壶品推荐

张寅紫砂壶作品欣赏

「亘古」为张寅老师2011年创作。如今再看,此壶突破紫砂花器的传统造型以及装饰手法。格调上气韵深厚、迹简意淡,品质上型体臻丽、制工精密。

很少见如此结构的型体,圆柱形,颈、肩、腹以一定弧度过渡,下足微张,整体呈端庄稳重之姿。

张寅紫砂壶价格
张寅紫砂壶 亘古

以木桩为主体,流、把、钮皆以木塑形,

树瘿之肌理制作精微,

圈足底面宽广,制工臻美,

强烈的视觉舒适感。

张寅紫砂壶价格
张寅紫砂壶 亘古

回春的枯木固然拥有新生的喜悦,却逃脱不了再次逝去的轮回。

张寅紫砂壶价格
张寅紫砂壶 亘古

而不朽的枯木,不再关注四季轮回,因为它已是亘古的存在,

这何尝不是一种安怀素朴的生活状态。

张寅紫砂壶价格
张寅

张寅简介

紫砂中青辈实力派艺师,1974年9月生于宜兴丁蜀镇,自小受到浓郁的陶瓷艺术氛围熏陶,本着对紫砂的浓厚兴趣,潜心研究,技艺日臻完美。作品扎根于传统,又别有新姿,在造型和装饰上敢于大胆突破,清新典雅,注重内涵。所造砂壶用减排法,似花器,似素器,花素相应。

90年代初,张寅自紫砂一厂始学壶艺,在相当长的时间段落中,几乎默默无闻。岁月寂寞练恒心,磨难成就用心人。2010年一次意外手部受伤,几乎从此断送了张寅的艺术生涯。但伤情的逐步恢复与其思想的逐步冷静成熟,洽似一次真正的凤凰涅槃——自2011年的作品“柿缘”开始,以及后续呈现的“无华”、“亘古”、“援福”、“得果”、“翌度”等,以减法素像的理念,去繁得简,散发着归真观心的禅意之鲜明风格,深入人心,独秀艺林。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熊正根、吴姬英东莞艺术展

熊正根、吴姬英东莞艺术展
熊正根、吴姬英东莞艺术展

审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然而在美学的世界里,给予人心灵愉悦、产生共鸣的事物总能抓住人的视线,总是给人以美好的享受,这是人的审美本能。观龚春、大彬等名家,阳羡匠人大师辈出,流派风格纷呈,他们以器载意妙合传心,为世人留下了不尽庋藏壶宝……
假如说上天眷顾每个人的话,每个人一出生就有与生俱来的独到之处,紫砂艺人熊正根、吴姬英两人都则为独树一帜的异彩新秀。正根其人,文商之气共融兼备,谦和豪爽。其作品学古而不拘泥,构思独特,古朴典雅,承国风之大气浑厚又蕴含现代之风尚情怀,大气中透着逸秀,朴厚中藏着意蕴,每每上手,珍爱有加。紫砂匠人吴姬英善花器,尤善创新,喜陶刻,能捏塑,擅长徒手操作。作品古朴甜醇、清逸隽秀;追传统,求独特,成个人风格。
看整个陶瓷行业,前人苦练以成圣手,今人历练不辱前贤,正如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之言“尽精微,致广大”,像正根、姬英这样一批潜心求达、以入壶道之后起新秀,紫砂文化界的新生领军前锋,以    “传统之艺术是靠有责任之人来传承”为责任,面向世界弘扬中国紫砂之大家风范和大国工匠精神。
紫砂壶历史悠久,壶风千秋,自宋代开始,数百年后的今天依旧薪火相承,繁盛不衰。我祝愿熊正根、吴姬英在传承紫砂文化、创新紫砂艺术上留下更深的足迹,扬中华广博精深、寓智于器以致远。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长
江苏省陶瓷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全炳

