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紫砂壶人名

邵毓芬简介

邵毓芬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院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邵毓芬紫砂艺术
邵毓芬

1954年生于宜兴,1971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紫砂名家王寅春、高丽君老师。1985年担任紫砂一分厂的紫砂艺术总辅导,1988年至1995年担任紫砂工艺徒培训中心带班老师,1995年至今工作于紫砂厂研究所,在长期的紫砂工作中潜心苦学,使其练就了深厚的基本功,技艺全面,能全手工制作有关紫砂的各种器形,作品形准神足,秀外慧中、格调高雅、美玉无暇,创新不随波逐流,主张有文化内涵,有精神,有审美亮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艺术风格。

邵毓芬紫砂作品 鱼罩壶
邵毓芬紫砂作品 鱼罩壶

作品《紫毓壶》获2010印象紫砂展(西安展)金奖,《劲松壶》获2011年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等,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展,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翔壶》被南京博物院收藏,与清华大学工艺美院张守智教授合作的《智毓提梁壶》被北京紫光阁收藏。

分类
九香品壶 原创写作

紫砂厂特艺车间台湾回流壶宜兴总经销

台湾回流壶老壶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陶业生产恢复正常,宜兴紫砂壶的产销慢慢回归正轨。以香港罗桂祥先生(全国政协委员、实业家、收藏家、维他奶创始人)的双鱼公司为代表的香港公司在宜兴开始考察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实用价值、历史文化和生产供应情况,并逐渐开始收购紫砂壶转销香港地区及东南亚市场。

台湾回流壶
九十年代紫玉金砂公司出版的紫砂壶作品合集

1981年10月罗桂祥先生为推动紫砂陶艺,在「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举行宜兴紫砂陶器专场展览,紫砂壶以其款式的多样性、材质的优异性,引起国际瞩目,尤其引起了台湾茶艺界、收藏界人士关注。

台湾回流壶
罗桂祥

后来经过与紫砂生产厂家的合作,香港出现了以紫砂壶中间贸易为主营业务的四家公司(锦锋、英泰、双鱼、海洋),紫砂壶也开始陆续出现在了台湾市场。

台湾回流壶
陶艺节期间两岸笔会交流

据九香师父回忆,台湾地区市场的紫砂壶贸易真正开始疯狂是国家政策调整后台湾地区的经销商(企业、个人皆可)可以直接来大陆进货,他回忆那个阶段的台湾买家来丁蜀购壶不是一把一把的挑选,而是按货柜来计算,不考虑其中有无次品,当时称之为包柜,根本不看作者底款、品种和质量,计价方式就是称重按斤来卖,他厂里的壶都是集装箱装运的,当然这些都是日用品类的紫砂壶。

台湾回流壶
紫玉金砂创办人赵宽仁先生与美术家们合影
v
笔会交流掠影

一些台湾壶商对于名家壶的购销,导致丁蜀作为宜兴的一个镇,所拥有的出租车比宜兴城区还多,很多停在丁蜀镇中心的上海饭店等酒店门口的出租车司机都接过给台湾壶商找壶的活儿,一回生二回熟,其中有些精明的壶商,由于充当中间人的角色,服务贴心热诚,和不少紫砂艺人(不乏后来成为大师者)以及台湾壶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后期干脆成立了给台湾壶商服务的紫砂经营公司,有些不方便的台湾壶商便全权委托丁蜀的紫砂销售公司操办进购事宜。

台湾回流壶
张守智教授在宜兴

回流壶大致有三类壶,第一类是以水平、如意等经典厂壶为代表的日用商品壶,那时出口到台湾去的紫砂壶良莠不齐,日用商品紫砂壶的量最大,有的虽然都盖着紫砂一厂的各类方圆标,都是半手工标准件,但从品质上面讲远不如现在的半手工壶的工艺。被一般的紫砂爱好者收藏的从台湾回到大陆的台湾回流壶绝大部分都是这种紫砂壶;第二类是80年代后期开始流入台湾地区市场的顾景舟、蒋蓉、吕尧臣、徐汉棠这批代表人物的高档紫砂壶。由于他们的壶价格高,数量少,只能订制,于是这些台湾壶商便高调订制扩大宣传,当他们把壶拿到手后,就会请宜兴当地的高手去对着壶仿做若干高仿品一起带回台湾,这一“妙招”后来被制壶人学了过来,造成了今天“代工壶”几乎泛滥的局面。

