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紫砂百科

什么是紫砂通粉

紫砂泥作为一种传统的陶瓷材料,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还有很高的实用性。紫砂泥制品具有多种特性,如耐热、不渗水、透气性好、易清洗等。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制作茶具、酒具、花盆等艺术品和日用品。

紫砂通粉的概念
紫砂泥的原材料主要是紫砂矿料。矿料就是矿石,需要磨成粉状兑水才能成泥。而所谓的通粉就是不需要经过其他的处理,只需要将其磨成所需目数的颗粒制成泥料,即可用来制坯。因为通粉的紫砂矿料成分已经具有良好的坯体结构和吸水性能,所以不需要添加其他材料进行拼配改良。磨粉前,矿料需要通过自然方法(风化)或人工方法(锤敲)加工成小颗粒,才能上磨磨粉,以使矿料能通过石磨的投料孔。选择所需目数(单位面积的筛孔数目)的筛子过筛一次,所得矿粉叫通粉。一般过四十目筛,如果制作花货,则需要五十目或六十目,以使花货作品具有细腻的表现力。以四十目筛子为例,因为只过一次筛,所以只要比四十目小的颗粒就会通通通过筛孔,所以只过一次筛的矿粉就叫通粉。

怀香 红清水泥紫砂壶
怀香 红清水泥 100cc左右 半手工

通粉泥料的砂粒大小有所不同,因为它只通过一次筛选,所以砂粒大小皆有。这种特殊的结构和性质,使得通粉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能,所以在早期的老壶中经常有通粉壶的做法。

我们常听到的清水泥是就由通粉加清水制作的,用单一紫砂矿料加工制作的紫砂泥之一。清水泥具有细腻的质地和良好的可塑性,可以满足制作高质量紫砂制品的需求。在制作清水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通粉矿料和清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进行搅拌、揉捏和筛选等处理。

通粉泥和清水泥的制作工艺都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比例、加工工艺和烧制温度等因素,才能确保制品的质量和艺术价值。在实际生产中,根据需要,还可以将规格大小不同的几种颗粒混合在一起,制成适合特定工艺需求的紫砂拼配泥。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紫砂制品的耐久性和美观度,还可以拓宽紫砂泥的应用范围。

总之,紫砂泥是一种独特的陶瓷材料,其制作工艺和特性的独特性让它成为了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的重要载体。在制作紫砂泥制品的过程中,艺术家们会结合自己的审美和创造力,进行壶型、雕刻和堆绘等艺术处理,使得紫砂泥制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有艺术价值。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紫砂百科

天青泥紫砂壶什么颜色

“海棠红”、“冷金黄”,“葵黄”这些紫砂壶泥料名称你是否也曾遇到过?如果在直播间、电商平台上看到大肆吹嘘这类少见的极品泥料壶友就要多个心眼儿了。这些词原为古人描述紫砂烧成品颜色的词语,并非是泥料品种名称。比如在《阳羡茗砂土》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泥色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诸名”。 这里说的冷金黄、葵黄都是段泥类(团泥类)紫砂泥烧成品成色中一种。

天青泥紫砂壶颜色
紫砂矿料大全中的描述

回到天青泥上来一样,也是出自古人对于颜色的描述,只不过这里是针对原矿石而言。最早出现天青泥这次词的文献资料是明代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其曰:“天青泥,出蠡墅,陶之变黯肝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青泥出产于丁蜀镇的蠡墅村,制成陶器后颜色变成了黯肝色。九香曾对神秘的天青泥兴致盎然,曾与友人王辉研究探讨过天青泥,这里从老手机里翻出了一些照片(同时感谢当时佛山林先生订购王辉老师作品)供大家参考。

天青泥紫砂壶优缺点
天青泥原矿石

首先明确两点,第一点:天青泥属于紫泥大类,并不是发蓝发绿的那种金属氧化物调配泥料,一些网店宣传平台无人监管长期误导很多消费者,使稀有泥料成为新人选壶路上的大坑;第二点:古人烧窑受限于窑温技术,高温和特高温达不到,不同后来有重油、天然气、电等作为烧窑方式,因此天青泥烧成品是黯肝色是古代烧窑条件下达成的。