历代文人士大夫们借助茶而通达山林,倾心茶事以忘忧。紫砂壶因茶而生,与茶相映成趣,端宜瀹茗有如拂案清风,成为文人雅士们的寄情之物。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成于明,兴于清,繁荣于当代。受时代环境、社会风俗、审美情趣以及艺人的制壶手法等影响,每个时代的紫砂器具各有特征。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数百年来紫砂艺人的不断积累,紫砂艺术形成了自身风格和语言,几经盛衰,出现了一大批如供春、石瓢、仿古、曼生等经典作品。历朝历代,名家辈出,数百年后的今天,紫砂艺术依旧薪火相承,繁盛不衰,既保留了浓厚的传统意味和古韵,也展示出多元多彩的新姿。
在东莞,“紫砂文化”和“茶文化”有着广泛的收藏基础和爱好群体。莞城美术馆与紫砂文化结缘于2008年,“怀收日月·紫玉春晖——宜兴紫砂壶古今真品展”为当时刚起步的莞城美术馆平添了许多亮色。在宜兴艺术家们的大力支持下,莞城美术馆随后举办了“宜兴中青年紫砂壶艺术展”“曹婉芬师生紫砂作品展”“顾绍培紫砂作品展”和“九隽——紫砂作品展”。这些展览深得本地乃至珠三角地区的观众喜爱,不仅提高了大家对紫砂文化的认识,也提升了对紫砂艺术的欣赏与追求。
此次展览邀请熊正根和吴姬英参展,他们是当代紫砂艺术界的杰出代表和青年新锐力量。自幼受宜兴千年陶文化的熏陶浸润,经过刻苦钻研和感悟凝练,他们已成自家意蕴。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艺脉承古且守正创新,既凝聚着古老东方艺术的神韵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彰显出宜兴紫砂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焕发了这个时代的特色与风采。
此次展览得到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莞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莞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熊正根紫砂艺术馆、吴姬英紫砂艺术工作室,以及宜兴多位紫砂大师的支持,共襄盛举。这是城市之间文化共振的盛会,也是传统文化不断焕发新“生”的瞬间。我们希望,紫砂文化、茶文化在东莞继续发扬、壮大,不断促动两地人民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品质,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做出新的贡献。

莞城美术馆
2023年9月


徐汉棠

-艺术简历-

1932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1948年初中毕业后跟随父母学艺,1952年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从师三十载,制壶十余年,深得顾景舟真传。

他对传统壶型的理解以及制壶的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虽以传统光素器见长又不乏绝妙创意。徐汉棠钟爱石瓢,世人称其制作的石瓢为”汉棠石瓢”。

 

熊正根

-艺术简历-

中共党员

江苏人社授予•江苏省技能大师

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工匠

江苏省财贸轻纺工会授予•江苏省轻工大国工匠

江苏人社授予•江苏省熊正根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

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三届江苏技能大奖获得者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职业技能(陶瓷)等级评价•高级考评员

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国家一级/高级技师

中国社会艺术协会传统文化艺术委员会•专家

湖南工业大学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中心•研究生导师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特聘教授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客座教授

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丁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兼职教师

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顾景舟紫砂艺术学院讲师

宜兴市宜城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造型设计/专业指导老师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产品造型设计师

江苏人社授予•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

江苏省轻工业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中青年人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丨中国摄影家协会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全国陶瓷行业手工艺杰出创新人物

中国紫砂艺术名家

荣获2018艺术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全国注册高级艺术教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有限公司•陶瓷技艺总监

江苏省陶瓷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陶瓷技艺总监

宜兴荆羡文化研究中心(华博紫砂园)总工艺师

江苏省无锡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

江苏省无锡市工艺美术学会专家库•评委专家

江苏省无锡市大阿福杯工艺美术民间文艺及乡土技艺优秀作品展评•大赛组委会主任

熊正根紫砂艺术馆•法人丨艺术总监

云南大学·视觉传达设计/本科毕业;

曾深造于清华大学“人文陶瓷艺术高级研修班”;

 

个人擅长圆器壶型,圆稳匀正,珠圆玉润,线条流畅、构思独特,延用传统制壶技艺,学古而不拘泥于古。连续多年多届获各类艺术赛事大奖。

 

吴姬英

-艺术简历-

高级工艺美术师

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

国家职业等级一级/高级技师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

无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三八红旗手

无锡市工艺美术学会专家库评委专家

1979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毕业于南师大工艺美术专业,后进修清华大学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

2002年开始学习制壶,成为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当代绝对实力派陶艺大师江建翔的入室弟子。

2017年拜徐汉棠大师为师。2018年拜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全国十大能工巧匠徐安碧先生门下学习陶刻。

