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 点靓宜兴

2024-08-13 16:11 231 浏览

‌7月20日,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开幕,宜兴紫砂、惠山泥人、无锡精微绣等一批本地非遗项目受到关注,充分展示了无锡人文魅力。而在不到一个月前,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6月22日开幕,擦亮了“苏东坡第二故乡”的宜兴城市新形象。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气息相结合,接连两场高规格的全国性文化活动落子无锡在宜兴举办,成为锡宜一体探索新时代人文经济发展新实践的有力助推。


由无锡市歌舞剧院带来的舞蹈《锡绣芳华》,创造性展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无锡精微绣,在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开幕式上惊艳亮相,让观众沉浸在“最江南”意境之中。


传统文化点“靓”城市。目前,无锡非遗代表性项目379项、传承人587人,2023年非遗及周边产业销售规模超250亿元,带动就业16.5万人,尤其是“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项目被评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


丰富的非遗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此次年会落子无锡并由宜兴承办的最大底气所在。“宜兴陶瓷历史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而且整个产业链非常完善,形成了丰富多元的传统工艺积淀。”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说。


非遗年会宜兴窑湖小镇


近年来,无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批龙头项目的引领带动文旅产业加速崛起。文旅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为高规格会议举办提供了完善配套。两次活动的举办所在地窑湖小镇,便是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总投资130亿元的这一文旅项目区别于传统景区,主打多元主题,融合了宜兴陶、竹、茶等特色元素,尤其注重非遗文化、东坡文化、民俗文化等在地文化的转化。同时,窑湖小镇拥有10万平方米的国际会展中心,规模达到目前全国景区最大。


馆、店、铺、摊、街、水域……充满江南韵味的特色建筑群成为此次非遗大集对外展示的最佳舞台。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项国家级、省市级代表性非遗项目进行立体展陈,将南北风土人情融进江南水乡。如“水韵江南”板块,利用窑湖小镇水域景观,打造水上非遗市集,集中展示了江苏省非遗保护成果。


全媒体传播矩阵、多元化传播、吸引更多年轻受众是此次年会的一大亮点。其中,抖音线上搭建了“dou见非遗”会场,@八即是美、@葛军陶坊等多位抖音紫砂电商创作者,通过短视频集中展示传统非遗技艺和传承故事。


如今,数字赋能下,宜兴紫砂蹚出了“非遗+直播”新路子,不仅实现了“静态传承”,更是很好诠释了何为“动态传承”,与此次非遗保护年会主题“守正创新,赓续薪火”尤为吻合。在紫砂小镇丁蜀,这里已吸引10多万从业者涌入,一大批新锐文化创意人才持续涌现。成立于2020年的全国首个紫砂产业抖音直播基地,如今入驻企业8124家、直接从业人员超5.5万人,创造了紫砂销售规模的指数级增长。不仅如此,宜兴文化龙头企业江苏卓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还玩起了紫砂元宇宙、数字版权等,让传统技艺走出了“新时尚”。


同样,将东坡文化的精神内涵传达给更多的年轻人,宜兴加快打造茶—陶文化产业链,挖掘宜兴旅游潜力,推出一系列文创产品,包括小团扇、桌摆小相框、徽章、异形抱枕、帆布袋等。


推动“非遗+旅游”,打造更多的非遗工坊、体验空间、特色景区等,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此次年会的一大重点。“得知要来宜兴,我非常激动,此前在茶博会上就了解到宜兴茶、宜兴紫砂。”白族三道茶非遗传承人董寿春说,他希望能通过此次年会平台,实现非遗文化的交流,推动宜兴紫砂与云南茶深化合作。


此次年会发布了2023年度“最具传播影响力的非遗活动”,2023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暨惠山泥人文化艺术节榜上有名。近年来,无锡推出非遗主题精品游线,精心打造“乐游无锡·非遗购物节”等,把非遗项目串珠成链,让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

非遗年会宜兴窑湖小镇


文旅融合


城市IP“火出圈”


一座城市的崛起与繁荣,离不开一以贯之、历久弥新的城市人文精神。在宜兴,陶瓷文化、东坡文化、非遗文化等名片已融入城市发展基因。接连承办两次全国性文化活动,成为展示宜兴形象、争取文旅出圈、带动消费升温的重要契机。


在19日、20日两个晚上,记者在现场看到,窑湖小镇可谓是人山人海,全国非遗的集中展示、展演,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让窑湖小镇这一全新文旅项目迅速“火出圈”。


文化引领下,旅游热度持续提升。在今年“五一”假期,宜兴县域旅游客流增幅省内第一。不久前,宜兴还入选途牛全国十大县域旅游热门目的地,全国排名第二、省内排名第一。为最大限度放大活动效应,持续增强宜兴文旅产业吸引力,宜兴正打通大文化与大旅游、大生态、大健康、大产业等融合路径。


围绕东坡文化,依托“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宜兴持续完善提升东坡书院、东坡海棠园设施、展陈,并与周边文旅景点融合发展,加快开放“东坡文化驿站”等一批新型文化空间。加快非遗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借助年会平台,架起与全国非遗项目交流桥梁的同时,将好的非遗项目引进景区。”窑湖小镇销售总监李新介绍,目前,黔北地区的独竹漂、宜兴龙窑展示馆等非遗已落户小镇。


