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制作名家范卓群先生

“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每当提及“君子”两字,大家一定会想起枝杆挺拔秀丽、婀娜多姿的竹子。江南雨季,一把绿伞,撑开眼前坠雨珠花的乡间小路,一丛丛翠绿像一页页书签,夹在宜兴西望村美丽的画卷里,让钻进雨帘里的栀子花,娇羞中带着软润的清香。这样的诗情画意中,走进一位78岁的老人,他的脚步停在范家壶庄竹君陶艺工作室的门口,迎他进室的是紫砂壶制作名家范卓群先生。

老人从北京来。他是著名图书情报学家、书法家博士生导师辛希孟教授,1938年生,河北定州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历任中科院图书馆(后改名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副馆长、研究馆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中央国家机关和科学研究系图书馆学会理事长。

辛希孟曾担任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大学等多校兼职的教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图书馆学科主编。至今发表论文 300余篇,主持和参加国家级和部(省)级研究课题10余项。独著与合著《智力资源开发与文献工作经济效果》、《图书情报工作概论》等10余部,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及其他多项冠名荣誉奖项。

紫砂壶制作名家范卓群先生

辛希孟是集科学、教育、文化、艺术于一身的著名学者型书法家。 虽然已年过七旬,但仍在孜孜不倦地继续为祖国文献信息学理论和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及其海内外交流贡献力量,被列入《中国荣誉-向世界推荐的国礼艺术家》十六人辑之一。

这样资深级的教授来宜兴找范卓群先生,肯定也是一位痴迷于宜兴紫砂艺术的资深壶友。原来,辛老在偶然的机会里,得到一把范卓群制作的紫砂方壶,发觉这把壶形制朴实,不务妍媚,却见秀挺的力度,使人一下子联想到刚劲挺拔的竹子,可谓形神兼备,别具一格。辛老当时就想,要是能把在壶上刻上自己写的字,那将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辛老经热心好友周先生牵线搭桥,不远千里来到宜兴,此刻如愿以偿地坐在了范卓群先生的工作室里,把茶言欢,言无不尽,其乐融融。

辛希孟教授说,艺术的真谛是给人一种心灵上和视觉上的震撼,也可以说这就是设计的理念,是艺术的享受。范卓群先生的作品,壶风高雅,中规中矩,刚直的线条中透有韧性的延伸,使作品内涵丰富,显现出一种谦谦君子的人格魅力。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文心雕龙·知音》中这样写道:“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从艺的最高境界是遇见知音。范卓群陪着辛老喝着茶,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中,笑意和快慰一直挂在他们的脸庞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热爱,但努力是热爱的活力。范卓群先生说,范家壶艺就像是土层下盘结着的纵横竹根,绵延成了一个庞大的紫砂艺术家族。当一代代范家壶人像一颗竹笋,悄然从竹根上萌发,蓄积所有的能量从地面上冒出,就已经有了足够的生长空间。虽然,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许会渐渐消耗能量,但竹竿会挺拔,会俊秀,会慢慢变细,会延伸,直到真切地看见蓝天,并与白云并肩散步。这时候,人类便没有理由要去夭折这样的艺术,紫砂艺术将一直伴随着历史的长河,向前延伸,滔滔而去。
窗外,竹影婆娑;窗里,笑声朗朗,“沙沙”的雨声和着阳羡茶的浓香,灌醉了窗里的人……

主要荣誉

范卓群 ,男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

1965年生于江苏宜兴陶艺世家(邵家传人),自幼热衷陶艺,受到祖母邵月红传教(祖母邵月红系紫砂巨匠壶艺泰斗邵大亨第三代传人),创有竹君陶艺工作室,作品以传统方器见长。

2006年,现场手工制陶技能大赛中[紫玉金砂]荣获三等奖。
2005年,(东方狮)被无锡博物院永久收藏。
2007年,现场手工制陶技能大赛中[陶与木]荣获二等奖。
2007年,[八方提梁]荣获第九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7年,[玉带抽方]荣获第第九届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
2008年,[方园壶]荣获2008陶艺创新一 等奖。
2010年, [东方石]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证书。
2010年, [玉琮]荣获首届江苏省宜兴市西望紫砂专业合作社(希望杯)比赛三等奖。
2010年,在上海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既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作品[玉带提梁]荣获金奖。
2010年,四方顶壶被天津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5年,《威震四方》壶在“景舟”杯全手工比赛中获得中级组银奖。

 

赵 文 华

九香紫砂:九香紫砂 » 紫砂壶制作名家范卓群先生

紫砂交流 九香紫砂微信392503348
赞 (3)
原创紫砂赏析请关注九香紫砂公众号 寻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