吴姬英擅花器,尤善创新,喜陶刻,能捏塑,擅长徒手操作。作品古朴甜醇、清逸隽秀;追传统,求独特,成个人风格。

近年来,吴姬英多次参加国内外紫砂艺术展览并屡获奖项, 其作品深受海内外紫砂爱好者和藏家的青睐与好评,被国内多家博物馆及艺术机构收藏, 并入选《砂壶全书》《当代宜兴陶艺名家集》《宜兴紫砂》《江苏陶瓷》等紫砂书刊。

部分参展作品预告

掇球(特邀作品)徐汉棠
掇球(特邀作品)徐汉棠
唐韵(熊正根、吴姬英合作款)
唐韵(熊正根、吴姬英合作款)
禅意洋桶 熊正根
禅意洋桶 熊正根
桃韵 吴姬英
桃韵 吴姬英
荷香 吴姬英
荷香 吴姬英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紫砂九隽东莞作品展观感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追求,体现着各民族对生活本质的理解、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当前,工艺美术事业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中央提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经济,从国家到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这为传统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是,我们也同时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手工艺的生存土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致其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其表现之一就是传承方式单一,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的方式很难形成规模化或者真正的企业化发展,因此其传承发展也受到极大的挑战。

九隽创作的九雅作品
九隽设计的九雅作品

在江苏宜兴,紫砂九隽团队的成立,呈现出民间工艺传承发展的新模式。紫砂九隽是由史小明、范建军、顾美群、蒋雍君、喻小芳、范伟群、蒋琰滨、毛子健、范泽锋九位江苏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携手创建的陶艺术家团队。这个团体平均年龄54岁,整体技艺水平高,行业经验丰富,但是不同于传统的传承模式,他们是一个相互借鉴、相互启发,思想多元融合的互助团队。
他们在创作手法、形式上存异。由于不同的师承背景,不同的文化底蕴,他们各自作品呈现出不同的工艺语言和各不相同的作品面貌、艺术特征。比如史小明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堂,他善于用写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以塑入壶,构思巧妙;范建军母亲为曹婉芬大师,同时师承鲍志强大师,作品有书卷气、文人气;“学院派”的蒋雍君,作品以点线面为主;蒋琰滨擅长陶刻等等。他们有的是家族传承,有的受过高等教育,有的精于书法,有的擅长绘画,不同的风格让团队的作品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同时也促进了团队成员的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他们在艺术理念上求同。他们都是无锡宜兴人,从小受到紫砂文化的熏染,他们九个人艺术特色鲜明,但是在发展理念上有着共识: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时代语言讲述紫砂文化,在更宽广更纵深的维度丰富紫砂文化内涵,扩大紫砂文化的影响力。紫砂九隽设计的作品《九雅》,一共九件器物,包括茶筒、茶盘、茶罐、公道杯、茶杯、盖置、塑像、花瓶、香插,以不同器型、丰富的色彩彰显着紫砂较强的可塑性。作品或取自然之形,或集古风之妙,跨越古今,传达现代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的“亦步亦新:紫砂九隽创新作品展”已先后在杭州、南京举办,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第三站于6月中旬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举办。他们九个人的作品涵盖紫砂光素器、方器、筋囊器、花器、塑器,紫砂雕塑和现代陶艺,装饰手法包括刻、塑、绘、描(嵌)金(银),在继承传统紫砂工艺的基础上,在表现形式上融入了时代元素,并且在题材上进行了拓展,集中体现了九位陶艺家对紫砂的探索和创新,展现了紫砂艺术的时代魅力。
这个组合不是简单的汇集在一起,而是在不同创作风格之上汇集成新的河流,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基础上展示了紫砂人的新境界和紫砂作品的时代语言。紫砂九隽作为新时代紫砂文化拓展者,旨在探索宜兴紫砂历史、传承紫砂技艺、弘扬紫砂文化的一种新模式,对全国传统手工艺行业来讲也颇具启发性。他们九位组成“九隽”团队,努力创新,推出富有个性的新的作品,举办个展,召开学术研讨会,为紫砂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同时积极投身多项公益事业,“九隽书屋”“九隽基金”“九隽学堂”以及助残帮扶等系列公益项目的展开,传播了紫砂文化,充分体现了这一群紫砂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虔诚、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家族传承,在历史上是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最主要的方式,通过口传心授的教授方式使得传统工艺的核心技术得到保护,为其传承保存了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文化产业的开放性改变了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空间。幸运的是,新时代的传承人逐渐意识到,技艺的传承固然重要,传统工艺的理论研究和文化的传播也非常重要。于是年轻一代的传承人,随着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走出工作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尝试打破口传心授的模式,正在探索一条和他们父辈不同的传承方式。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类
紫砂壶人名

