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茶文化
  •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
    2024-04-04
  • 历史上的阳羡茶
    ‌早在三国孙吴时代,宜兴的茶叶就名弛江南,当时称为“国山茶”。“国山”,即今之离墨山。据《宜兴县志》载:“离墨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山顶产佳茗,芳香冠他种”。到了唐代,被称为“茶圣”的陆羽,为了研究茶的种植、采摘、焙制和品茗,曾在阳羡(今宜兴的古称)南山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为撰写“茶经”一书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料。他认为“阳羡茶”确是“芬芳冠
    2024-04-18
  • 江南茶文化发祥地-宜兴
    ‌宜兴古称阳羡,是江南茶文化发祥地,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制作技艺精湛。早在唐代就盛产“阳羡贡茶”,自清光绪年间就生产红茶,拥有阳羡雪芽、阳羡金毫、荆溪云片、善卷春月、竹海金茗、盛道寿眉……等众多名茶,其中阳羡雪芽最富盛名。苏东坡留下了“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赞誉宜兴好茶的佳句,看来是恋上了这里的好茶,以至想归隐阳羡
    2024-05-22
  • 什么是茶文化
    ‌一、历史渊源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神农时代,茶就被发现并用于药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逐渐从药用发展为饮品。在唐代,陆羽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此后,茶文化在宋、元、明、清等朝代不断发展和繁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风格。二、茶叶种类1. 绿茶:不发酵茶,具有清汤绿叶的特点,如龙井、碧螺春等。
    2024-03-14
  • 泡茶为什么茶人只想用山泉水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茶文化很浓厚,都说用泉水泡茶很好。陆羽《茶经》中也写道:「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又云:「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瀑涌湍漱勿食,食久令人有颈疾。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意思就是说,陆羽认为,用山泉水泡茶是最好,其次为江水和井水。我们国家的茶道讲究水和茶叶并重。泡茶这件事,对于中国人来说可不是烧水泡茶即可,水之于
  • 宜兴龙山的阳羡紫笋茶
    江南多产绿茶,各地开采时间或早或晚,温州永嘉乌牛早因采于雨水节气而在时间上拔得头筹。根据采摘的时间,一般可分为“明前茶”和“雨前茶”,前者采于清明前,后者采于清明至谷雨之间。人们多以明前茶为贵,不过明代许次纾在《茶疏》却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茶温凉,有袪火、明目、除湿气的功效,可做茶疗。浙江最北端,苏
    2021-07-20
  • 被陆羽推为饮茶贡品的金沙泉
    阳羡紫笋茶和金沙泉,唐肃宗年间(公元757-761年)起,被陆羽推荐列为皇家贡品。紫笋茶的产地,在江苏宜兴(当年属常州府)和浙江长兴(当年属湖州府);宜兴湖父,现在还有金沙泉的泉眼。相传,陆羽曾经在湖父和顾渚居住,种植紫笋茶园,写作《茶经》。陆羽(约733~804年),因写作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茶的专著《茶经》而名扬世界,他被后人奉以“茶圣”、“茶神”
  • 山泉水、江河湖水、雪水、纯净水和自来水哪种最适合泡茶?
    饮茶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茶!好品质的茶,比普通品质的茶差别之大许多茶人都相当有经验。即使同一产区同一小类的茶许多专业饮茶人士也能区分出口感的差异。但我们同样不能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水。无论从发茶效果还是从入口体量上讲,水和茶应该是同等重要的。专业饮茶不会随随便便用煮开的自来水,特别是对于高品质好茶,许多茶人都有共识,那
宜兴茶文化
热门内容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习近平:在深化文化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我国文化发展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
  • 善卷两次拒绝帝位折射出的道德文化
    ‌善卷,是尧舜时期的主要高士之一,唐尧和虞舜曾先后要将帝位禅让给他,但是都被他拒绝了。他因给后世留下丰富的道德文化遗产,而被尊为"德祖"。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善卷,先后拒绝尧与舜帝位禅让的行为,折射出哪些道德文化呢?一.尧帝拜为师,后又想禅让善卷,又名善绻,单卷,是湖南武陵人。他是我国上古时代主要文化代表人物之一,与许由齐名,以德著称。尧帝在
  • 东坡文化撬动宜兴银发经济
    千年以前,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终生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跨越千年,宜兴将苏东坡对阳羡山水的这份眷恋与情感植入到城市发展基因。“东坡文化传承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其成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22日,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秘书长方永江在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上
  • 蒋之奇与苏东坡鸡黍之约开启东坡宜兴情缘
    ‌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宜兴的秀美山水、质朴民风让苏东坡沉醉着迷、流连忘返。在宜兴,他开堂讲学、买田置业、捐玉造桥、写诗题词,甚至将家室子孙安置于此,希望终老归宿宜兴。苏东坡有百余篇诗文都涉及宜兴山水人物和风土人情。7月6日,由无锡市档案史
联系方式
  • 051081710132
  • 17895112112
  • ec2008e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