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都宜兴陶业发展简史

宜兴是中国著名陶都,7000余年制陶史孕育了丰厚独特的陶瓷文化。丁蜀及周边陶瓷产区遍布许多汉唐以后的古窑址,见证宜兴陶业发展演变的历史,古老的陶瓷传说和陶瓷生产习俗流传至今。在岁月的长河中,历代陶工薪火相传,以勤劳和智慧创制出千姿百态、品种繁多、造型优美的陶瓷精品。古朴典雅的紫砂、苍翠如玉的青瓷、端庄凝重的均陶、美观耐用的精陶、风姿绰约的美彩陶,被誉为宜兴陶瓷艺术的“五朵金花”。80年代末起,宜兴陶艺文化活动频繁,陶艺精品频频亮相国内外大型陶瓷艺术展示会,陶艺家交流互访活跃,“中国陶都”成为宜兴亮丽的城市名片,促进了宜兴陶瓷经济的发展。90年代中后期,面对陶瓷产业的积累性问题,宜兴市委、市政府逐步加大陶瓷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激活企业创新动力,引导企业主动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加强陶瓷新产品研究与开发,陶瓷产业焕发生机和活力。21世纪初,紫砂陶制作技艺、均陶堆花手工制作技艺分别被列入国家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朱泥水平壶

新石器时代早期,宜兴先民就开始制作、使用陶器。2001~2002年发掘的归径骆驼墩遗址出土夹砂红陶罐、牛鼻式耳罐、陶鼎、板釜、陶钵等陶器。这些陶器原料采自地表的易溶性粘土,经淘除杂质或掺入适量砂粒,调练后用手工捏制成型,其吸水率较高、透气性较好,烧成温度1000摄氏度以下。由于当时窑炉构造简单,封闭不严密,陶土中的氧化铁在燃烧过程中得以充分氧化,所以成品大部分呈现红色或者红褐色。经科学检测,这批陶器有7000多年历史。距今4000年左右、稍晚于骆驼墩遗址的涧氵众古窑遗址,发掘出不少泥质红陶、夹砂红陶碎片,器形较骆驼墩遗址出土的陶器呈现多样化,其中有鼎、罐、豆、钵等。与涧氵众 古窑遗址相似的有张泽前巷嘴文化遗址,湖氵父画溪河西岸的古窑遗址等。丁蜀元帆古窑遗址范围较大,遗存丰富,腰檐釜、鸡冠形把、牛鼻式耳罐为马家浜文化类型,镂空白衣黑陶豆和花瓣形圈足灰陶鼎为崧泽文化类型,鱼鳍形鼎足和丁字形鼎足则是良渚文化类型。
殷商至西周时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771年),随着泥料拣选和烧造技艺改进,宜兴地区出现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前者胎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要求较高;后者外表施釉、造型美观,较硬陶更为坚固耐用,瓷器的胎质孕育其中。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宜兴制陶技术渐臻成熟,不仅陶器种类日益增多,而且由泥条盘筑逐渐改为轮制成型,器形规整,胎壁厚薄均匀。
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宜兴地区开始烧造釉陶,出现“均山窑”。制品以坛、瓮、壶、罐为主,釉面为黄绿色或浅棕色,由于釉层较薄,釉与坯胎的结合不太牢固,釉层易剥落。2002年,全市性文物普查中,对宜兴古窑址逐一查考,丁蜀地区有汉窑16处。窑型为圆形升焰式,大多分布在南山北麓,称之为“南山窑”,宜兴成为江南的制陶中心。尚存遗迹的有狮子墩窑、龙丫窑、馒西窑、马臀窑、顺庆寺窑等。