陈洪平简介

陈洪平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院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理事

工艺美术专业中高级资格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

宜兴市爱德培训学校陶艺培训指导老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59年陈洪平生于江苏宜兴潜洛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事紫砂。1993年参加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进修,在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紫砂研究所从事紫砂陶艺专业创作,2000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紫砂中青年陶艺家”荣誉称号。

陈洪平紫砂创作技艺全面,其作品运用宜兴紫砂传统手工成型法制作。作品创作形式光素方圆器、筋瓤器、花器俱佳,其中造型以光、塑器见长(例如鱼化龙、风卷葵、螭龙提梁、葫芦提梁、匏瓜等作品),尤擅提炼传统,并且在传统基础上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品。曾与海派、津派等书画名人参与文人壶创作。

艺术交流

陈洪平作品曾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馆、河南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等著名艺术机构收藏,而且入选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曁陶艺展(2001)、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2012中国国家博物馆)、陶都风宝岛情—宜兴紫砂艺术台北展(2013)等高层次、高水平展会。并且于 2015年10月至11月,在北京首都博物馆领衔主办《紫玉墨韵—书画紫砂艺术联展》专场展览。

其多件作品收录进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紫砂图典》、《紫砂中青年英才集》;收录进台湾出版社的《当代紫砂群英》及《天地方圆》、《紫玉金砂》、《壶谱》等权威典籍;作品入编地方教材《陶娃学紫砂》课本,并且于2013年版著作《清可园:陈洪平紫砂艺术作品》(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5年出版《紫玉墨韵—津门画派与宜兴紫砂名人合作作品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艺术荣誉

1994年,作品获第五届全国陶艺设计创作评比三等奖;

1997年,作品获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艺节万件茶具展示评比一等奖;

2000年,作品《古钟辰韵》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评比银奖;

2001年,作品《螭龙提梁壶》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评比金奖;

2002年,作品《鱼化龙茶具》获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展评比金奖;

2003年,作品《葫芦提梁》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评比银奖;

2004年,作品《含香》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评比金奖;

2005年,作品《淡中趣乐》获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评比金奖;

2006年,获“中国收藏家喜爱的紫砂艺术大师”称号;

2008年,作品《龙象乾坤》获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评比金奖;

2009年,作品《风卷葵》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评比金奖;作品《螭龙提梁》获“2009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江苏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0年,作品《寿瓜壶》获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评比金奖;

2010年,作品《螭龙提梁》获得2010中国(深圳)第六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银奖;

2012年,作品《汉铎壶》获第七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评比金奖;在第九届中国十大紫砂茗壶中获中国十大紫砂茗壶;

2012年,作品《祥和壶》获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

2013年,作品《寒香壶》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评比金奖;

2014年,作品《龙旦壶》获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评比金奖;

2017年,紫砂《龙旦》获“2017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

2020年,作品《云龙》获得第九届“大地奖”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特等奖;

2021年,作品《德钟》被河南博物院收藏;

作品欣赏

龙蛋 陈洪平
龙蛋 陈洪平
葫芦提梁 陈洪平
葫芦提梁 陈洪平
风卷葵 陈洪平
风卷葵 陈洪平
分类
壶品推荐

柔美的力量-90后创作的春桃壶

紫砂壶一般是被看作男人的“玩物”,现在觉得有一点点改变了。九香并不觉得女性去创作紫砂壶是多么新鲜的一件事情,毕竟紫砂不长的历史上也出现过杨凤年、蒋蓉、汪寅仙、李碧芳等名家。至于90后女性创作者,可能比较新鲜。如果她是一个善于且忠于表达自我的人,在她的艺术创作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反映。九香不喜欢那些为了迎合市场而去刻意创作的作品,那些作品充满了铜臭味。

