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竹海美文精选一

2024-06-20 10:57 191 浏览

‌宜兴有一片海


在江南陶都,我惊诧于宜兴那一片秀山丽水,灵谷洞的神奇、龙背山的大美、团氿湖的澄澈、大觉寺的清净,还有善卷洞的迷人、梁祝文化的经典,一把把古色古香的紫砂茶壶泡出了阳羡茶的优雅和岁月的醇香……这一切都无不使人流连忘返,心生艳羡。但走进宜业、宜居、宜游且最适宜诗兴大发的宜兴,最让我为之深深震撼的却是那一片硕大无朋的竹林,不,应该说是一片偌大的海,比我所想象的海洋还要辽阔的竹海!

宜兴竹海

我出生于无竹或少竹的里下河平原地区,自幼受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对“梅兰竹菊”中的“竹”怀有一份近乎偏执的喜爱。从开始接触、慢慢欣赏、渐渐读懂邻县郑板桥的《竹石》开始,那一幅墨色游走于宣纸之上,留下骨骼清奇的竹子图画,便镌刻在我的脑海之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子就此成为我终身膜拜的精神图腾。真的羡慕并向往那些与竹为邻的人家,可以时时刻刻看每一竿竹子挺立在时光深处,岁月便有了清凉和古韵。似水流年漫漶成鲜绿的叶片,置身其中,便觉得人也成了竹子,自带翠绿。什么时候我也能与竹为邻,为平凡的日子增添些含蓄蕴藉的深意?但这样美好的心思只能在梦中自慰,现实里我尚未与任何一片竹林有过亲密接触,直到有幸得见宜兴竹海。


那一年,我随胡弦、姜桦等一众诗人走进宜兴市区西南部丘陵地区那一处蔚为壮观的竹的海洋,仿佛身体在瞬间被绿的电流击中一般,小我的欲望顿时被翠色掏空。这是一片怎样的版图?1300多公顷的山地,生长着毛竹、苦竹、水竹、墨竹等30多个品种的竹子,这可是我此前闻所未闻的。其中更有象征着爱情的凤尾竹以及忠贞不渝的斑竹、扶老携幼的黄杆哺鸡竹等稀罕竹类,它们像宜兴的一个个姓竹的公民,神秘、团结而又敞开。一竿竿青竹用植物中的简体字,在一支支无题的颂歌中,写下了宜兴人对山水、对生态的理解、诠释和热爱,人与自然的启迪包含其中,让江南小城一步步接近了童话或传奇的高度。


在我眼中,宜兴竹海是绿的领地、花的家园、风的世界、鸟的天堂。在这里,一枝枝翠竹修长挺拔,青绿的叶片自在摇曳,那婆娑的模样恰好映衬了阳光的可人,每一片都像爱人的目光脉脉含情。一阵阵山风吹过,竹海涌起奇妙的涛声,像生命的歌在山间回响。而尘世的喧嚣望而却步,人间虚构的剧本被大自然的手撕碎,空灵、澄明的宜兴,遍地栽种着美与哲学的范本,依山傍水的竹林,撑起一方无与伦比的天空。


诗人们在竹海漫游,一边拾级而上,一边用手轻摇竹竿,与梢头的鸟儿逗乐。有人踮起脚尖,作攀援竹枝的样子,仿佛要与竹尖的蓝天一争高低;有人在竹荫下喃喃自语,细一听却是在现场吟哦写竹的诗句;有人摘下几片青青的竹叶,灵巧地叠出一只小船,投放在竹林边的溪水之中,小船带着一种祝福和希望向着远方渐渐远去……诗人们在这“天然氧吧”里畅想竹海的四季美景,如同听到了春笋萌生节节拔高的声音,看到了夏竹葳蕤随风蹁跹的舞姿,而秋天的竹叶由翠转黄继而片片洒落恰似遍地生金,若是冬雪过后走进竹林,白绿相间,翠竹傲然,别有一番景致和情趣。那一次,我站在竹海景区最高峰的黄塔顶俯视,翠竹随山势绵延,万顷碧波荡漾,真正领略了“夹道万竿成绿海”的壮美。风过竹林,岁月留香,便觉得净与静是宜兴不可复制的标本,它用竹枝一样的手指感应大自然的召唤,原生态的梦想化成眼前的画卷足以让世界刮目相看。