台湾回流壶
张志安先生参与的紫砂壶陶刻

这类壶便是让很多壶友被坑最多的一类壶,底款一看都是厉害的名家,可惜假的真不了,让很多壶友对台湾回流壶望而生畏;第三类便是由台湾专业紫砂公司定制的工艺品紫砂壶,这类壶要么是有特定的用途,要么就是在某些艺术创作交流活动中留下来的作品,师父开箱给九香分享的就是这类壶,他们大都来自台湾紫玉金砂公司,这家公司不仅是紫砂壶经销公司,同时也拥有在台湾壶圈鼎鼎大名《紫玉金砂》杂志社。该杂志被称为华人世界最精致丰富的文化艺术杂志,成为了两岸紫砂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直到最近几年,国内才出现类似相对专业的紫砂文化刊物,这与国内紫砂收藏热持续升温休戚相关。

台湾回流壶
荷兰陶艺家在进行紫砂壶创作
台湾回流壶
法国陶艺家在进行紫砂壶创作

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后,传统紫砂壶出口贸易市场失去了往日的繁荣,但大陆经济飞速发展。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入,紫砂厂壶这一出口创汇的商品也走进了历史。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从上世界末开始不断有大陆紫砂爱好者开始回购以前出口到海峡对岸的特艺车间紫砂壶,这就是九香手中的台湾回流壶的由来。

台湾回流壶
紫玉金砂杂志的封底

以下是部分九香紫砂艺术馆内的回流壶作品:

台湾回流壶
性本善壶 1995年 许华芳
台湾回流壶
性本善壶底部 许华芳制和紫玉金砂商标
台湾回流壶
四方弘文 1991年 惠海华
台湾回流紫砂壶
大菊瓣 1994年 顾玉华
香港回归纪念壶之一 1995年 俞晓军
台湾回流紫砂壶
南瓜 范丽云 1988年
台湾回流壶
斗笠 1993年 孙志琴
台湾回流壶
香港回归纪念壶之一 1994年
台湾回流紫砂壶
心莲如意 1993年 江菊芳
台湾回流紫砂壶一厂老壶
鸳鸯 1993年 方惠芬
台湾回流壶
牛年香港回归纪念壶 1996年 朱秀华
台湾回流一厂紫砂壶
其他几款发表在“寻壶问道”公众号的回流壶
分类
紫砂壶人名

陆君范建华简介

如今已是紫砂界知名人物的陆君和范建华,保留着一个习惯每一件两人合作的、被自己认可的紫砂精品,都会敲上“陆君建华制陶”的印章。这是陆君和范建华对待精品的虔诚态度,也隐含着他们对这段紫砂情缘的纪念。

陆君 范建华 紫砂壶价格
陆君 范建华

范建华生于紫砂世家,母亲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著名的紫砂艺术家曹婉芬,范建华对紫砂有着割不断的热爱。而陆君则是1983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刚开始对紫砂“没感觉”,甚至有时候还很心急。那个时候范建华跟随着吕尧臣大师学习紫砂制作,而陆君也在逐渐地喜欢上紫砂。陆君在感受紫砂带来的快乐同时,还发现了吕尧臣班里那个长着一双大眼睛、学艺很努力的学姐范建华,而范建华也渐渐地注意到了性格开朗、做事细心的陆君。

陆君 范建华  合作紫砂壶
踏雪寻梅之华君

两个人因为有着紫砂这个共同的爱好,渐渐地走近。从徒工毕业后进入研究所,他们都跟随曹婉芬大师学艺,感情与日俱增。在认识7年之后,于1990年喜结连理。而后,陆君和范建华在紫砂天地里更是如鱼得水。

陆君

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正高级)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工艺创业发展联盟会会员

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兼职副教授

陶都宜兴十佳青年陶艺家

1967年生于宜兴,1983年师从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吴群祥,1985年进入紫砂厂研究所,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曹婉芬大师,从事紫砂陶艺的创新设计。1988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高研班进修陶瓷造型的设计。

从艺35年,通过对紫砂陶的深入研究,对紫砂造型光素器、方器、筋纹器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表达,博览群艺,集各家之长,数以百件设计的创作作品,以线条明快,追求典雅、意趣之感, 艺术素养日臻成熟,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2006年,作品《四方菱花对壶》获第八届全国陶瓷创新设计评比“铜奖”;

2006年,作品《蜀山林语对壶》获第八届全国陶瓷创新设计评比“铜奖”;

2010年,作品《牡丹与樱花壶的对语》获第九届全国陶瓷创新设计评比“金奖”;

2010年,作品《天下一品茶具》获第九届全国陶瓷创新设计评比“优秀奖”;