90后女性紫砂艺人不同于之前的女艺人,现在的经济条件和文化生活让她们可以不受传统的限制和约束,在追求个性的同时,思路也更加开阔,博采众长,创作题材更为宽广。

今天九香紫砂就给大家带来一间这样的作品-《春桃》。

女用紫砂壶 桃壶
春桃壶 180cc左右 全手工
女用紫砂壶 桃壶
春桃壶 180cc左右 全手工
女用紫砂壶 桃壶
春桃壶 180cc左右 全手工

桃主题的紫砂壶历史上经典的器型有不少,但这件作品90后女作者对桃主题显然有自己的独特理解。

女用紫砂壶 桃壶
春桃壶 180cc左右 全手工
女用紫砂壶 桃壶
春桃壶 180cc左右 全手工
女用紫砂壶 桃壶
春桃壶 180cc左右 全手工

她对作品线条和色彩进行了重新构造,将女性品质发挥地更加淋漓尽致:白段泥打底,粉色装饰桃尖,突出鲜桃的视觉冲击力、强调色彩的自我表现,桃果丰腴的线条在细小空间寻求出柔中带刚的张力,搭配干泡台总体呈现出清新的少女艺术气质。

分类
紫砂壶人名

王杏坤简介

王杏坤,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88年进紫砂二厂专业从事紫砂壶造型设计制作,师从紫砂名家王福君。由于基本功扎实全面,凡紫砂壶艺之圆器、花器、方器都能达到一个很高的技艺精微的境界,形成“造型神趣,全韵兼容”的个人风格,使其很快就进入了紫砂名家的行列。作品多次参加省、国家级展评屡屡获奖,并先后发表于《紫砂壶艺》、《收藏指南 紫砂》、《紫砂中青年英才集》、《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集》、《壶论》等书刊,诸多作品被国内外众多收藏家喜爱。

王杏坤紫砂壶
王杏坤紫砂壶

年少时的他在学习之余,看到妹妹在认真地学做壶,不禁产生了浓厚兴趣,便也自己试着捏出一个壶型,而这一试,王杏坤的做壶生涯就此开始。在兴趣的驱使下,王杏坤不断地摸索着紫砂的奥秘。这时一个契机出现在他面前,紫砂二厂准备招人。王杏坤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自己的作品送去评审,不料竟一举过关,从此进入紫砂二厂学艺,王杏坤努力学习,认真思考,并不时向前辈求教,他的紫砂入门因入厂而展开。

王杏坤紫砂壶
王杏坤紫砂壶

部分荣誉

2001年5月被中国美术学会授予中国紫砂优秀青年陶艺家称号

2003年11月《清纯壶》获第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银奖

2003年10月《鱼乐壶》荣获成都工艺品、收藏品博览会金奖

2003年9月《九龙戏水壶》获中国厦门国际精品名壶大赛金奖

2004年9月《玉泉壶》获第二届太湖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铜奖

2004年9月《双鱼提梁壶》获海峡两岸中国福建国际茶叶博览会茶具大赛中获金奖

2005年11月《万象更新》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七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铜奖

2005年11月《清源》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七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银奖

王杏坤紫砂壶
王杏坤紫砂壶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紫砂壶人名

鲍亚琴简介

紫砂壶作品的创作,来自于作者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欣赏、顺应、点染与营建,也在于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与精神。小镇丁蜀,江南毓秀,鲍亚琴在这样的自然秀美与人文风情之中,用心去塑造着这一花一木、一景一物,用紫砂壶营造出内心的桃源。

鲍亚琴紫砂壶
鲍亚琴

鲍亚琴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紫砂行业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师承姐夫国大师季益顺。

鲍亚琴紫砂壶
鲍亚琴

鲍亚琴老师1979年出生于宜兴,现任职益顺陶艺中心从事紫砂壶设计创作。鲍亚琴出身于紫砂世家,199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之后师从姐夫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为了进一步掌握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又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行陶瓷造型装饰设计进修,使技艺日趋成熟。花器是紫砂艺术的重要门类,利用紫砂泥优良的可塑性,运用“琢挡功夫”,通常以写实的手法,以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段,表现天然形态中富有的美学价值。鲍亚琴老师精于制作花器,作品以优美的形体配以陶塑,拙中求巧、敦厚清秀,颇受业界好评。

鲍亚琴紫砂壶
蝶恋花 鲍亚琴紫砂壶作品

季益顺,1960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紫砂行业协会壶艺专业委员主任,收藏监赏委员会主任。国际、国内权威性艺术展评多次金奖获得者,紫砂艺术承前启后的扛鼎人物。

