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化 提升内涵 宜兴芳庄焕生机

2024-09-29 16:06 206 浏览

‌在江苏这片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土地上,传统村落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绿水青山之间。芳庄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的一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勃勃生机。

芳庄村坐落于徐舍镇西陲,潘芳公路穿村而过,东临戈潘公路,交通便捷。村域总面积6.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172人。近年来,我村先后获得了中国传统村落、江苏省传统村落、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江苏省休闲农业精品村、江苏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江苏省健康村、江苏省民主法制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历史文化底蕴

芳庄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是江南地区历史悠久的村落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唐宋时期,这里就有三郡马六解元三省元之称,明清时期进士十多人,兄弟进士、父子进士成为地方美谈,近代又涌现了很多为国家、为民族的仁人志士和国家栋梁,是典型的继承了孔孟之道的耕读传家古村落。

随着岁月的流逝,虽然历经沧桑变迁,但芳庄村依然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如明清时期的福田桥、水码头、吴泽桥、老布政故居、芳庄老街、村民古宅等,它们都见证了村庄的兴衰更替,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此外,芳庄村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民间技艺,如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羊肉烹饪技术以及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热昏等,这些传统技艺在村民们的传承下得以延续和发展,成为芳庄村独特的文化符号。


保护与发展举措

制度保障,科学管理

芳庄村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村级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组建工作小组,通过全面摸查村域内资源底数,落实分区保护。同时,制定详细的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内容和保护措施,加强对历史遗迹的修缮和保护,确保传统村落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得到完整传承。


文化挖掘,内涵提升

芳庄村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如传统技艺、民间故事等,整合芳庄老街,水码头、百步三桥、芳溪十景等文化古迹,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古体风格,针对区域布局、功能设置、美化亮化等进行精心设计,修缮芳庄、芳中百年老房,改造“将军楼”作为村史馆;整修芳庄老街,从“老街广场”到“芳西官埠”、“老街广场”到“龙潭夜月”东西路段配合老街风格整体提升改造;对福田桥、水码头等明清时期的古桥碑文全部拓片保护、活化利用;挖掘“芳庄十景”文化项目,以芳溪十景古诗为基础,规划将芳庄十景落地修复项目,打造“芳庄新十景”。


2023第六届芳庄宜羊节活动


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芳庄村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传承芳庄羊肉文化,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村民收入水平,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中,实现了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承的双赢。2023第六届徐舍芳庄宜羊节,通过以特色美食为载体,组织“1+N”系列活动,用实景、实绩展示强产业、优生态、美人文的丰硕成果。在开幕式现场,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钱怡正式为我村“中国传统村落”揭牌,中国新闻网、江苏经济报、无锡观察等多家媒体报道。


实践成效显著

近年来,芳庄村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一方面,加大对历史文化景观的修复和保护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村庄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工作,将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深度融合。同时,还将注重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环保意识,共同营造和谐美丽的乡村环境。芳庄村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弘扬,成为了一张亮丽的名片。


宜兴芳庄村


经过一系列的保护与发展举措,芳庄村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历史文化古迹得到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村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芳庄村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村集体收入也逐年增长。2023年村民人均可分配收入达3.9万元,同比增长10%;村经营性收入211.53万元,同比增长24.4%;村经济总收入达896.34万元,同比增17.4%,致富带动效应明显。