朱泥水平壶

六朝时期(229~589年),宜兴青瓷烧造技术已相当纯熟,生产颇具规模,宜兴成为中国青瓷主要产地之一。1959年,丁蜀镇汤渡附近发现2处六朝青瓷窑址,后又在南山北麓发现3处六朝青瓷窑址,制品均以实用青瓷为主。最突出的是宜城镇周处墓出土的青瓷兽形尊,在尊身上堆塑成一头怒目吐舌、口内含珠、长须垂腹、张牙舞爪的怪兽,显得独具一格,其工艺技巧和造型能力达到很高水平。周处墓出土的日用青瓷有15个品种。其中:罐类有无耳、双耳、四耳等造型,碗、盆、碟类都是大口、浅腹、平底,有细回纹,装饰简朴。
唐代(618~907年),由于龙窑的发明以及叠烧法、浸釉法和荡釉法的问世,宜兴青瓷烧制技术和装饰工艺登上新台阶。1976年发掘的丁蜀涧氵众唐代龙窑,长28.4米,中段宽2.65米,高1.5米,窑床坡度较平缓。龙窑遗址堆积的青瓷残器有碗、盆、盘、碟、瓶等,釉色分浅青、青绿、茶绿、翠青,釉层姣好,晶莹润泽。唐代末期至“五代”时期,归径棚山真武殿周围均有青瓷窑址分布,其残器和窑具的堆积层厚达1米以上。
宋代(960~1279年),宜兴日用陶器兴起,形成以丁蜀和西渚五圣庙为中心的产区。丁蜀一带主要烧制缸、钵、瓮、罐等器皿,五圣庙重点烧制“韩瓶”,作军壶用。丁蜀地区有迹可寻的宋窑有:象牙山南麓龙窑群、青龙山缸窑群、蜀山龙窑群、南山龙窑群,还有烧造早期紫砂陶器的蠡墅羊角山龙窑。这一时期,丁蜀窑场出现紫砂和均釉陶器。紫砂器以壶、罐为主。壶的形制有高颈、矮颈、提梁之别,也有比较精致的六方长颈;壶嘴有素色和捏塑两种,素色简单,捏塑有龙头形,粗犷简练,神态各异;壶盖分平盖和罩形盖;壶把、壶身、壶嘴采用“铆接法”镶接,胎质较粗。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宫廷陈设贡器中有仿宜兴均釉陶鹬蚌式洗的均窑蟠桃核笔洗和仿宜兴均釉陶长颈瓶的汝窑粉青纸槌奉华瓶。《匋雅》作者陈浏在《均陶器》条目中记载:“均窑压手大杯,细腰丰趺,亭亭玉立,并有蚯蚓走泥印,内青而外紫,鲜妍罕匹,真宋物也。”、“有一种均窑笔洗……极为别致……釉质青葱紫倩若蜡泪之成堆……糊以芝麻酱,真宋物也。”
明嘉靖至万历年间(1522~1620年),丁蜀一带发展成为陶器生产集中地,有龙窑四五十座,出现“宜兴窑”、“欧窑”和“蜀山窑”,分别作为烧制日用陶器、均釉陶器和紫砂陶器的三大名窑载誉于世,初步形成紫砂、均釉、堆花三类特种工艺陶鼎足而立格局。这一时期,出现供春、时大彬等在宜兴紫砂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能工巧匠。供春,又名龚春,明正德至嘉靖年间(1506~1566年)人,曾仿照百年古银杏树瘤制作“树瘿”壶,刻画生动,形象逼真,受到宜兴坊间称颂。新中国成立后,此壶存中国历史博物馆。时大彬是供春以后最著名的巧匠,善制紫砂壶,有菱花八角、提梁式、汉觯、僧帽等形制数十种。除壶器风行外,用紫砂制作的雕塑和其他工艺品也很有成就。景德镇瓷工陈仲美到宜兴改业紫砂,有机结合瓷雕手法创作茗壶和许多文房雅玩,丰富了紫砂工艺技术。这一时期烧制均釉陶器最著名的是“欧窑”,其釉色以天青、天蓝、云豆居多,间有葡萄紫、淡青、甜白,而以“灰中有蓝晕,艳若蝴蝶花”的灰蓝釉色弥足珍贵。“欧窑”品种繁多,大体有花盆、奁架诸器及瓶、盂、尊、洗、盆、钵等型,尤以洗类为多。故宫博物院收藏瓶、盘、洗和文房雅玩之类“欧窑”制品数十件,这些制品造型精巧、装饰别致、釉彩绚丽,制作技艺极为精湛。
清代(1644~1911年),紫砂器的品种日益增多,主要有壶、杯、瓶、鼎、花盆及各种陈设品。由于紫砂铭刻和款署盛行,作品集诗文、绘画、篆刻等艺术要素于一体,成为紫砂工艺的又一特色。壶工致力于书画艺术与制壶技艺结合,一批名工名士创制出“允称双绝”的紫砂精品,许多珍品被选入皇宫或被销往国外而传为名器。葛明祥、葛源祥兄弟继承“欧窑”传统,烧造的均釉堆花陶器称“葛窑”器,制品以火钵、花盆、花瓶、水盂为多,釉彩丰富、均釉独绝。日本人最为推崇,制品必择“葛明祥”、“葛源祥”货,并以重价收购。
民国元年至民国25年(1912~1936年),宜兴有烧制紫砂的龙窑10座,年产量100万件以上,部分精品被外国艺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在芝加哥博览会、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等世界级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和奖状。当时,制作均釉堆花陶器的窑户有80余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出口日本、东南亚各国。
新中国成立后,创办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江苏省陶瓷工业学校等科研、教育机构,组建紫砂、均陶、精陶、青瓷、美彩陶五大工艺陶瓷专业企业。其中,宜兴紫砂工艺厂的“方圆”牌紫砂茶具获国家金质、银质奖,10多件(套)作品被故宫博物院收藏,40件(套)紫砂工艺品入选中南海紫光阁,并获国务院颁发的荣誉证书。均釉和堆花陶器相继采用均釉点彩、刷花堆雕、透明釉印花等新工艺,制作不少精品。1986年,宜兴均陶工艺厂的均釉堆花陶器被轻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并获国家银质奖。2012年,全市从事陶艺工作的工艺美术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239人,其中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86人、高级工艺美术师67人、工艺美术师355人、助理工艺美术师743人、工艺美术员2988人。全市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0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9人,省工艺美术大师39人、省陶瓷艺术大师33人,省工艺美术名人23人、省陶瓷艺术名人41人(部分获2个以上称号)。

九香紫砂:九香紫砂 » 陶都宜兴陶业发展简史

紫砂交流 九香紫砂微信392503348
赞 (8)
原创紫砂赏析请关注九香紫砂公众号 寻壶问道