鲍亚琴紫砂壶
彩云追月 鲍亚琴金奖作品

部分获奖作品

2008年《玉兰壶》荣获陶艺创新作品展评活动优秀奖;

2009年鲍亚琴在中国宜兴紫砂百名陶瓷艺术家的评选活动中,被授予“2009中国百名优秀紫砂艺术家”,《环璧》荣获中国宜兴紫砂百名陶瓷艺术家的评选活动金奖;

2009年《环璧》荣获中国宜兴紫砂百名陶瓷艺术家的评选活动金奖;

2010年《春暖花开系列之蝶恋花》荣获中国.福州海峡版权(创意)产业精品交易会银奖;

2011年《竹报平安》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1年《紫艺天虹》在第六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中荣获铜奖;

2012年 《江南竹韵壶》被无锡博物馆长久性收藏;

2013年 《云海艺澜》荣获第四届广州紫砂.陶瓷艺术文化节“天工杯”紫砂陶瓷作品评比大赛 金奖;

2013年 《海纳百川》在第十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荣获中国工艺创新艺术金奖;

2013年 《艺海澜心》在第十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荣获中国工艺创新艺术金奖;

2013年 《澜心慧智》在第十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荣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紫砂壶人名

佘永锋简介

紫砂陶艺家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塑造的作品形象,留在壶友脑海中的记忆,要比一个明星长久得多,隽永得多。陶艺家是不会依靠年轻、貌美,机遇来迅速走红的。特别是依靠作品和人品,在圈中树立口碑的陶手,他们是真正经过锤炼的。如今的时代,让中青年陶手们的精神成长空间更为富足,紫砂界也涌现出了华健、张正中、吴奇敏、朱江龙、邹跃军、俞荣骏、蒋雍君、陆虹炜、吴东瑾、朱勤勇、叶鸿钧、王辉、周刚、袁小强、唐彬杰、范国华、马璟辉、何燕萍、高旭峰、周界、董晓勇、杨陶、姚志源、马群东、戴耀军、何健、吴东元、鲍廷博、吴界明、潘涛、张寅、王祥、李寒勇、杨帆、马璟辉、徐曲、陆涛、佘永锋、王翔、王强等当代紫砂中青年实力派名家。九香紫砂本期介绍人物:佘永锋

佘永锋,1973年生,1992年高中毕业后就随叔叔史国平(高级工艺美术师)学习壶艺制作。后又受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徐元明指导,2010年有幸成为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建翔的入室弟子,掀开了紫砂艺术辉煌的一页。所制作品以花货见长。

佘永锋
张公洞附近的盆景特色村-张阳村

佘永锋闲暇时经常与朋友去宜兴张公洞附近游玩,在那边,有一个苗圃、雕塑盆景的集散市场。因其一贯以花器见长,所以对花草树木以及盆景之类的特别感兴趣,空闲了就会去那儿寻找灵感。一日,一行人无意中发现了一盆柚桩,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看着虽小,但是不大的树杆上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树瘤,那么的沧桑却又趣意盎然,顿时心领神会的意识到原来枯萎废弃的树桩也可以显得神采奕奕。于是他来了灵感——打算以此为题材创作一把作品。

佘永锋紫砂壶
佘永锋 落木寻禅

“落木寻禅”此壶作为花器,以柚桩为基材,把表现形式都分布在了流、把、钮和身筒的装饰上面,流和把都以柚桩为形,钮很有特色,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可以看成是树瘤,也可以看成是一只蝉。壶身上面缀以一两根树枝加上一片树叶,且树叶是空心的,更增加了难度。

佘永锋紫砂壶
佘永锋 南瓜

壶型因似一只完整的南瓜而得名,壶身饱满,肩小底大,足见丰硕之姿,虽然重心因此下沉,但却显得厚而不重,趣味自然。壶身上的筋纹力道得当,疏密均匀,嵌入饱满的壶身,使南瓜的成熟风韵更显明显。与此同时,瓜嘴由瓜叶自然卷曲而成,叶脉经络清晰逼真,瓜藤壶把,寓巧妙和美感于一体。壶身刻字装饰“骨清肉腻和且正”,字体遒劲自然,成熟老道,其内在神韵,仿佛师从古壶中自然得来,营造出了唯美的艺术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