天青泥紫砂壶颜色
莲子 天青泥 1.5号 王辉
天青泥紫砂壶优缺点
子冶石瓢 天青泥 2.5号 王辉
天青泥紫砂壶优缺点
汉瓦 天青泥 3号 王辉

具体窑温为:莲子1160°、 子冶石瓢1185°、 汉瓦:1195°。

天青泥之所以受到追捧,其一是它是紫砂中紫泥大类的最佳代表,气密结构合理,适茶性非常好;其二大部分紫泥类烧出来经过泡养颜色偏黑,天青泥烧出来是种复合色,经泡养后胎质细密坚润,色泽效果细腻而丰富;其三就是天青泥产量很低,正所谓物以稀为贵。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降坡泥紫砂壶适合泡什么茶

最近九香的群里有一些壶友分享交流了一些他们购买的降坡泥紫砂壶,壶型挑的都赏心悦目。但对于这类紫砂矿料和它的特质可能了解的不是特别深入,大家也是众说纷纭,关于泥料问题,九香结合自己和师父的经验,和大家做一下总结。

那么这款泥料的产地位于丁蜀镇的青龙山和黄龙山之间,是90年代初宜兴在修建陶都路(宜兴市区通往丁蜀镇的公路)的时候发现的,为什么叫降坡泥,其实就是根据当时修路时的降坡工程来命名的。

降坡泥的档次
挖出来的降坡泥原矿石

当时这个矿料挖出来之后,起初只是觉着新鲜,并没有受到太多人的重视,到后来有一些好奇的人拿到这降坡泥料做了一批紫砂壶,发现它的特点也非常的鲜明,那么降坡泥究竟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它属于一种共生矿,它的矿体里面还含有段泥和红泥以及少许的紫泥,所以根据这个特点,还被分为了红中带黄(红降)和黄中带红(黄降)两种,具体怎么分辨,还要看矿料中红泥还是段泥谁的占比多,也属于是颗粒质感非常丰富的一个矿料了,这点从降坡泥试片的断面就可以明显看出,同样是窑温不同,烧制出来的颗粒质感也不相同,因为是共生矿,矿物颗粒非常丰富。

降坡泥适合泡什么茶
降坡泥不同窑温的断面

除了颗粒质感比较丰富以外,它的第二个特点就是透气性也非常的好。段泥是基泥类目中透气性最好的,降坡泥又是段泥和红泥、紫泥的共生矿,所以这款泥料的透气性也是比较接近段泥的。从实用泡茶上看,对于生普和龙井太平猴魁等绿茶等发茶效果看,降坡泥都有着上佳的表现,因而其双气孔结构特征和段泥也是很类似的。

第三个特点就是容易上手且很好养成,无论红降坡还是黄降坡,泡养变化较快。紫砂泥料烧成品中,同时存在明显紫砂颗粒质感和婴儿肌肤般顺滑的特征,莫过于降坡泥了。

降坡泥的档次
降坡泥烧成品细节

有的壶友说降坡泥的紫砂壶也适合熟普和岩茶,我想这个和壶友的口感喜好和高矮壶型有关,透气性强的紫砂壶对于发酵类茶其实会让茶汤更加柔和,扬香更为持久。所以适茶性实际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用壶泡茶方式,都会对茶感造成影响。总之,我们能挑选到自己喜欢的茶、喜欢的茶器来陪伴我们,那便是人生一件乐事。

