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宜兴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启动

2023-06-10 16:40 220 浏览

6月10日,2023宜兴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举行,副市长张毅参加活动。

  多年来,我市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手工艺技能的保护传承上开拓创新,以各种有益形式激发手艺人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在践行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社会化传承方面均有所建树,推动形成了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此次活动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赋能美好陶式生活”为主题,将文物和非遗相结合,旨在宣传展示新时代宜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成果和进展。活动中,“宜兴非遗数实融合提升”项目启动;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龙泉市博物馆签署“以茶会友·对话陶瓷——四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科战略新材研究院与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联合成立“紫砂科学与工程研究会实践基地”。此外,一批新书、文献馆、惠民服务项目和非遗主题精品线路同时亮相。

宜兴乌饭非遗文化

  活动中,张毅说,相关部门要以此次活动的举办为契机,不断提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民参与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创新有效的举措,把宜兴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不断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分享:
相关内容
  • 习近平:在深化文化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我国文化发展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中华传统文化赋能民宿业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豪地宣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寻求文化享受也已成为如今大众旅游时代的一种风尚,人们期待通过旅游感知、体验、鉴赏和享受异地文化,探寻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旅不文,无文不旅”,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缘于无论是旅游消费,还是旅
  • 国学元素赋能宜兴玉龙潭明清古镇民宿
    ‌原来大约在二十年前,安徽、浙江一带,大量明清徽派建筑不断倒塌消亡。韩小龙先生,眼见古迹化灰,他心痛不已自此尽一己之全力,倾其所有财力保护明清徽派建筑。2011年开始这些古建迁徙复建保护工程逐渐开工,几经雕琢,便有了现在的宜兴玉龙潭明清古镇。复建之初韩先生考虑周详,以恢复和保护中堂为主,对“三雕”(石雕、木雕、砖雕)以及遗迹壁画完整移居,实现明清
  • 地方陶竹文化融入龙隐江南
    ‌    “龙隐江南”精品民宿坐落于宜兴张渚镇金家村,位于龙池山自行车公园內,一座座由农家住屋改造而成的小楼隐于山水之间,“庭院文化”彰显“隐逸”主题,竹、陶、茶、农生活体验悠哉悠哉。“纵有万般情怀,唯独小隐于野”。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江苏宜兴盛产陶,远在新石器时代,宜兴先民便开始烧制陶器。在这偌大庭院中,
相关推荐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中华传统文化赋能民宿业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豪地宣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寻求文化享受也已成为如今大众旅游时代的一种风尚,人们期待通过旅游感知、体验、鉴赏和享受异地文化,探寻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旅不文,无文不旅”,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缘于无论是旅游消费,还是旅
  • 国学元素赋能宜兴玉龙潭明清古镇民宿
    ‌原来大约在二十年前,安徽、浙江一带,大量明清徽派建筑不断倒塌消亡。韩小龙先生,眼见古迹化灰,他心痛不已自此尽一己之全力,倾其所有财力保护明清徽派建筑。2011年开始这些古建迁徙复建保护工程逐渐开工,几经雕琢,便有了现在的宜兴玉龙潭明清古镇。复建之初韩先生考虑周详,以恢复和保护中堂为主,对“三雕”(石雕、木雕、砖雕)以及遗迹壁画完整移居,实现明清
  • 地方陶竹文化融入龙隐江南
    ‌    “龙隐江南”精品民宿坐落于宜兴张渚镇金家村,位于龙池山自行车公园內,一座座由农家住屋改造而成的小楼隐于山水之间,“庭院文化”彰显“隐逸”主题,竹、陶、茶、农生活体验悠哉悠哉。“纵有万般情怀,唯独小隐于野”。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江苏宜兴盛产陶,远在新石器时代,宜兴先民便开始烧制陶器。在这偌大庭院中,
  • 打造东坡文化IP 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在宜兴开幕
    ‌前不久,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总体规划》。作为游径城市单元之一,江苏宜兴如何彰显文化特色?6月22日,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在宜兴窑湖小镇开幕,江苏无锡、徐州、常州、扬州四市就落实《“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总体规划》达成签约。据记载,苏东坡一生宦游四海,其晚年多次上表,请求卜居阳羡养老,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宜兴,便是念
文化赋能
热门内容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习近平:在深化文化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我国文化发展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
  • 善卷两次拒绝帝位折射出的道德文化
    ‌善卷,是尧舜时期的主要高士之一,唐尧和虞舜曾先后要将帝位禅让给他,但是都被他拒绝了。他因给后世留下丰富的道德文化遗产,而被尊为"德祖"。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善卷,先后拒绝尧与舜帝位禅让的行为,折射出哪些道德文化呢?一.尧帝拜为师,后又想禅让善卷,又名善绻,单卷,是湖南武陵人。他是我国上古时代主要文化代表人物之一,与许由齐名,以德著称。尧帝在
  • 蒋之奇与苏东坡鸡黍之约开启东坡宜兴情缘
    ‌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宜兴的秀美山水、质朴民风让苏东坡沉醉着迷、流连忘返。在宜兴,他开堂讲学、买田置业、捐玉造桥、写诗题词,甚至将家室子孙安置于此,希望终老归宿宜兴。苏东坡有百余篇诗文都涉及宜兴山水人物和风土人情。7月6日,由无锡市档案史
  • 东坡文化撬动宜兴银发经济
    千年以前,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终生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跨越千年,宜兴将苏东坡对阳羡山水的这份眷恋与情感植入到城市发展基因。“东坡文化传承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其成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22日,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秘书长方永江在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上
联系方式
  • 051081710132
  • 17895112112
  • ec2008e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