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厂特艺车间台湾回流壶宜兴总经销

台湾回流壶老壶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陶业生产恢复正常,宜兴紫砂壶的产销慢慢回归正轨。以香港罗桂祥先生(全国政协委员、实业家、收藏家、维他奶创始人)的双鱼公司为代表的香港公司在宜兴开始考察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实用价值、历史文化和生产供应情况,并逐渐开始收购紫砂壶转销香港地区及东南亚市场。

台湾回流壶

九十年代紫玉金砂公司出版的紫砂壶作品合集

1981年10月罗桂祥先生为推动紫砂陶艺,在「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举行宜兴紫砂陶器专场展览,紫砂壶以其款式的多样性、材质的优异性,引起国际瞩目,尤其引起了台湾茶艺界、收藏界人士关注。

台湾回流壶

罗桂祥

后来经过与紫砂生产厂家的合作,香港出现了以紫砂壶中间贸易为主营业务的四家公司(锦锋、英泰、双鱼、海洋),紫砂壶也开始陆续出现在了台湾市场。

台湾回流壶

陶艺节期间两岸笔会交流

据九香师父回忆,台湾地区市场的紫砂壶贸易真正开始疯狂是国家政策调整后台湾地区的经销商(企业、个人皆可)可以直接来大陆进货,他回忆那个阶段的台湾买家来丁蜀购壶不是一把一把的挑选,而是按货柜来计算,不考虑其中有无次品,当时称之为包柜,根本不看作者底款、品种和质量,计价方式就是称重按斤来卖,他厂里的壶都是集装箱装运的,当然这些都是日用品类的紫砂壶。

台湾回流壶

紫玉金砂创办人赵宽仁先生与美术家们合影

v

笔会交流掠影

一些台湾壶商对于名家壶的购销,导致丁蜀作为宜兴的一个镇,所拥有的出租车比宜兴城区还多,很多停在丁蜀镇中心的上海饭店等酒店门口的出租车司机都接过给台湾壶商找壶的活儿,一回生二回熟,其中有些精明的壶商,由于充当中间人的角色,服务贴心热诚,和不少紫砂艺人(不乏后来成为大师者)以及台湾壶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后期干脆成立了给台湾壶商服务的紫砂经营公司,有些不方便的台湾壶商便全权委托丁蜀的紫砂销售公司操办进购事宜。

台湾回流壶

张守智教授在宜兴

回流壶大致有三类壶,第一类是以水平、如意等经典厂壶为代表的日用商品壶,那时出口到台湾去的紫砂壶良莠不齐,日用商品紫砂壶的量最大,有的虽然都盖着紫砂一厂的各类方圆标,都是半手工标准件,但从品质上面讲远不如现在的半手工壶的工艺。被一般的紫砂爱好者收藏的从台湾回到大陆的台湾回流壶绝大部分都是这种紫砂壶;第二类是80年代后期开始流入台湾地区市场的顾景舟、蒋蓉、吕尧臣、徐汉棠这批代表人物的高档紫砂壶。由于他们的壶价格高,数量少,只能订制,于是这些台湾壶商便高调订制扩大宣传,当他们把壶拿到手后,就会请宜兴当地的高手去对着壶仿做若干高仿品一起带回台湾,这一“妙招”后来被制壶人学了过来,造成了今天“代工壶”几乎泛滥的局面。

台湾回流壶

张志安先生参与的紫砂壶陶刻

这类壶便是让很多壶友被坑最多的一类壶,底款一看都是厉害的名家,可惜假的真不了,让很多壶友对台湾回流壶望而生畏;第三类便是由台湾专业紫砂公司定制的工艺品紫砂壶,这类壶要么是有特定的用途,要么就是在某些艺术创作交流活动中留下来的作品,师父开箱给九香分享的就是这类壶,他们大都来自台湾紫玉金砂公司,这家公司不仅是紫砂壶经销公司,同时也拥有在台湾壶圈鼎鼎大名《紫玉金砂》杂志社。该杂志被称为华人世界最精致丰富的文化艺术杂志,成为了两岸紫砂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直到最近几年,国内才出现类似相对专业的紫砂文化刊物,这与国内紫砂收藏热持续升温休戚相关。

台湾回流壶

荷兰陶艺家在进行紫砂壶创作

台湾回流壶

法国陶艺家在进行紫砂壶创作

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后,传统紫砂壶出口贸易市场失去了往日的繁荣,但大陆经济飞速发展。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入,紫砂厂壶这一出口创汇的商品也走进了历史。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从上世界末开始不断有大陆紫砂爱好者开始回购以前出口到海峡对岸的特艺车间紫砂壶,这就是九香手中的台湾回流壶的由来。

台湾回流壶

紫玉金砂杂志的封底

以下是部分九香紫砂艺术馆内的回流壶作品:

台湾回流壶

性本善壶 1995年 许华芳

台湾回流壶

性本善壶底部 许华芳制和紫玉金砂商标

台湾回流壶

四方弘文 1991年 惠海华

台湾回流紫砂壶

大菊瓣 1994年 顾玉华

香港回归纪念壶之一 1995年 俞晓军

台湾回流紫砂壶

南瓜 范丽云 1988年

台湾回流壶

斗笠 1993年 孙志琴

台湾回流壶

香港回归纪念壶之一 1994年

台湾回流紫砂壶

心莲如意 1993年 江菊芳

台湾回流紫砂壶一厂老壶

鸳鸯 1993年 方惠芬

台湾回流壶

牛年香港回归纪念壶 1996年 朱秀华

台湾回流一厂紫砂壶

其他几款发表在“寻壶问道”公众号的回流壶

九香紫砂:九香紫砂 » 紫砂厂特艺车间台湾回流壶宜兴总经销

紫砂交流 九香紫砂微信392503348
赞 (4)
原创紫砂赏析请关注九香紫砂公众号 寻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