分类
紫砂百科

如何判断真假本山绿

黄龙山孕育的绿泥类,称为本山绿泥,是特别珍稀的纯绿泥品种。分布在黄龙山山表层的黄石石英岩层、甲泥矿层、乌泥矿层、老紫泥矿层、红棕泥矿层,以及红皮龙和底槽青的矿层中。
四号井纵深600多米,都能见到绿泥类的矿层,它们一般在紫泥的顶部层或一种矿的底部,称为夹脂绿泥。黄龙山的纯绿泥,蕴藏量不到紫泥的十分之一,比红泥少,比朱泥多。绿泥类为片状,它的厚度仅十几厘米左右,最薄的仅几厘米厚,它是属粉质岩泥质岩的混合材质,刚开挖出来的时候呈现奶白色,氧化后为浅绿色,这是由于含氧化铝的原因。黄龙山的纯绿泥越往下开采材质越凝润,呈油脂状,光润透亮。深井层的纯绿泥,它的耐温要比山表层的绿泥要高,绿泥类的制坯及成陶后的收缩率要大于紫泥,一般不适宜制作大品,纯绿泥练泥后,制成品酥性大,成型难度高于紫泥。
绿泥类石英含量高,主要矿物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水云母等,含铁量较低,绿泥类矿料外观质地纯正,一般低温呈现米黄色,往上烧颜色泛青发绿。黄龙山山表层的石英层中的夹脂绿泥材质比较优质,在架土层中的绵头绿泥蕴藏量更稀少,明代制作的很多传世绿泥类紫砂器皿,都是采用绵头绿泥。绵头绿泥在练泥过程中,由于它材质特别细嫩,从山上采下来直接捶打成泥便可制成作品,由于山表层强氧化的作用,已使绵头绿泥糯软如脂,陈腐有度,所见到明代经典的梨皮砂、葵黄、郁黄等作品都是由绵头绿泥制作而成。

本山绿 茄段 全手工
本山绿 茄段 全手工

绿泥类成陶呈现的玉润温凝的米黄色泽,似落日黄昏后的天空,灿黄尽显,如大地金秋葵色一片,如秋日垂低的稻谷金黄一片,它的黄色代表着珍贵、肃静、温馨和暖情。
纯净的黄龙山蕴藏的绿泥类,成陶后在松竹柴火冶炼润泽之下,呈现含温细腻的田黄般的脂凝,肌理如绸缎般的光洁尽显,凝滑细密坚韧,砂器肤色表面如新糯初蒸玉透度。
纯净的绿泥类成陶后,素心素面,质地不污不垢,纯净剔透如玉脂,这样的玉黄色,高洁不争艳,不媚俗,温情淡定却傲骨。

黄龙山纯净的本山绿泥,耐得住高温窑火,在1200℃左右的窑温下,由原来的米黄色变成麦子老黄色,有时呈现杏黄色、芒果黄、浓黄如菊。窑温在1200℃以上呈现的是奶白色、鸭蛋壳青,又如白菊秋霜。1230℃为临界点。纯净的绿泥成陶后,肤色如玉润乳白,白砂夹雪、藕白色、银星点点。难怪古人对黄龙山绿泥类矿料产生的如梨皮般肌理美、肤色美发出感叹,“倏橘柚而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滴琅玕之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粟之香。或黄白堆沙,结哀梨兮可啖,或青坚在骨,涂髹汁兮生光。”明代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书中所提雅名–梨皮、冷金黄、金银砂、闪色、松花色、定白等,流传古今,令后代制壶艺人浮想联翩,追随效仿前辈艺人所达到的砂色效果。

黄龙山珍贵的绿泥类,集天地之灵气,吸宇宙石骨之精华,几亿年孕育而成,使原矿如脂如玉,千万年地下风化磨砺,已使绿泥透入玉骨。绿泥类制壶后,泡茶甘嫩绵密,透气均佳,不管是泡普洱、铁观音、乌龙、绿茶、龙井以及半发酵类的各种茶等,都顺和、香气扑鼻。

绿泥类制器后,久养摸胎面如绸缎般光滑细腻,高温所带来的结晶致密,其声音金磬、余音含韵,砂色郁黄雅致,米黄的淡雅之美,象征了温馨和富贵,珍贵稀有的黄龙山的纯绿泥,代表了黄龙山的富贵精华。

