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宜兴东坡文化标识全方位打造东坡文化IP

2024-07-04 17:07 911 浏览

  为丰富宜兴东坡文化标识、全方位打造东坡文化IP,在6月22日举行的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开幕式上,以短视频的方式发布了“宜兴东坡游径”和新书《东坡眷恋的宜兴》。

  从同道交游、游览山水,到买田置业、安置家眷,再到编户落籍,东坡游径对整个宜兴地区乃至江南地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宜兴东坡游径”通过挖掘城市中的东坡文化元素,串联东坡在宜兴足迹,展现东坡与宜兴的深厚情缘,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标识,带领大家在游览中感受东坡对宜兴的眷恋。按照“腹有诗书气自华”感东坡初心、“一蓑烟雨任平生”觅东坡足迹和“吾心安处是吾乡”忆东坡情怀三个主题,“宜兴东坡游径”形成了三条不同风格的城市文化游径,从文化传承、遗迹保护、内涵阐释等方面打造东坡主题游径城市单元,讲述东坡在宜兴的故事。其中,线路一在参观《阳羡帖》真迹展览、探寻东坡书院、漫步海棠园赏东坡海棠中,感受东坡“买田阳羡”的初心;线路二通过泛舟窑湖小镇、行走蜀山古南街、观赏东坡提梁壶中,重觅东坡足迹;线路三选取竹海、善卷洞、雅达—东坡阁三个景点,让游客在自然山水中欣赏东坡惦念千年的阳羡风光,绵延他与宜兴的不解情缘。

宜兴东坡文化

  宜兴拥有丰厚的东坡文化遗产及其文化传承脉络,如单家巷、蜀山、东坡书院、阳羡茶、国山碑、祝陵河、芙蓉山、蛟桥及诗词书法等。《东坡眷恋的宜兴》一书,从苏东坡留下的百余篇诗文中,提取与宜兴有关的山水、人物、风土人情元素,以苏东坡在宜兴的典故、遗存、足迹为线索,带领读者以四季为序,感受宜兴这座城市的山水之美、风物之美和人情之美。该书由宜兴市融媒体中心、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共同出品,于去年12月启动创作工作,精挑宜兴市融媒体中心40多名骨干人员组建编写团队,前后历时半年,通访了全市各板块、相关部门,采写100多个与东坡有关的元素,并经多次议稿,按照“春”“夏”“秋”“冬”四个篇章,集中呈现宜兴特有的东坡文化IP。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为该书作序,他认为该书追寻东坡先生在宜兴的足迹,生动形象地展示现时代宜兴的山水人文风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是对东坡先生的一种深深的眷恋。

分享:
相关内容
  • 人民日报:江苏宜兴发布苏东坡主题旅游路线
    ‌展览《阳羡帖》真迹的宜兴市博物馆,苏东坡买田讲学的东坡书院、亲手栽种海棠的东坡海棠园……这个夏天,在江苏宜兴,不少游客深度体验了东坡文化之美。今年6月,宜兴发布了3条“东坡游径”,串珠成链地讲述苏东坡的宜兴故事,为文旅融合发展赋能。日前,记者沿着其中一条路线实地探访,感受“东坡游径”的文化味道。“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一首《菩
  • 弘扬“东坡文化 ”讲好“东坡故事”
    ‌千年以前,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终生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跨越千年,宜兴将苏东坡对阳羡山水的这份眷恋与情感植入到城市发展基因。“东坡文化传承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其成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22日,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秘书长方永江在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
  • 蒋之奇与苏东坡鸡黍之约开启东坡宜兴情缘
    ‌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宜兴的秀美山水、质朴民风让苏东坡沉醉着迷、流连忘返。在宜兴,他开堂讲学、买田置业、捐玉造桥、写诗题词,甚至将家室子孙安置于此,希望终老归宿宜兴。苏东坡有百余篇诗文都涉及宜兴山水人物和风土人情。7月6日,由无锡市档案史
  • 苏东坡诗词中的人生
    ‌生命,是一树花开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春景》诗人寥寥几笔,便将一幅生动又宁静的乡村图景呈现在读者眼前,让我们的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花褪残红象征时光流逝,令人惆怅,但是青杏的出现又冲淡了先前的伤感。其实,花谢
  • 苏东坡诗词中的命运
    ‌所有偶然,也是必然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的一生,辗转各处,像什么呢?正像到处飞的鸟类。到处飞是鸟的命运,各处奔波是人的命运,我们在哪里留下痕迹,停留何处,都是偶然,也是必然。无常,是人生本来的称谓。曾经亲密无
相关推荐
东坡文化
热门内容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习近平:在深化文化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我国文化发展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
  • 善卷两次拒绝帝位折射出的道德文化
    ‌善卷,是尧舜时期的主要高士之一,唐尧和虞舜曾先后要将帝位禅让给他,但是都被他拒绝了。他因给后世留下丰富的道德文化遗产,而被尊为"德祖"。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善卷,先后拒绝尧与舜帝位禅让的行为,折射出哪些道德文化呢?一.尧帝拜为师,后又想禅让善卷,又名善绻,单卷,是湖南武陵人。他是我国上古时代主要文化代表人物之一,与许由齐名,以德著称。尧帝在
  • 东坡文化撬动宜兴银发经济
    千年以前,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终生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跨越千年,宜兴将苏东坡对阳羡山水的这份眷恋与情感植入到城市发展基因。“东坡文化传承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其成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22日,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秘书长方永江在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上
  • 蒋之奇与苏东坡鸡黍之约开启东坡宜兴情缘
    ‌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宜兴的秀美山水、质朴民风让苏东坡沉醉着迷、流连忘返。在宜兴,他开堂讲学、买田置业、捐玉造桥、写诗题词,甚至将家室子孙安置于此,希望终老归宿宜兴。苏东坡有百余篇诗文都涉及宜兴山水人物和风土人情。7月6日,由无锡市档案史
联系方式
  • 051081710132
  • 17895112112
  • ec2008e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