会展业对发展地方经济、提升城市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两次大规模文化活动的承办,也为宜兴围绕“文旅+会展”创新发展模式提供了思路,打造特色会展IP,延伸文旅产业链。区别于一二线城市,宜兴下一步将与区域特色资源、人文等充分融合,打造差异化特色会展品牌。

分享:
相关内容
  • 习近平:在深化文化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我国文化发展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中华传统文化赋能民宿业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豪地宣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寻求文化享受也已成为如今大众旅游时代的一种风尚,人们期待通过旅游感知、体验、鉴赏和享受异地文化,探寻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旅不文,无文不旅”,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缘于无论是旅游消费,还是旅
  • 国学元素赋能宜兴玉龙潭明清古镇民宿
    ‌原来大约在二十年前,安徽、浙江一带,大量明清徽派建筑不断倒塌消亡。韩小龙先生,眼见古迹化灰,他心痛不已自此尽一己之全力,倾其所有财力保护明清徽派建筑。2011年开始这些古建迁徙复建保护工程逐渐开工,几经雕琢,便有了现在的宜兴玉龙潭明清古镇。复建之初韩先生考虑周详,以恢复和保护中堂为主,对“三雕”(石雕、木雕、砖雕)以及遗迹壁画完整移居,实现明清
  • 地方陶竹文化融入龙隐江南
    ‌    “龙隐江南”精品民宿坐落于宜兴张渚镇金家村,位于龙池山自行车公园內,一座座由农家住屋改造而成的小楼隐于山水之间,“庭院文化”彰显“隐逸”主题,竹、陶、茶、农生活体验悠哉悠哉。“纵有万般情怀,唯独小隐于野”。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江苏宜兴盛产陶,远在新石器时代,宜兴先民便开始烧制陶器。在这偌大庭院中,
相关推荐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中华传统文化赋能民宿业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豪地宣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寻求文化享受也已成为如今大众旅游时代的一种风尚,人们期待通过旅游感知、体验、鉴赏和享受异地文化,探寻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旅不文,无文不旅”,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缘于无论是旅游消费,还是旅
  • 国学元素赋能宜兴玉龙潭明清古镇民宿
    ‌原来大约在二十年前,安徽、浙江一带,大量明清徽派建筑不断倒塌消亡。韩小龙先生,眼见古迹化灰,他心痛不已自此尽一己之全力,倾其所有财力保护明清徽派建筑。2011年开始这些古建迁徙复建保护工程逐渐开工,几经雕琢,便有了现在的宜兴玉龙潭明清古镇。复建之初韩先生考虑周详,以恢复和保护中堂为主,对“三雕”(石雕、木雕、砖雕)以及遗迹壁画完整移居,实现明清
  • 地方陶竹文化融入龙隐江南
    ‌    “龙隐江南”精品民宿坐落于宜兴张渚镇金家村,位于龙池山自行车公园內,一座座由农家住屋改造而成的小楼隐于山水之间,“庭院文化”彰显“隐逸”主题,竹、陶、茶、农生活体验悠哉悠哉。“纵有万般情怀,唯独小隐于野”。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江苏宜兴盛产陶,远在新石器时代,宜兴先民便开始烧制陶器。在这偌大庭院中,
  • 打造东坡文化IP 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在宜兴开幕
    ‌前不久,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总体规划》。作为游径城市单元之一,江苏宜兴如何彰显文化特色?6月22日,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在宜兴窑湖小镇开幕,江苏无锡、徐州、常州、扬州四市就落实《“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总体规划》达成签约。据记载,苏东坡一生宦游四海,其晚年多次上表,请求卜居阳羡养老,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宜兴,便是念
文化赋能
热门内容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习近平:在深化文化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我国文化发展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
  • 善卷两次拒绝帝位折射出的道德文化
    ‌善卷,是尧舜时期的主要高士之一,唐尧和虞舜曾先后要将帝位禅让给他,但是都被他拒绝了。他因给后世留下丰富的道德文化遗产,而被尊为"德祖"。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善卷,先后拒绝尧与舜帝位禅让的行为,折射出哪些道德文化呢?一.尧帝拜为师,后又想禅让善卷,又名善绻,单卷,是湖南武陵人。他是我国上古时代主要文化代表人物之一,与许由齐名,以德著称。尧帝在
  • 蒋之奇与苏东坡鸡黍之约开启东坡宜兴情缘
    ‌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宜兴的秀美山水、质朴民风让苏东坡沉醉着迷、流连忘返。在宜兴,他开堂讲学、买田置业、捐玉造桥、写诗题词,甚至将家室子孙安置于此,希望终老归宿宜兴。苏东坡有百余篇诗文都涉及宜兴山水人物和风土人情。7月6日,由无锡市档案史
  • 东坡文化撬动宜兴银发经济
    千年以前,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终生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跨越千年,宜兴将苏东坡对阳羡山水的这份眷恋与情感植入到城市发展基因。“东坡文化传承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其成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22日,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秘书长方永江在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上
联系方式
  • 051081710132
  • 17895112112
  • ec2008e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