本山绿泥类与本山段泥类的区别
黄龙山绿泥类和段泥类,由于烧制后都产生米黄淡色调,往往玩壶者和制壶艺人,辨不清分不明二者区别在哪里。国营宜兴陶瓷公司20世纪对黄龙山紫砂矿料分类,将孕育在黄龙山的绿泥类统一称之为本山绿泥类。我们制壶艺人在购泥料时,经常听到业内人士叫绿泥和段泥,蕴藏在黄龙山的最纯正的绿泥类,才能称为本山绿泥类,或者叫本山纯绿泥类,纯绿泥类烧出来见到的是很纯的米黄色。而称为段泥类的,是指绿泥类和其他矿混搭在一起的共生矿,由于它跟各种矿色混搭在一起,练泥制作品烧出来的色调,虽然都是以浅色调为主,但是它的色彩有驼灰、米青、浅灰、浅栗色、金黄色、老段色等,品种繁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黄龙山开采紫砂矿实行民营制后,各个矿区对蕴藏在黄龙山的段泥进行细分类,使段泥类材质色彩品种更多。因此,会产生色同泥不同,泥同色不同现象,其实都源自同一座黄龙山所产的矿料。

本山绿泥和本山段泥的区别
本山绿泥和本山段泥的区别

1、眼观:仔细看中间的白色颗粒,段泥可以看到很多明显的白色颗粒,这些白色的砂粒与砂泥不相融,是分得清的;而本山绿泥,基本看不到明显的白色颗粒。

2、质感:用手摸壶面,有砂质感的为段泥,有玉石之感的为本山绿泥,因为颜色可以调,但矿料质感是调不岀来的。

3、收缩率:本山绿泥的收缩率都非常大,既难做也难烧,可谓是块硬骨头。本山绿泥的收缩率大到什么程度呢?朱泥可以说是紫砂壶中收缩率最大的,而本山绿泥的收缩率仅次于朱泥。甚至它的壶体表面会形成像朱泥一样的水纹波的褶皱。段泥这样的褶皱几乎没有或者非常轻微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紫砂百科

紫砂种类有哪些

紫砂矿,古称“五色土”,经过挑拣、风化、研磨、过筛、陈腐等步骤后制成了熟泥,不仅成就了我们广大的能工佳匠,还造就了陶都宜兴的这张名片。工匠们创造的宝贵财富和一件件留存于世的精美工艺品,就是紫砂工艺的证明、品质的证明。

有对宜兴紫砂壶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紫砂壶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之所以颜色变化之多,主要是由其泥料决定的,泥料在不同的温度下烧成后的颜色也有所区别。

对于紫砂泥料这一块,还有很多朋友不甚了解,九香今天在这里再给大家讲解一下几款常见的泥料:

紫砂原矿泥料分类

绿泥大类

绿泥

绿泥,一般称为本山绿泥,属粉砂质泥岩,产于紫泥泥层中间,或紫泥与其它泥层之间的一层夹脂(也称绵头),以泥中泥的形式产出,矿源稀有,开采不易,出产量稀少,极为难得和珍贵。本山绿泥依据其矿料外观颜色的深浅,又可以分为绿泥与墨绿泥。

紫砂原矿泥料分类

▲黄龙山 绿泥原矿

本山绿泥矿料,呈致密块状结构,易酥开但不溶于水。在正常气氛中烧成后,除少量颗粒质点的变化外,基本呈现纯正黄色调,细腻高贵。若烧成温度不够,使用后会产生吐黑、隐裂纹甚至开裂等现象。

紫砂原矿泥料分类

本山绿泥 高温烧制子冶石瓢

紫砂原矿泥料分类

黄龙山 墨绿泥原矿

紫砂原矿泥料分类

黄龙山 墨绿泥成品

墨绿泥(人工调色)

民国初,有个紫砂壶艺人发现,景德镇制瓷时常会用一种叫氧化钴的金属氧化剂,烧成后其色泽绿中透青,使瓷器的色泽更加丰富和美观,于是这个艺人尝试着将氧化钴加入段泥中,进行拼配调整,经过数年反复的试验,创造出一种新的泥色,本地人称之为“墨绿泥”(九香批注:墨绿泥名称实为误传)。

紫砂原矿泥料分类
非原矿

墨绿泥 (氧化钴调配)

墨绿泥创制的时间为1915年至1916年间,当时的氧化钴主要是从西欧进口,由于这种金属氧化剂价格昂贵,所以一般制壶艺人在制壶时不舍得整壶使用,仅仅用于做壶的装饰.如在壶身上贴—个墨绿色的桃叶、竹叶、松针等等。有时会将壶身筒粉上一层墨绿泥。

