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非遗保护年会在宜兴举行

2024-07-21 16:14 572 浏览

‌宜兴别称荆邑、阳羡,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美名。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阳羡终老,曾留下“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的诗句。

澎湃新闻获悉,7月20日,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江苏宜兴窑湖小镇举行。本届年会以“守正创新 赓续薪火”为主题,由开幕式、非遗大集、年会论坛构成,通过形式多样、立体多元的非遗项目展览展示、年度非遗保护成果发布、非遗学术研讨等精彩内容,呈现一场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气息相结合的非遗盛会。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现场


宜兴,地处苏浙皖交界区域、长三角几何中心,是一座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人文之城。宜兴有7000多年制陶史、2200多年建县史,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陶都”, 被誉为太湖西岸文化之源。宜兴更是一座特色鲜明、传承有序的非遗之城。目前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江苏省级非遗项目17项、无锡市级非遗项目25项,项目门类齐全、地方特色鲜明。其中“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项目被评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宜兴紫砂工艺厂被评定为国家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窑湖小镇位于宜兴张渚镇,景区围绕宜兴特有的山、水、陶、竹、茶等文化内涵元素,传承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人文沉淀。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现场


7月20日,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开幕式在江苏无锡宜兴窑湖小镇如期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雒树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古小玉,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夏心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志纯,无锡市人民政府市长赵建军,宜兴市人民政府市长胡小坚等,以及相关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参加开幕式。中央电视台播音指导敬一丹担任开幕式主持。


据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介绍,中国非遗保护年会以“打造非遗年度盛典,塑造非遗年度名片”为目标,秉持着“开一次年会,办一场大集”“办一场大集,兴一条街市”的理念,创新推出“非遗大集”,为非遗传承人和老百姓打造属于他们的非遗节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呈现出以下亮点:一是市集与展演紧密融合,打造沉浸式非遗展陈空间;二是发布非遗传播蓝皮书,聚焦非遗保护新成果;三是构建非遗学术交流平台,探索新时代非遗新使命;四是全媒体矩阵助力非遗展示,多元化传播吸引更多年轻受众。




王晓峰表示,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是文化和旅游部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年度重要任务,旨在系统梳理我国非遗保护年度工作,创新展示非遗与现代生活融合成果,高位打造非遗传承发展学术平台。“我们希望透过年会的举办,能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凝聚更多有识之士,为全国的非遗传承人、非遗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互学互鉴的平台,同时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来。”


开幕式上,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组织第三方科研机构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联合抖音、快手、淘天、京东等互联网平台编撰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蓝皮书2024》正式发布。该书基于各地区、各门类、各级非遗传承人、各项非遗活动的互联网传播数据,多方面总结归纳了2023年度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概况,梳理提炼了2023年度非遗传播工作特点,选取摘编了全国非遗传播典型案例,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非遗传播工作的相关建议,为做好非遗传播、宣传非遗保护传承成果、合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助力。


开幕式现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标识发布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标识也在开幕式上进行了发布。该标识外部为圆形,内部造型为中国早期出现的吉祥纹样之一的“方胜纹”。“方胜纹”具有连续延伸、无限变化的特点,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之美。标识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与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与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开幕式现场,安达组合首先带来了开场歌曲《宴歌》《四季赞》,展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蒙古族呼麦、蒙古族长调、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的无限魅力与不朽的生命力。发布环节间隙,非遗节目精彩不断。舞蹈《锡绣芳华》、昆曲《牡丹亭·游园》、洮泯花儿《不唱花儿心不甘》、建湖杂技荟萃《越古·淮今》等节目纷纷精彩上演,将无锡精微绣、昆曲、二郎山花儿、建湖杂技等非遗项目的独特风采一一呈现,上演了一场令人难忘的非遗盛会。



开幕式后,嘉宾前往非遗大集参观。来自全国各地数百项国家级、省市级代表性非遗项目,以馆、店、铺、摊、街、水域的立体展陈,将南北风土人情融进江南水乡,糅合传统文化的厚重感与新时代气息,让游览者沉浸式体验了一场非遗盛会。


此外,7月21日,以“新时代非遗新使命”为主题的年会论坛拉开序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领域数十位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共话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非遗保护传承的新使命、新趋势及新传播方式。


据悉,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无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宜兴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宜兴阳羡旅游集团执行。