宜兴竹海里有当地乡贤、著名书画家吴冠中所题的同名匾额,也有中国著名雕塑艺术大师吴为山设计的“竹韵”和“米芾拜石”铜像,园中还有“东坡咏竹”的雕塑以及著名书法家尉天池所书的“竹报平安”石刻,每天都会吸引众多游人与之合影留念。据说奥斯卡获奖影片《卧虎藏龙》曾在宜兴竹海拍摄外景,这就更加赢得四方游客的青睐。而我最喜欢的是竹文化长廊中那些历代写竹、颂竹的诗词歌赋,它们像另一片海洋渲染着竹的风华、竹的神韵,氤氲着千古传承的温馨和美好。这就像宜兴竹海里的另一景点“太湖之源”,让一切的风景和风骨都有了源头和方向。我想,竹海里的每一棵竹子都如同我们灵魂的故乡,值得用朝圣般的心情敬仰,并努力模拟竹的样子,或者与竹相依,聆听生命的海潮,从竹海深处,发出惊世骇俗的轰鸣,那是一种感恩,一种生命的节气和风度。


王 垄《宜兴有一片海》(原题为“宜兴亦有一片海”)发表于《宜兴茶》文化季刊2024年8月夏之卷总第41期。

分享:
相关内容
  • 宜兴张公洞风景区
    ‌张公洞,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兴“三奇”之一。位于宜兴城西南约22公里的孟峰山麓,距东北的无锡市60多公里。该洞具大小洞穴达72个,各洞的温度又不相同,素有“海内奇观”之称。相传汉代张道陵曾在此修道,唐代张果老在此隐居,故称张公洞。张公洞景区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庚桑楚隐居盂峰山洞修道,因得名庚桑洞。汉天师张道陵早期亦曾在此洞修炼传道
  • 宜兴善卷洞风景区
    ‌善卷洞风景区位于江苏省宜兴市西南约25公里的螺岩山中,占地面积约0.61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溶洞旅游起源处、中国梁山伯祝英台之乡、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也是宜兴“三奇”之首。景区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洞景巧夺天工,素有“万古灵迹”、“欲界仙都”之称。基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大力开展“旅游+非遗”的产品业态,
  • 宜兴市龙池山自行车公园
            宜兴市龙池山自行车公园于2013年4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是江苏省第一个自行车主题公园。公园位于宜兴阳羡茶产业园内,东北起宜兴林场,西至澄光禅寺,绿道总长17.6平方公里,总区域面积为8.0平方公里。公园以低碳出行、慢节奏生活、公益性健身活动与休闲观光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茶园、竹海、水库等生态旅游资源,打造集自行车运动、山水风光以及阳
  • 宜兴竹海风景区
    宜兴竹海风景区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宜兴南部山区,这里竹林遍地,苍翠欲滴,绵延八百余里, 形成一片翡翠的海洋。可坐缆车或者徒步登山顶欣赏大竹海,北面的江苏宜兴,西面的安徽广德,南面的浙江长兴,在这里连为一体。在宜兴竹海,于竹林里漫步是一种享受,从镜湖秀色到太湖之源,从翡翠长廊到天然氧吧,从竹溪茶楼到雨竹轩……到处都是绵延不绝的竹海景
相关推荐
热门内容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习近平:在深化文化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我国文化发展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
  • 善卷两次拒绝帝位折射出的道德文化
    ‌善卷,是尧舜时期的主要高士之一,唐尧和虞舜曾先后要将帝位禅让给他,但是都被他拒绝了。他因给后世留下丰富的道德文化遗产,而被尊为"德祖"。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善卷,先后拒绝尧与舜帝位禅让的行为,折射出哪些道德文化呢?一.尧帝拜为师,后又想禅让善卷,又名善绻,单卷,是湖南武陵人。他是我国上古时代主要文化代表人物之一,与许由齐名,以德著称。尧帝在
  • 蒋之奇与苏东坡鸡黍之约开启东坡宜兴情缘
    ‌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宜兴的秀美山水、质朴民风让苏东坡沉醉着迷、流连忘返。在宜兴,他开堂讲学、买田置业、捐玉造桥、写诗题词,甚至将家室子孙安置于此,希望终老归宿宜兴。苏东坡有百余篇诗文都涉及宜兴山水人物和风土人情。7月6日,由无锡市档案史
  • 东坡文化撬动宜兴银发经济
    千年以前,琼林宴上的一次“鸡黍之约”,开启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宜兴的终生情缘;而后“船入荆溪”,苏东坡一生多次来到宜兴,视宜兴为终老之地。跨越千年,宜兴将苏东坡对阳羡山水的这份眷恋与情感植入到城市发展基因。“东坡文化传承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其成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22日,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秘书长方永江在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上
联系方式
  • 051081710132
  • 17895112112
  • ec2008e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