2015年,作品《大明朝组壶》获第十届全国陶瓷创新设计评比“银奖”。

曾多次应邀前往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等陶瓷艺术交流。

陆君 范建华  合作紫砂壶 价格
瑞雪迎春之君华

范建华

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正高级)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会员

中国工艺创业发展联盟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江苏省价格认定专家库省级专家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兼职副教授

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1964年生于宜兴丁蜀镇蜀山南街,1982年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建翔,1984年进入紫砂厂研究所,随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曹婉芬从事紫砂陶艺创作设计。1987年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瓷造型设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提高了自我的设计能力和艺术修养。

从艺36年来,执着于紫砂造型艺术,走继承传统、锐意创新之路,擅长制作各类紫砂器皿,特别是花器、筋纹器的制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历代大师作品能理解、融入自己的思想,创作出飘逸灵动的一系列作品,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000年作品《什锦小品组壶》、《龙吟茶具》获国际陶艺三等奖;

2001年作品《硕梅茶文具》获得中国宜兴国际陶艺展二等奖,并获得全国陶瓷艺术设计的创新评比优秀奖;

2003年作品《喜鹊登梅组壶》获江苏省首届新人新作评比二等奖;《五头迎春茶具》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清趣茶具》获第四届西湖博览会优秀奖;《鱼跃》参加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展荣获中陶杯铜奖;

2004年作品《余乐茶文具》获第五届西湖博览会优秀奖;《龙凤呈祥》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作品《龙吟壶》被无锡市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5年《四方菱花对壶》获第二届太博会金奖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2006年《蜀山林语A、B对壶》获第八届全国陶瓷评比铜奖;

2007年《四方菱花对壶》获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江苏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2007年《蜀山林语A、B对壶》获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江苏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春晓茶具》获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江苏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

2008年《吉祥鼓》《和谐对壶》《花开五福》分别获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江苏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银奖、创意奖。

曾多次应邀前往美国、俄罗斯、韩国等陶艺交流。

2018年8月18日宜兴市苑林阁紫砂文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暨陆君范建华紫砂艺术馆在丁蜀镇陶都工业园举行奠基仪式。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徐建荣主持了仪式,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为奠基仪式致词。

陆君 范建华 紫砂壶价格
蜀山林语(张守智设计)陆君、范建华合制

在宜兴紫砂的四个类别光素器、花器、筋纹器和方器中,一般人都是专一其中一项,而范建华与陆君的作品,则是四个大类都有佳作,有继承传统历史经典的临摹,更多的是他们的创作新品。

陆君、范建华的光素器新作,造型、功力与文化内涵均达高品之境。清华大学资深教授、著名陶瓷艺术理论家、设计家张守智教授设计的“蜀山林语”,把平面设计之图交给了范建华、陆君,而他们则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和领悟了张守智设计的灵魂精髓,以工艺再创作的精神完成了这一组共6件的“蜀山林语”对壶。作品突破传统紫砂之框框,凸显现代、简洁、大方的紫砂语言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完美相融,舒展飘逸、流畅、明洁的线条,勾勒出山林中的小鸟之家和谐、幸福、自由、欢乐,这正是人类一直追求的和谐生活。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法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传统制作技法是紫砂艺术中的国粹部分。陆君和范建华夫妇立足紫砂,并一直想把紫砂的传统制作技艺找回来,交给年轻一代紫砂人需要了解的一整套传统技艺,让一代代人延续紫砂文化的精髓。在2010年3月,陆君与范建华从母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曹婉芬的手中接过传承的棒,创办了“苑林阁紫砂艺术培训中心”,本着艺苑成林的愿望,来传递紫砂的薪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顾景舟时代从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学徒学习时流传下来的规矩,苑林阁传承了顾老的培训理念,学员入学,从学会制作工具开始,这也为学员今后进行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传承传统与创新在这里并存。

分类
紫砂壶人名

庄玉林简介

小时候,庄玉林住在蜀山。蜀山街口与紫砂厂之间,那时候有大片的农田。年幼贪玩,不走大路,庄玉林和小朋友们经常沿着田埂跑到紫砂厂外,翻了围墙到紫砂厂里嬉戏。1981年,庄玉林高中毕业。年底准备招工,有同学报考瓷厂等国营单位,而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紫砂厂。1982年2月份(刚过年)庄玉林就上班了。紫砂厂徒工班一次招收大约40个人,分为两个班,庄玉林被分到顾绍培老师的班里。