分享:
相关内容
  • 习近平:在深化文化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我国文化发展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中华传统文化赋能民宿业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豪地宣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寻求文化享受也已成为如今大众旅游时代的一种风尚,人们期待通过旅游感知、体验、鉴赏和享受异地文化,探寻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旅不文,无文不旅”,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缘于无论是旅游消费,还是旅
  • 国学元素赋能宜兴玉龙潭明清古镇民宿
    ‌原来大约在二十年前,安徽、浙江一带,大量明清徽派建筑不断倒塌消亡。韩小龙先生,眼见古迹化灰,他心痛不已自此尽一己之全力,倾其所有财力保护明清徽派建筑。2011年开始这些古建迁徙复建保护工程逐渐开工,几经雕琢,便有了现在的宜兴玉龙潭明清古镇。复建之初韩先生考虑周详,以恢复和保护中堂为主,对“三雕”(石雕、木雕、砖雕)以及遗迹壁画完整移居,实现明清
  • 地方陶竹文化融入龙隐江南
    ‌    “龙隐江南”精品民宿坐落于宜兴张渚镇金家村,位于龙池山自行车公园內,一座座由农家住屋改造而成的小楼隐于山水之间,“庭院文化”彰显“隐逸”主题,竹、陶、茶、农生活体验悠哉悠哉。“纵有万般情怀,唯独小隐于野”。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江苏宜兴盛产陶,远在新石器时代,宜兴先民便开始烧制陶器。在这偌大庭院中,
相关推荐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中华传统文化赋能民宿业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豪地宣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寻求文化享受也已成为如今大众旅游时代的一种风尚,人们期待通过旅游感知、体验、鉴赏和享受异地文化,探寻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旅不文,无文不旅”,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缘于无论是旅游消费,还是旅
  • 国学元素赋能宜兴玉龙潭明清古镇民宿
    ‌原来大约在二十年前,安徽、浙江一带,大量明清徽派建筑不断倒塌消亡。韩小龙先生,眼见古迹化灰,他心痛不已自此尽一己之全力,倾其所有财力保护明清徽派建筑。2011年开始这些古建迁徙复建保护工程逐渐开工,几经雕琢,便有了现在的宜兴玉龙潭明清古镇。复建之初韩先生考虑周详,以恢复和保护中堂为主,对“三雕”(石雕、木雕、砖雕)以及遗迹壁画完整移居,实现明清
  • 地方陶竹文化融入龙隐江南
    ‌    “龙隐江南”精品民宿坐落于宜兴张渚镇金家村,位于龙池山自行车公园內,一座座由农家住屋改造而成的小楼隐于山水之间,“庭院文化”彰显“隐逸”主题,竹、陶、茶、农生活体验悠哉悠哉。“纵有万般情怀,唯独小隐于野”。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江苏宜兴盛产陶,远在新石器时代,宜兴先民便开始烧制陶器。在这偌大庭院中,
  • 打造东坡文化IP 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在宜兴开幕
    ‌前不久,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总体规划》。作为游径城市单元之一,江苏宜兴如何彰显文化特色?6月22日,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在宜兴窑湖小镇开幕,江苏无锡、徐州、常州、扬州四市就落实《“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总体规划》达成签约。据记载,苏东坡一生宦游四海,其晚年多次上表,请求卜居阳羡养老,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宜兴,便是念
文化赋能
热门内容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习近平:在深化文化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我国文化发展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
  • 善卷两次拒绝帝位折射出的道德文化
    ‌善卷,是尧舜时期的主要高士之一,唐尧和虞舜曾先后要将帝位禅让给他,但是都被他拒绝了。他因给后世留下丰富的道德文化遗产,而被尊为"德祖"。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善卷,先后拒绝尧与舜帝位禅让的行为,折射出哪些道德文化呢?一.尧帝拜为师,后又想禅让善卷,又名善绻,单卷,是湖南武陵人。他是我国上古时代主要文化代表人物之一,与许由齐名,以德著称。尧帝在
  • 东坡文化撬动宜兴银发经济
    千年以前,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终生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跨越千年,宜兴将苏东坡对阳羡山水的这份眷恋与情感植入到城市发展基因。“东坡文化传承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其成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22日,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秘书长方永江在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上
  • 蒋之奇与苏东坡鸡黍之约开启东坡宜兴情缘
    ‌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宜兴的秀美山水、质朴民风让苏东坡沉醉着迷、流连忘返。在宜兴,他开堂讲学、买田置业、捐玉造桥、写诗题词,甚至将家室子孙安置于此,希望终老归宿宜兴。苏东坡有百余篇诗文都涉及宜兴山水人物和风土人情。7月6日,由无锡市档案史
联系方式
  • 051081710132
  • 17895112112
  • ec2008e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