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一门艺术

2022-07-06 22:19 474 浏览

西医是科技,中医的艺术。

紫砂行业的“大师”,有关部门评定的有100多位,那他们真的对的上大师名号吗?据我所知,名副其实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是占了好时机,代工、敲章、商业收徒一通变现操作可让其“名利双收”。中医界何尝又不是呢?精通山医命卜相、辩证治症的传统中医又有几人?

绝大多数人对中医的治病效果是持半信半疑的态度,或者是西医之外的一种补充。这完全是因为半瓶水中医造成的。开方子一开几十种,没有道理地胡开,以为知道中药的治疗用途、有毒没毒就够了。

中医命理学

此外,中医诊疗效果缺少西医那种评判标准,西医能通过仪器和化学试剂,出具放射诊断报告、化验单等数据,中医没有。因为中医小部分是在三维空间大部分是在更高维度空间改变病情(例:西医只知道有血不知道有气的存在),中医特别是道医没有办法出具报告。但中医可以治好病,甚至是治好未来的病,这个治病的结果难道不就是病人最希望得到的吗?

一幅画的好坏,普通人为什么很难作出判断?因为审美不在一个维度上。中医也是一样,它是一门时空艺术或者说天地人哲学,能研究明白的一定是“艺术家”。

分享:
相关内容
  • 为什么说西医还是有点用的
    平衡是东方思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任何事物分为阴阳,如果说西方数理化的突破性发展是一面,那另一面就是不去改变自然,在维持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科技进步往往让人兴奋,但过度的科技进步一定会对自然造成破坏。东方思维只能针对东方思维的问题去寻找解决方案,西方思维下过度科技进步造成的地球创伤也只能靠西方思维下方法去解决,这就导致了更“卷”的科技
  • 过敏性鼻炎怎么治愈
    但凡过敏,大多与阳气不足有关,比如秋季鼻炎。鼻炎的典型症状是打喷嚏、流鼻涕,实际上,这都是身体在驱邪。中医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外邪来犯时,若体内正气足,就能够一鼓作气将“邪气”排出去,但若是正气不足,不能一下子排出去,气道就会被痰堵住,人就会时不时地打一下喷嚏,流一下鼻涕。苍术季节性鼻炎发作,大多是体内痰饮被引动。而体内有痰饮,就是
  • 糖尿病和糖足的辩证思维
    糖尿病的产生主要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比如睡前吃食物,特别是宵夜,经常服用西药,很少运动等等。西医认为控制血糖就可以了,实际上验血时看到的血糖浓度下降 ,并非是身体内的血糖变少了。因为降血糖药只能降上半身的血糖 , 无法降下半身的血糖 。病患使用降血糖的西药而造成大量的血糖累积在双脚上 , 因此而破坏血管以及血液的循环 , 才会出现伤口不易愈合的现象,
  • 中暑中的热射病辩证思维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heatstroke
  • 太阳病药简力专的经方
    有汗:太阳中风的话一定有出汗症状,怕风吹、头痛发烧,头和肌肉痛不痛因人而异,这时都可以用桂枝汤,如有咳嗽气喘时加些厚朴杏仁就可以了。当太阳中风背后颈部发硬或者脸部发麻的时候,可以在桂枝汤里加入葛根。葛根是乙木,攀附在参天甲木上,吸水能力很强。桂枝汤没有办法把水代谢掉,葛根会把新的水提上来,把旧的水排出去。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的话,葛根一般是
相关推荐
中华道医
热门内容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习近平:在深化文化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我国文化发展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
  • 善卷两次拒绝帝位折射出的道德文化
    ‌善卷,是尧舜时期的主要高士之一,唐尧和虞舜曾先后要将帝位禅让给他,但是都被他拒绝了。他因给后世留下丰富的道德文化遗产,而被尊为"德祖"。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善卷,先后拒绝尧与舜帝位禅让的行为,折射出哪些道德文化呢?一.尧帝拜为师,后又想禅让善卷,又名善绻,单卷,是湖南武陵人。他是我国上古时代主要文化代表人物之一,与许由齐名,以德著称。尧帝在
  • 蒋之奇与苏东坡鸡黍之约开启东坡宜兴情缘
    ‌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宜兴的秀美山水、质朴民风让苏东坡沉醉着迷、流连忘返。在宜兴,他开堂讲学、买田置业、捐玉造桥、写诗题词,甚至将家室子孙安置于此,希望终老归宿宜兴。苏东坡有百余篇诗文都涉及宜兴山水人物和风土人情。7月6日,由无锡市档案史
  • 东坡文化撬动宜兴银发经济
    千年以前,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终生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跨越千年,宜兴将苏东坡对阳羡山水的这份眷恋与情感植入到城市发展基因。“东坡文化传承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其成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22日,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秘书长方永江在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上
联系方式
  • 051081710132
  • 17895112112
  • ec2008e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