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水、江河湖水、雪水、纯净水和自来水哪种最适合泡茶?

2021-07-19 21:39 951 浏览

饮茶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茶!好品质的茶,比普通品质的茶差别之大许多茶人都相当有经验。即使同一产区同一小类的茶许多专业饮茶人士也能区分出口感的差异。但我们同样不能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水。

无论从发茶效果还是从入口体量上讲,水和茶应该是同等重要的。专业饮茶不会随随便便用煮开的自来水,特别是对于高品质好茶,许多茶人都有共识,那便是必须采用山泉水来泡饮。

那么为什么说山泉水、江河湖水雪水、纯净水和自来水中山泉水最适合泡茶呢? 

山泉水大多都是出自岩石重叠的山峦,山上植被繁茂,从山岩断层细流汇集而成的山泉,富含丰富的二氧化碳和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过砂石过滤的泉水,水质清净晶莹,含有极少的氯、铁等化合物,用这种泉水泡茶,能使茶的色香味形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江水、河水和湖水,这些水属于地表水,所含杂质也比较多,浑浊度较高,通常来说,用这种水来沏茶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但是在远离人烟,植被生长繁茂的地方,污染物相对较少,这样的江、河、湖水仍然是沏茶的好水,比如千岛湖新安江水库的那款注明的某夫饮用水。


雪水,古人称这种水为“天泉”,尤其是雪水,更是得到古人推崇,唐代白居易的“扫雪煎香茗”,宋代辛弃疾的“细写茶经煮香雪”等诗句都是赞美用雪水沏茶的。至于雨水,一般应选择“秋雨”,因为秋天天高气爽,空中灰尘也少,雨水更是有一种“清冽”的感觉,是雨水中的上品,也是泡茶的好水。无论是雪水还是雨水,只要空气不被污染,与江、河、湖水相比,总是相对洁净的。但是现在不少地区,特别是工业区,由于受到工业烟灰、气味的污染,使雪水和天落水也变了质,所以现在很少有用雨水和雪水泡茶的了。


井水属于地下水,悬浮物含量少,透明度也较高,但它大多又属于浅层地下水,特别是城市的井水,非常容易受周围的环境污染,用来沏茶,会有损茶味。所以,若能汲得活水井的水沏茶,同样也能泡得一杯好茶。


自来水大都含有用来消毒的氯气等物质,在水管中滞留时间较久的,还会含有较多的铁质物质,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超过万分之五时,就会使茶汤呈现褐色,而氯化物与茶中的多酚类产生化合作用,又会使茶汤表面形成一层“锈油”,喝起来会有苦涩味等。


矿物质水就是一般城市的自来水,经过杀菌,加工过滤后,人工加入矿物质,镁,钾,硫,氯等矿物质,然后灌装而成!这种水没有统一的标准,管理也比较混乱,矿物质水水质一般呈酸性。


纯净水可以简单理解为化学纯度极高的饮用水!由于纯净水的过滤程度比较高,不仅把里面的微生物,杂质都去掉了,还过滤掉了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纯净水和矿物质水一样,在提取的同时,也将水从碱性变成了酸性。

相信通过对比,大家都明白了山泉饮用水为何最适合泡茶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暂无资料
相关内容
  •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
  • 历史上的阳羡茶
    ‌早在三国孙吴时代,宜兴的茶叶就名弛江南,当时称为“国山茶”。“国山”,即今之离墨山。据《宜兴县志》载:“离墨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山顶产佳茗,芳香冠他种”。到了唐代,被称为“茶圣”的陆羽,为了研究茶的种植、采摘、焙制和品茗,曾在阳羡(今宜兴的古称)南山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为撰写“茶经”一书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料。他认为“阳羡茶”确是“芬芳冠
  • 江南茶文化发祥地-宜兴
    ‌宜兴古称阳羡,是江南茶文化发祥地,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制作技艺精湛。早在唐代就盛产“阳羡贡茶”,自清光绪年间就生产红茶,拥有阳羡雪芽、阳羡金毫、荆溪云片、善卷春月、竹海金茗、盛道寿眉……等众多名茶,其中阳羡雪芽最富盛名。苏东坡留下了“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赞誉宜兴好茶的佳句,看来是恋上了这里的好茶,以至想归隐阳羡
  • 什么是茶文化
    ‌一、历史渊源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神农时代,茶就被发现并用于药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逐渐从药用发展为饮品。在唐代,陆羽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此后,茶文化在宋、元、明、清等朝代不断发展和繁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风格。二、茶叶种类1. 绿茶:不发酵茶,具有清汤绿叶的特点,如龙井、碧螺春等。
  • 泡茶为什么茶人只想用山泉水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茶文化很浓厚,都说用泉水泡茶很好。陆羽《茶经》中也写道:「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又云:「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瀑涌湍漱勿食,食久令人有颈疾。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意思就是说,陆羽认为,用山泉水泡茶是最好,其次为江水和井水。我们国家的茶道讲究水和茶叶并重。泡茶这件事,对于中国人来说可不是烧水泡茶即可,水之于
相关推荐
宜兴茶文化
热门内容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习近平:在深化文化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我国文化发展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
  • 善卷两次拒绝帝位折射出的道德文化
    ‌善卷,是尧舜时期的主要高士之一,唐尧和虞舜曾先后要将帝位禅让给他,但是都被他拒绝了。他因给后世留下丰富的道德文化遗产,而被尊为"德祖"。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善卷,先后拒绝尧与舜帝位禅让的行为,折射出哪些道德文化呢?一.尧帝拜为师,后又想禅让善卷,又名善绻,单卷,是湖南武陵人。他是我国上古时代主要文化代表人物之一,与许由齐名,以德著称。尧帝在
  • 蒋之奇与苏东坡鸡黍之约开启东坡宜兴情缘
    ‌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宜兴的秀美山水、质朴民风让苏东坡沉醉着迷、流连忘返。在宜兴,他开堂讲学、买田置业、捐玉造桥、写诗题词,甚至将家室子孙安置于此,希望终老归宿宜兴。苏东坡有百余篇诗文都涉及宜兴山水人物和风土人情。7月6日,由无锡市档案史
  • 东坡文化撬动宜兴银发经济
    千年以前,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终生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跨越千年,宜兴将苏东坡对阳羡山水的这份眷恋与情感植入到城市发展基因。“东坡文化传承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其成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22日,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秘书长方永江在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上
联系方式
  • 051081710132
  • 17895112112
  • ec2008e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