芳庄村的故事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传统与现代交织共生,古老的文化遗产在保护中焕发新的生机。未来,芳庄村将继续坚持保护与发展的双赢之路,让传统村落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分享:
相关内容
  • 习近平:在深化文化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我国文化发展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中华传统文化赋能民宿业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豪地宣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寻求文化享受也已成为如今大众旅游时代的一种风尚,人们期待通过旅游感知、体验、鉴赏和享受异地文化,探寻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旅不文,无文不旅”,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缘于无论是旅游消费,还是旅
  • 国学元素赋能宜兴玉龙潭明清古镇民宿
    ‌原来大约在二十年前,安徽、浙江一带,大量明清徽派建筑不断倒塌消亡。韩小龙先生,眼见古迹化灰,他心痛不已自此尽一己之全力,倾其所有财力保护明清徽派建筑。2011年开始这些古建迁徙复建保护工程逐渐开工,几经雕琢,便有了现在的宜兴玉龙潭明清古镇。复建之初韩先生考虑周详,以恢复和保护中堂为主,对“三雕”(石雕、木雕、砖雕)以及遗迹壁画完整移居,实现明清
  • 地方陶竹文化融入龙隐江南
    ‌    “龙隐江南”精品民宿坐落于宜兴张渚镇金家村,位于龙池山自行车公园內,一座座由农家住屋改造而成的小楼隐于山水之间,“庭院文化”彰显“隐逸”主题,竹、陶、茶、农生活体验悠哉悠哉。“纵有万般情怀,唯独小隐于野”。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江苏宜兴盛产陶,远在新石器时代,宜兴先民便开始烧制陶器。在这偌大庭院中,
相关推荐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中华传统文化赋能民宿业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豪地宣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寻求文化享受也已成为如今大众旅游时代的一种风尚,人们期待通过旅游感知、体验、鉴赏和享受异地文化,探寻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旅不文,无文不旅”,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缘于无论是旅游消费,还是旅
  • 国学元素赋能宜兴玉龙潭明清古镇民宿
    ‌原来大约在二十年前,安徽、浙江一带,大量明清徽派建筑不断倒塌消亡。韩小龙先生,眼见古迹化灰,他心痛不已自此尽一己之全力,倾其所有财力保护明清徽派建筑。2011年开始这些古建迁徙复建保护工程逐渐开工,几经雕琢,便有了现在的宜兴玉龙潭明清古镇。复建之初韩先生考虑周详,以恢复和保护中堂为主,对“三雕”(石雕、木雕、砖雕)以及遗迹壁画完整移居,实现明清
  • 地方陶竹文化融入龙隐江南
    ‌    “龙隐江南”精品民宿坐落于宜兴张渚镇金家村,位于龙池山自行车公园內,一座座由农家住屋改造而成的小楼隐于山水之间,“庭院文化”彰显“隐逸”主题,竹、陶、茶、农生活体验悠哉悠哉。“纵有万般情怀,唯独小隐于野”。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江苏宜兴盛产陶,远在新石器时代,宜兴先民便开始烧制陶器。在这偌大庭院中,
  • 打造东坡文化IP 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在宜兴开幕
    ‌前不久,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总体规划》。作为游径城市单元之一,江苏宜兴如何彰显文化特色?6月22日,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在宜兴窑湖小镇开幕,江苏无锡、徐州、常州、扬州四市就落实《“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总体规划》达成签约。据记载,苏东坡一生宦游四海,其晚年多次上表,请求卜居阳羡养老,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宜兴,便是念
文化赋能
热门内容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习近平:在深化文化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我国文化发展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
  • 善卷两次拒绝帝位折射出的道德文化
    ‌善卷,是尧舜时期的主要高士之一,唐尧和虞舜曾先后要将帝位禅让给他,但是都被他拒绝了。他因给后世留下丰富的道德文化遗产,而被尊为"德祖"。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善卷,先后拒绝尧与舜帝位禅让的行为,折射出哪些道德文化呢?一.尧帝拜为师,后又想禅让善卷,又名善绻,单卷,是湖南武陵人。他是我国上古时代主要文化代表人物之一,与许由齐名,以德著称。尧帝在
  • 蒋之奇与苏东坡鸡黍之约开启东坡宜兴情缘
    ‌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宜兴的秀美山水、质朴民风让苏东坡沉醉着迷、流连忘返。在宜兴,他开堂讲学、买田置业、捐玉造桥、写诗题词,甚至将家室子孙安置于此,希望终老归宿宜兴。苏东坡有百余篇诗文都涉及宜兴山水人物和风土人情。7月6日,由无锡市档案史
  • 东坡文化撬动宜兴银发经济
    千年以前,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终生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跨越千年,宜兴将苏东坡对阳羡山水的这份眷恋与情感植入到城市发展基因。“东坡文化传承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其成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22日,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秘书长方永江在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上
联系方式
  • 051081710132
  • 17895112112
  • ec2008e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