紫砂原矿泥料分类
非原矿

说到添加氧化钴,我们无可回避地要提到泥料中添加物的问题。社会上曾流行一种说法,凡加了化工添加剂的泥料都是问题泥,且可能有毒。经过科学检测,可以认真地说只要添加氧化钴、氧化锰、氧化铁等几种金属氧化剂,并且使用的泥料是优是优质原矿紫砂泥,经过高温烧制的过程,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对人体健康也许不会构成任何危害,但九香不建议泡茶。

紫砂原矿泥料分类

段泥适泡之茶较为宽广,一般而言,透气率均佳;茶汤顺和平适,操作冲茗技巧要求不高,甚适生手使用。适合泡普洱茶系列,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重发酵茶类(黑茶类),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绿茶,龙井,红茶等。

紫砂原矿泥料分类

普通段泥

宜兴方言“团”、“段”同音,并且大部分团泥类矿料烧成后呈多种黄段色调,故也习惯称为“段泥”。段泥是一种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本山绿泥和紫泥都是紫砂的原矿。共生的意义是自然形成,而且两种泥性质一致,段泥原矿目前较为稀贵。

紫砂原矿泥料分类

黄金段泥

黄金段泥是段泥矿经风化的一层,其紫泥成分较少,其色泽分明,透气性佳,为段泥中储量较少的一类。

紫砂泥料的分类

老段泥

老段泥,段泥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是一种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本山绿泥和紫泥都是紫砂的原矿,共生的意义是天然形成,而且两种泥性质一致,老段泥是经由长时间窖藏陈腐的熟泥。

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器材。老段泥“骨多肉少”,烧成质感,砂粒丰富,共生矿中紫泥偏多,颜色就偏红,高温下偏青,偏灰,相反绿泥成分高,烧成颜色偏黄,高温下偏灰白,表面质感十分丰富。

紫砂泥料的分类

芝麻段

之所以称之为芝麻段泥,是因为是用原泥制成作品烧成后有众多的白色颗粒、红色颗粒和黑色颗粒,自然密布于体表,呈芝麻状。芝麻段的颜色偏白,色调清冷,观感刚硬,也因为褐色颗粒比较多而密集的缘故,芝麻段看起来霸气十足。芝麻段泥石英含量较高,所含颗粒较大,砂质感强,气孔率大,透气性极好。泥料中黏土物比例相对较小,黏性差,可塑性较低、烧制时容易开裂。

紫泥大类

底槽青

原矿按生成位置高低大致可分头槽、二槽、底槽三类。“底槽青”即底层(深层)紫泥。

紫砂泥料的分类

矿料未粉碎前,可见明显散布诸多绿色“鸡眼”(烧成呈黄色)。成泥质细腻,色沉稳。坯色偏紫泛青,烧成后呈紫红色,并有不均匀的细小金黄色或灰黄色砂粒,俗称“金砂隐现”。在拼接流、把和身筒时,如果使用的脂泥含水量高,窑烧后“金砂隐现”会更加明显。泡养后呈猪肝色。

紫砂泥料的分类

泥性:底槽清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清水泥(头槽清)

二十年前当说到炼泥方式时,“清水泥”是指不加其他泥料直接粉碎炼制的单一泥料。不含他料的紫泥都可称为“清水泥”。

紫砂泥料的分类
清水泥(头槽清)

紫砂泥料的分类

当说到泥种品类时,“清水泥”是紫泥的一个品类,是赤铁、云母含量较高的一种纯紫泥矿,位于紫泥矿层顶部,所以也叫“头槽清”。宜兴陶者习惯称之为“普泥”、“红紫泥”、“红清水”。泥色醇和,泥质细腻,透气性强,杂质较其他泥料少。烧成品颜色红润而温和。使用日久愈呈红润。

紫砂泥料的分类
中槽清

中槽清

中槽清(又名中槽青、中皂青),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属于紫泥类比较纯正的品种,含矿量较少。因开矿时通常处于紫泥泥层中部位置,故称中槽清。矿料主体颜色呈紫棕色,含有较多的白色云母碎片。原矿矿料只加水过筛磨粉沉淀,泥料呈紫棕红色调。烧成后呈红猪肝色,截面可见白色云母颗粒。