有一天,顾绍培老师在做一把茶壶,叫做“六方漱流壶”,这是一个新的壶形。师父在做,他觉得有趣,也在一旁悄悄摹做,待师父做完,他的壶也完工了。在那之前,他从未做过方器,顾绍培老师看到他的壶,便告诉他哪里还可以改进——包括起身筒时需要使用虚坨等等。对庄玉林而言,做壶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件难事。

庄玉林紫砂壶价格
六方开光

庄玉林的母亲是紫砂厂一车间的成型工人。年幼的庄玉林往往扒着窗台看母亲工作,偶尔也到车间里去,玩累了便睡在车间里。当时与母亲一个工场工作的还有王寅春、周桂珍、曹婉芬、张红华等,如今都是鼎鼎有名的紫砂大师,王寅春是他们车间的师父。

庄玉林紫砂壶价格
六方双线

徒工期间,庄玉林打下了扎实的紫砂器制作基础。由于师父顾绍培老师制作大花盆、大花瓶,他也在一旁打下手,在这几年间,他获得了比常人更多的经验。庄玉林总结心得,感念当年师父的教诲:有些人制壶,结构容易出问题,自己很少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做过大件。做大件与做小件不同,小件紫砂壶,脂泥将嘴把装上或许就成了,但大件作品里外都要做到一个“和”字。把做大件的经验放到做小件上,成品率就高得多了。回首往事,1993年是一个分水岭。在此前庄玉林以做圆器为主,方器为辅。后来,庄玉林以做方器为主。1995年创作的一把“六方醒辰壶”,是庄玉林比较得意的一件作品。1997年,庄玉林又设计出一把“雅竹壶”,张守智教授看到这把壶后,对它评价很高。

庄玉林紫砂壶价格
庄玉林

庄玉林
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员级)
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65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蜀山陶艺世家。198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学习紫砂成型工艺。1988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设计培训,学以致用、受益匪浅。1991年至1993年,担任宜兴紫砂工艺厂艺培中心老师,为培养紫砂事业接班人辛勤耕耘。在紫砂艺术的创作设计道路上,刻苦学习,工艺严谨,一丝不苟。作品《六方开光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永久收藏,《六方醒辰》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一等奖,《玉泉方竹》荣获中国轻工联合会金奖。

分类
紫砂壶人名

丁洪顺简介

丁洪顺,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1995年生于宜兴市丁蜀镇,1973年进入紫砂工艺厂,从艺至今三十余载。师承高洪英、束凤英、许成权,后拜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为师,1985年进南京艺术学院进修,1989年结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事紫砂壶陶艺创作设计至今40余载。先后与南艺教授潘春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美术大师韩美林合作,代表作“三羊同乐”、“五羊组壶”等曾被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报道刊登。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级评比奖项。朴实无华的造型,深厚的艺术功力是其继承恩师风范的一贯追求,艺术创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刻苦勤奋,千锤百炼,在潜心积累丰富艺术底蕴的过程中常有精道绝妙之作,广受国内外壶艺爱好者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丁洪顺紫砂壶价格
丁洪顺

丁洪顺先后曾与南京艺术学院潘春芳教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守智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大师合作。作品曾两次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多次荣获国家省级评比奖项,被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江南时报、宜兴日报刊登报道。始终承传恩师的流派风格,踏踏实实地创作设计新作品。作品以朴实无华的紫砂造型及鲜明的风格特点深受国内外壶艺爱好者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丁洪顺紫砂壶价格
丁洪顺 梅瓣壶

丁洪顺在紫砂工艺厂期间一直担任青工技术辅导,回家后,继续坚持培养了一批紫砂技术人才,至今陆续带徒50多名,可谓桃李满天下,为传承发扬紫砂艺术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获奖荣誉

1982年6月,“顺竹”、“天泉”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二等奖。
1983年12月,“小四方升式”获宜兴市青工“五小智紫杯”三等奖。
1987年7月,与汪寅仙合制的“金沙僧”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1991年3月,“三羊同乐”被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报道。
1991年8月,“五羊组壶”新华日报刊登报道。
1995年7月,“盔甲壶”、“孔明壶”获宜兴市第一届紫砂陶艺评比三等奖和二等奖。
1995年12月,“盔甲壶”、“孔明壶”又获江苏省工艺美术陶瓷作品优秀奖。
1999年12月,“仟禧澳归”在《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中国工艺美术优秀奖。
2000年5月,“碧玉金竹”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举办“江苏陶艺精品展”评比二等奖。
2001年6月,“晨曲”在2001年中国宜兴国际陶艺展获优秀奖。

宜兴紫砂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丁洪顺的作品以细腻精巧的技艺,千姿百态的造型和五彩斑谰的风采而广受文人雅士的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