紫砂泥料的分类

红皮龙

红皮龙,是一种紫砂泥料名称,属于紫泥系。原名叫野山红泥,矿料稀少,近年来市场上更是少见。一般分布在黄石层的下面,泥色红褐色,烧成后为红色。红皮龙相对石英含量较高,云母杂质也比较多,透气性能好,泡茶易上手,亲和力佳,温度简单易掌握,使用愈久愈发红润,为雅俗共赏之泡茶利器。现在黄龙山偷挖的泥料以红皮龙为主。

紫砂泥料的分类
红皮龙

收缩比率大、成品率低、大器极难烧成。较易跳砂、变型、窑裂;泥胚疏鬆故成型易开裂,结合较难掌握,製壶时开口易掉砂,细部处理须高技巧与耐心。烧成后红润又具砂感,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 。

红泥大类

红泥(小红泥)

古文献说它是“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这种矿石就是红泥矿,其矿物组成为高岭石、氧化铁、石英和白云母。

紫砂泥料的分类

泥性:因含铁量多寡不等,红泥矿烧成后的色泽或红中略带黄,或黄中略带红,或红中略带紫,可呈朱砂、朱砂紫或海棠红等基色,朱红中透着橘黄,色艳而不妖。

紫砂泥料的分类

色彩的呈现与烧制温度紧密关联,使用越久越现沉稳气息。窑温约1100度左右,收缩比约14%。

朱泥

朱泥因含砂量低、泥性娇,成型工艺难度亦高。由生坯至烧成,收缩率高达25%,支撑度差,一般成品率仅约5-7成。故常用来制作小件器物和作为化妆土。

紫砂泥料的分类

泥性:

1、结晶度高。泥的断面接近瓷质,将壶盖从壶口提出,可闻铿镪之金属声,以指弹扣。

2、泥色如橘。泥料未烧前为橘黄色,烧成后红色中透着橘黄,用热水冲淋朱泥壶,立展娇嫩的鲜红色,氤氲中有紫光游移。

3、含砂量低。烧制后有的很难看到颗粒。

紫砂泥料的分类

4、收缩率高。成型较难,收缩率高达25%以上,烧造过程中极易变形,生坯烧成率仅约7成,从古至今多制小品。

5、含铁量高。烧成温度稍高,就会析出铁质,出现火疵点。(提示:冬季已到,一定要温壶,防止壶惊裂)

大红袍

大红袍原名大红泥,产于紫砂壶产地比较著名的地方丁山赵庄山、黄石黄岩心。此泥红艳夺目,气质高雅,令观者满受瑞气临身,鸿运当头之意,为濒临绝灭、市面及其少见之泥(目前壶友买到的基本为铁红粉调配)。

泥性: 大红袍泥料低张力,收缩比几乎达紫泥系的三倍,制作时泥性掌握不易,古代用于增添红泥艳润调色之用,为传说中最具神秘色彩之极品红泥之一。

大红袍紫砂壶
所谓大红袍紫砂壶大都是调色过的

烧成后质感绵密、紧实细致,持之扎实沉重、红润艳丽,泥中极品,无以伦比;泥胚含少许原矿颗粒,冲淋热水后色变极大,呈红中带紫,养壶易现“包浆”之美。窑温约1080度,收缩比约30%。

降坡泥

降坡泥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矿区‧二龙桥矿段,正位于“青龙山”与“黄龙山”之交界处。降坡矿砂并没有那么神奇也并没有达到稀世珍宝的级别,但就其与大矿层的紫泥比较, 降坡泥确实是相对稀少的。

紫砂泥料的分类

泥性:原矿因含段泥、红泥、紫泥等诸多共生矿,陶之后,于深沉之“橙红色”底上,满佈五彩斑斓的粗细、深浅之红、黄星斑点。

红降坡泥子冶石瓢

降坡泥练製后出现老味十足、橙红中泛黄的烧成样貌,让人观之即生思古之幽情,经泡养后更是老味横生,简直与明清佳泥毫无二样。窑温:约1180度。收缩比:约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